古县全面推进“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

2022-07-15 10:48:2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擘画民生图卷 筑牢幸福基石

——古县全面推进“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

会议现场

联合办学成功签约,促进初中教育快速发展

国道341线古县段公路改建项目如火如荼

三合镇高城村发展中蜂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

三合镇贾村发展羊肚菌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旧县镇钱家峪村实施道路美化工程,改善人居环境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村容村貌

三合镇高城村实施核桃产业“高接换优”

  盛夏时节,流金铄石,太岳南麓的古县,处处呈现出民生项目快马加鞭、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业产业生机勃勃、公共服务加快推进的火热场景。

  国道341线古县段公路改建项目现场,粗壮的桥墩矗立在深谷沟壑中,平整坚实的路基向远处延伸,建设者们抢时间、抢速度,各个工作面上机械轰鸣、人声鼎沸;相如路河边绿化带旁,一座以“高山流水”为设计元素的城市客厅动工开建,标志着古县9座相如城市客厅正式铺开;三合镇贾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土夯墙变成了造型别致、白墙灰瓦的石砌墙,荒草地变成了地面平整、色彩鲜明的小广场,工人师傅们正忙着修路面、砌围墙、栽绿植;旧县镇钱家峪村,公共浴室和日间照料中心刚刚投入试运营,村里的老人们开心地享受着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

  件件民生事,浓浓枝叶情。自全市开展“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后,古县积极响应、周密部署,及时召开“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传达贯彻市委有关部署要求,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凝聚共识、迅速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向人民群众交好账。

  古县县委书记庞明明在动员大会上明确指出,要聚焦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民生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巩固提升三大“国字号”品牌和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6个方面,加强组织领导、把握工作重点,确保“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取得扎实成效,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古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刘泳强调,要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更具体举措、更大力度解难题、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实绩成效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一场声势浩大的民生战役在古县全面打响!

  问需于民 施政为民

  为了高标准完成“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各项任务,古县县委成立领导小组,庞明明、刘泳任领导组组长,下发活动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推出“五账工作法”,通过建账、划账、销账、晒账、查账,问需于民,施政为民,确保实践活动落地见效。

  ——精准把握建好账。明确“四个原则”“六个立足”“五个步骤”等重点工作实施路径和具体措施,划清责任田,落实任务书。四大班子领导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主动认领工作任务,沉下身子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明确路径划好账。各级各部门将准确把握“群众需要我们做什么”作为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瞄准群众在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建立“需求清单”,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均开通了服务热线、设置了征求意见箱,并综合运用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梳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交通、医疗等诉求千余条。

  ——扑下身子销好账。领导小组办公室按月印发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督导工作清单,夯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指导,督促抓紧落实。各级各部门以“马上办”和“当下改”的作风为民办实事。

  ——“三个公开”晒好账。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准,推动解决方案、解决进度、解决结果“三个公开”,让群众实时掌握工作进度,参与评议监督。

  ——严格把关查好账。通过基层党组织一周一自查梳理、督导组一月一抽查,领导小组每月听取汇报和督查通报的方式,推动“交好账”见诸于行、固化于制。

  全县各级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采取实地走访、集体座谈、民意调查、网络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民生需求,形成群众“需求清单”。

  在推进“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中,古县坚持问题导向、以上率下、紧扣民生、务求实效四项原则,聚焦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对照检查,聚焦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社情民意,弄清问题性质、找到症结所在,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严格落实包联制度,发挥“头雁效应”,找准查实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和营商环境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在制定惠民政策、实施利民项目、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为群众“交好账”;科学安排民生项目,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紧抓发展所需 交好民生“大账”

  沿着改建中的国道341线古县段一路前行,处处是大干快干、抢抓工期、加快进度的建设图景:在张庄互通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争分夺秒进行盖梁浇筑作业;在宜念凹大桥施工现场,一座座结实的桥墩坐落在石头山上,吊臂高悬、机械轰鸣;在古阳镇新旧交叉路段,挖掘机挥舞长臂,渣土车往来穿梭……这条承载着古县人民希冀的大道上,建设者们以路为家,昼夜鏖战,让建设中的国道341线展露出宽阔平坦、通畅无阻的风采。

