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县四“强化”四“筑牢”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临汾新闻网讯 10月4日12时28分,汾西县人民医院报告1名新疆返回人员初筛阳性。汾西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要指示批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突出四个“强化”,筑牢四张“网”,确保应对处置平稳有序,加快推动疫情见底清零。
强化组织保障,筑牢防控指挥网。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坚持以快制快,迅速由常态化指挥转换为应急体系指挥,召开专题会议研判,公安、疾控、卫体等部门联合永安、勍香、对竹3个乡镇合署办公,立即启动174人的流调队伍,迅速开展缜密流调溯源工作。全县14个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全部转换为战时状态,专班县级领导全部到点,统一指挥、提级指挥、靠前指挥,确保责任到人,无缝衔接,力促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有序开展。
强化排查管控,筑牢防控责任网。紧盯重点人群、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从4日13时起,对金御华府小区及周边部分区域、勍香镇北沙堰村、对竹镇北掌村实施区域封控,并向社会发布通告。每个重点区域全部由副县级领导坐镇指挥,迅速组织力量实行交通管制,暂停区域内经营活动,控制人员流动,保持区域内人员相对静止。启用4个隔离场所237个隔离房间,对4名密接人员、86名次密接人员和192名风险人员全部赋红码管理,对4名密接人员和不具备条件的48名次密接人员、5名重点风险人员全部采取集中隔离管控措施,每一个隔离场所均由专人负责管理,严防交叉感染。
强化反应处置,筑牢防控应急网。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所有公职人员全部放弃休假,返回工作岗位。结合网格化管理,组织乡镇村干部、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党员骨干、退休老干部等力量,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78支,1800余名党员干部走上街头,深入公园、车站、餐馆、酒店、商超等公共场所,既当“宣传员”“劝导员”,又当“服务员”“督查员”,排查自9月23日至10月5日省外来返汾1740人,目前,全县共集中隔离159人,居家隔离1099人。10月4日汾西县发现初筛阳性后,立即采取集中隔离管控措施。目前7轮核酸均为阴性。消杀面积17000余平方米。
强化舆论宣传,筑牢防控教育网。县委、县政府坚持统筹谋划,多点发力,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拍摄制作鼓舞激励感动群众的小视频,发动群众参与防控工作。社区、乡村大喇叭滚动播放最新疫情情况,普及疫情防控健康知识,提高民众科学防护的能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建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教育人们真正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健康生活习惯,养成尊重自然、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意识,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疫情防控无小事,为维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保障全县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汾西县将严格按照省委、市委“早、快、准”的要求和历次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精神,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开展缜密流调,尽快捞干筛净风险人员,消除风险隐患;二是加强密接、次密接及封控区域内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加密核酸检测频次;三是加强人员管控,严格落实集中隔离管控和居家隔离管控措施,以及“五包一”管控要求;四是严格规范隔离点管理,严防交叉感染风险;五是全面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有效防范隐匿传播,加快推动疫情见底清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牢牢守住疫情防控“汾西阵地”。
把疫情防控置于工作重中之重
王林波主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
10月7日,汾西县委书记王林波主持召开全县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学习贯彻省、市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会议精神,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县委副书记、县长霍俊波出席。
会上,各乡镇就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和排查管控工作进行了汇报。
王林波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务必保持高度警醒、高度戒备,切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疫情防控置于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折不扣落实好省委、市委、县委近期一系列专题会议精神,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要求、最扎实的作风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要以快制快抓好局部疫情处置,进一步抓好流调排查,对所有风险点位、风险人员全部进行一次复盘流调,全部隔离管控到位。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场站、公路卡口管理,做好工作人员培训,确保熟悉掌握最新的防疫政策。要每日调度复盘,各项工作要日清日结,确保底数清、位置明、管控到位,坚决做到第一落点管控要严、居家隔离要严、核酸检测要严、社会面筛查要严、群众自我防护要严,切实筑牢外防输入防线,举全县之力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
