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畅 水清 景美
——这十年,瞰身边的汾河
双龙湖美景
水鸟翩翩起舞
河畔马拉松赛
滨河公园音乐喷泉
汾河新貌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提出,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汾河襄汾段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竣工,滨河公园高标准建成,滨河东路顺利贯通,双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快速推进,一川清水、碧波荡漾、两岸锦绣、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在这里从规划变为现实。
保河畅
汾河是山西第一大河、黄河第二大支流。襄汾拥有全市最长的汾河流程,全程52.24公里,涉及6个乡镇40个村庄。河道的畅通,在这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卢春生是一名已工作5年的巡河员,他巡查管护的河段是汾河襄陵镇东街村段到屯大村段,大约有4.6公里,每天他都会在河道旁巡查。清理垃圾、管护绿化、防范污水直排、巡查河道违法违章建设,任务并不轻松,但卢春生一直兢兢业业,“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保护她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会一如既往地守护好我们的‘母亲河’,让河更畅、水更清、景更美。”
在襄汾,像卢春生这样的巡河员有一百余名,这得益于全面推行的河长制。2017年,襄汾县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制体系,设立了三级河长168名、巡河员157名。全县建立起巡河员巡查台账,充分利用巡河软件开展工作,各级河长不定期对全县重要河道进行巡查。
襄汾县人民政府经过专题会议研究,还成立了汾河综合管护大队,吸纳30名管护员。管护员全天候巡河,巡河期间及时清理堤坡上的垃圾、打捞河道里的水草等漂浮物,推动水环境持续向好。
去年以来,以防洪保安全为目标,襄汾县又大力实施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疏浚河道、理顺河势。
汾河干流完成河道应急清淤74万方,汾河支流豁都峪完成河道清淤6.2万方,三官峪完成河道应急清淤4.68万方,各乡镇出动劳力、机械,全力移除河道内林木,疏通河道。
各级河长和巡河员积极投入护河行动,为民守河、为民巡河、为民护河;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清理了淤积物、排除了阻碍,河道“呼吸”更畅快。
护水清
河道要畅,水质还要好。
近年来,襄汾把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作为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的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开展汾河沿线排污口排查和规范化整治,县城污水处理厂运行及监管,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化肥、农药减量化、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防治,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汾河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标准以内。
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涉水工业企业排水执法检查,重点对汾河流域化工、医药、屠宰、酒类加工、食品加工等企业排水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养殖企业被严令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设置排污口,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持续推进,大水漫灌、超标污水农灌和农灌水退水入河被严格禁止。
与此同时,全县持续开展地表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规范化整治205个排污口,实施沿汾村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加强县城2个、乡镇7个、“千吨万人”8个水源地保护,做好水质水样检测,保障饮水安全。
位于河西丁陶大道南端的襄汾县污水处理厂,承担着县城全部生活污水处理任务。2019年完成提标改造工程后,通过河东、河西泵站进厂的污水,先经过粗格栅提升后通过细格栅和旋流沉沙池进行预处理,然后依次进入二级生化处理段、深度处理段,最后的出水经过消毒后外排汾河。这里每天的处理水量达到15000立方米以上,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其中的主要污染物COD、氨氮和总磷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
县环保局水防办主任李志国说:“汾河出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完成。监测站既可监控饮用水源,又可对上游来水进行跟踪监测。控制系统每4小时会自动开启监测分析流程,固定在汾河里的采水泵自动采集河水样本,由监测仪器自动分析水样中污染物浓度,全天候监控汾河流域水质状况,保障汾河水质安全。”
郁郁葱葱、水天一色,这是位于西贾乡的双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留给游人的第一印象。
这个总面积598.75公顷的湿地公园,通过护水、治污、增绿、扩湿等措施,有效保护了汾河流域生态系统,在净化水质、涵养水源及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和调节区域气候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志国说:“这些年,咱汾河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以前咱汾河襄汾段水质是劣Ⅴ类,现在已经稳定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有些时段还能达地表Ⅲ类,汾河里的野生动物增多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好多以前没见过的鱼,这几年能见到了,天鹅、黑鹳、雁鸭、雀鹰、鹭等水鸟,经常成群结队地出现。”
享景美
金秋十月的汾河两岸,草木葱茏、鲜花娇艳,散步休闲、跑步锻炼、驻足观赏的市民比比皆是,半程马拉松赛也曾在这里多次举办。这幅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是汾河襄汾段生态修复治理与河道管护的一个缩影。
2012年下半年起,襄汾县分三段、两期开始实施生态修复治理与河道治理工程。工程治理长度是52.24公里,总投资10.58亿元。
建设内容包括堤防工程、河道清淤疏浚、主河槽固槽、堤顶路工程、支流入汾口整治、滩面平整、控导工程、沿河泵站改造和生态绿化等。
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河道的安全性,加强了河流的生态修复功能,打造了整洁、干净、优美的河道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2012年完工并投入使用的滨河公园,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在“慢行”中感受高品质生态景观的绝佳场所。
公园全长3200米,总面积2.2平方公里,总投资5.26亿元,拥有滨水步道、滨河绿化带、假山瀑布、水系驳岸、亭廊组合、滨河道路等设施,建有授时广场、喷泉广场和锣鼓广场3个广场,绘制了文化墙、设立了花园浮雕,栽植各类乔木、灌木240余万株,绿化面积50公顷,水域面积67万平方米。这里已经成为市民游玩、休闲的好去处。
经常来公园里游玩的市民李阿姨说,“这公园里有廊桥、有凉亭、有广场、有健身器材,还有花有草有树有鸟,环境好得多,我们每天都来这儿跳舞、散步、健身,心情很畅快!”
为加快城市建设速度,催化“一城三区”的融合,2013年襄汾开工实施滨河东路贯通工程,工程全长15.517公里,总投资10.9亿元。2015年工程竣工,从襄汾县城到临汾市区车程仅需20分钟。
近几年,汾河襄汾段生态修复治理一直没有落下步子,2022年围绕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又启动了新一轮的治理工程。
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谷志荣说:“这两年,我们正在同步治理‘一河两峪’,做好襄汾水文章,重现汾河好风光。在汾河治理上,坚持‘疏浚、拓宽、贯通’,建设独具特色的汾河生态廊道。开展县城段清淤疏浚,满足5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施县界—柴寺段生态景观项目;实施柴寺—万王段、永固段综合治理,满足20年一遇防洪标准;‘两峪’治理上,坚持‘防洪与生态’并举,启动三官峪城区段、曹家庄段综合治理,推进豁都峪城区段生态修复。”
汾河治理与生态修复,还催生着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动力。
在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诚荣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汽车零部件项目建设正在如期进行。该项目是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600亩,项目工艺设备采用智能机器人、3D打印、自动化机加工流水线等国际领先技术工艺装备,主要生产刹车制动系统基础精密零部件,实现了传统制造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
这一项目是襄汾抢抓全市“沿汾板块”布局高端制造业的重大机遇,发挥铸造产能优势,加快技术革新、装备提升的重点项目。未来,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以诚荣年产20万吨精密铸件为龙头,引领新兴冶炼、福康、荣世达、山佳阀门、欣嵘物贸等铸造企业集群发展,打造“百万吨产量、百亿元产值”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美丽的汾河畔,40余万襄汾儿女正以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干劲,持续推进汾河生态修复治理和河道管护,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李洁 郭帆)
图片由襄汾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