  古县交通局副局长、项目部负责人李月峰介绍:“我们在确保项目施工安全和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抢抓时间节点,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进一步加强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组织保障,采用全面铺开的方式进行施工。”

  国道341线承载着古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着古县“十四五”的振兴崛起,是古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开放路、凝聚全县士气的民生路、造福全县群众的幸福路。古县将积极推进国道341线公路改建项目进度作为“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工作清单的第一项,强化项目调度,保障项目实施,用这个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向全县人民群众“交大账”。

  目前,全线土石方开挖702.8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189.5万立方米,防护排水工程完成13.2万立方米,桥梁工程桩基完成1034根、24506米,桥墩完成16789立方米、380根,承台完成7041立方米。到建成通车之日,困扰古县多年的交通瓶颈将得到历史性解决,交通优势将会成为助推古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古县立足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将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改革开放、民营经济、服务业提质增效等方面抢抓机遇优势,补齐短板弱项,着力推动焦化行业“上大关小”,煤炭行业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持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全域旅游,扎实开展涧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古县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守护好三大“国字号”品牌,是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古县将巩固提升三大“国字号”品牌作为“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持续开展市容市貌、交通文明整治,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对居民小区和背街小巷的管理,广泛开展文明细胞创建。

  在巩固提升三大“国字号”品牌工作中,古县紧盯更高标准,坚持精益求精,加快推动城市建设管理、民生保障等领域高质量发展,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让文明创建成果常态长效,城市底色更加亮丽,守护好“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将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病媒生物防治、传染病防治等各项工作,持之以恒加强人民群众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生活理念,让绿色环保理念融入生活,守护好“国家卫生城市”金字招牌;将不断完善县城绿化景观设施,推进园林绿化提档升级,持续巩固管护到位、规划完备、景观独特、系统完整的建设格局,守护好“国家园林县城”金字招牌。

  关注“急难愁盼” 答好惠民“考卷”

  6月24日,古县三中与临汾平阳中学联合办学签约仪式举行,古县三中将充分依托平阳中学的师资、教研、管理等优势,系统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古县初中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古县教育科技局副局长刘云安说:“签约后,我们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研训方式,加强古县三中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建设,采取‘学科名师跟踪指导制’的方式,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优质教研团队,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采取‘专家调研把脉’的形式,为古县三中打造品牌学校夯实基础。”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向人民群众交账,一定要交好教育这本账,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古县教育科技局局长郭剑虹说,“立足古县教育实际,我们梳理了人民群众期盼的教育需求,涉及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条件改善、学校布局调整、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下一步,我们将树牢‘交账’意识,聚焦目标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拿出过硬措施,逐条抓好落实,确保向古县人民交一份满意的‘教育账’。”

  目前,投资4300万元的城镇幼儿园项目已经启动,古县职业中学迁建新址事项已经提上日程,预计明年9月份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古县教育部门积极构建“政府+社会+企业”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成立古县相如教育发展基金会,今年计划筹措500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师生、资助困难师生、改善办学条件。

  古县立足民生改善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提供基本保障,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在调整优化乡村行政区划、加强网格精细管理、推进“全科网格”建设、完善党群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新成果,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在三合镇高城村,村集体投资65万余元,发展了400箱中蜂养殖,目前已经给村民分红两次;县有关部门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高城村1500亩核桃树的“高接换优”;村里引进的企业流转1200亩土地种植中药材,村里有120余人在企业打工,实现了足不出村就业,每年增收1.2万余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怀青说,“核桃+中药材+中蜂”的发展模式,让高城村实实在在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在旧县镇钱家峪村,村党支部结合古县“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修建绿化带2300平方米,新修美化砖路沿石700余米,硬化62户家庭庭院,改造完成了公共浴室、日间照料中心、文化娱乐室等设施,把一件件民生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古县立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将扎实推进“三美两强”五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科学谋划发展村集体增收产业,全方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古县还将立足优化营商环境向人民群众交好账,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健全完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立足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向人民群众交好账,以48个重点项目、6个攻坚课题为牵引,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治理能力和基层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斗争精神、服务群众能力。

  如今,“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已经在古县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中全面开展,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解了多少难题将作为衡量各级党委(党组)“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工作的重要标准。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改革发展成果将更多惠及全县人民,各级各部门将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崭新业绩,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 柴云祥

  图片:柴云祥、古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