每个环节都要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霍俊波主持召开“点对点”闭环转运工作调度会
10月8日,汾西县委副书记、县长霍俊波主持召开“点对点”闭环转运工作调度会,分析研判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梳理排查“点对点”闭环转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对照新形势新要求再安排再部署。县领导郭凯、王三宝以及各乡镇及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
霍俊波强调,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点对点”闭环转运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清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管两头、抓中间”的防控要求,进一步细化“点对点”闭环转运工作方案,严谨细致做好闭环转运工作,县卫体局、交通局要压实站点转运责任,各乡镇要加强信息对接,确保风险人员落到“点位”,全程闭环管理。要加强社会面常态化排查管控,找短板、补漏洞,严格按照最新防控政策规定和要求,明确不同人群的分类处置措施,做到政策理解无误、措施执行有力、落实精准高效。要细化分解责任,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严格“第一落点”人员排查,精准对接,分类处置,坚决防止漏管失控,确保闭环转运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全力守住“汾西阵地”。
汾西县
抗疫一线 党旗飘扬
面对疫情,汾西县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战略定位,把疫情防控作为检验全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成效的重要考场和实践平台,强化“三级联动”,建强抗疫堡垒,汇聚抗疫力量,织密抗疫网络,为坚决守好疫情防控“汾西阵地”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县委掌舵指挥,推动党的政治领导力融入抗疫一线
汾西县委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做好社会面疫情防控的最大政治保证,县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立即进入战时状态,激活贯通“疫情防控指挥部、14个工作专班、7个乡镇战区”的三级作战体系,提级指挥、精准调度。压实“县委常委联乡包社、乡镇领导联村包片、机关支部包网联户”的“三联”责任,形成县委靠前指挥、部门协同作战、党员一线带头,党建引领、协同攻坚的工作机制。全县300多个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先后组建医务先锋队、党员突击队、党员防控队等引领各级组织、社会团体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构筑起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桥头堡”。
支部守牢阵地,推动党的组织战斗力融入抗疫一线
在一线关键点发挥堡垒作用。93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以村(社区)党组织为防控核心,辖区各类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疫情防控机制。充分发挥防控卡口、集中隔离点等临时党支部作用,认真开展人员排查、卡口管控、隔离人员监控、重点部位消杀等工作,把党建引领贯穿到抗疫全过程、各方面。在网格小单元织密防控网络。深化“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引深“千网千员”行动,全县1500余名“微网格员”全部奋战在基层最小单元,重点做好核酸检测、回(返)乡人员排查报备、重点户管控服务、疫情防控知识动态宣传等工作,兜住了疫情扩散蔓延的最后一道防线。
党员冲锋在前,推动党的群众组织力融入抗疫一线
发挥基层治理纵向贯通、上下协同优势,县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印发《关于组建“党员志愿队”宣传防疫知识督促落实防控措施的通知》,动员机关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全部返岗上班,下沉农村(社区)一线,化身抗疫“辅助网格员”,全面投入疫情一线。全县共组建78支党员志愿队,1800余名志愿者主动请缨、尽锐出战,当好“宣传员、劝导员、督查员”,坚守抗疫最前沿。期间,机关单位下沉党员干部排查登记数万人次,开展“敲门行动”2万余次,上门服务1000余人次,提醒1万余人次,组织动员群众充分有力,维持采样秩序井然有序,统计汇总数据快速缜密,有效解决了基层防控力量不足、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等问题,“红马甲”成为抗疫一线最亮、最红的风景线,有效汇聚起全社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构筑了党建引领群防群控的抗疫防线。
慎终如始精准防控
细雨中,居民有序排队等候核酸检测
医务工作人员录入居民信息
志愿服务队员维持现场秩序
志愿服务队员帮助老人到现场接受核酸检测
社区工作者认真核对录入信息
社区“小居民”在医务人员指导下接受核酸检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0月5日,按照上级党委统一部署,汾西县凤祥社区居委会全体工作人员火速集结、闻讯而动,迅速启动区域核酸检测工作——居委会工作人员布置核酸检测现场,社区网格员群发通知,志愿服务者齐上阵,居民有序排队接受核酸检测。截至10月7日18时,该社区5426名居民完成了核酸检测,整个过程繁忙而有序。
汾西县12日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
自10月12日零时起,汾西县解除对永安镇北街居委会金御华府小区2号楼3单元及对竹镇、勍香镇部分区域的管控措施,全县范围内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
文图由汾西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