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养羊产业发展论坛举行

2022-10-14 09:30: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找准定位 明确方向 坚定信心 乘势而上

永和县养羊产业发展论坛举行

9月28日,永和县举办养羊产业发展论坛

  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安月琦) 近日,永和县养羊产业发展论坛举行,永和县委书记高永贤,省畜牧中心主任杨子森,市畜牧中心主任田宝庆,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景宁,县政协主席宋新亮,山西农大养羊专家、山西省养羊协会会长毛杨毅,河南省养羊行业协会副会长徐泽立,山西省畜牧中心畜禽种业科科长程俐芬,农发苑(浙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段心明等领导专家及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全县养羊大户代表参加论坛。副县长贾晓廷主持。

  高永贤在致辞中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永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永和县立足全县丰富的饲草资源和养羊传统优势,把养羊全产业链发展作为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的突破口和重头戏,聚焦“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制定出台《永和县养羊产业发展规划》《永和县加快养羊全产业链发展的实施意见》《永和县养羊产业发展奖励补贴方案》等文件,全力推动养羊产业“规模做大、链条建长、品牌打响”。截至目前,全县已建设标准化养羊场6个、饲草料加工厂2个,成立了养羊协会和35个养羊合作社,饲养量超过20万只,年产值可达2.25亿元。下一步,永和县将用实用好此次论坛成果,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明晰发展思路、细化工作举措,全力构建养羊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力争“十四五”期间饲养量达到100万只,产值达到10亿元,将永和县建设为全市养羊产业示范区、晋南肉羊产业发展样板县,努力迈入全省养羊大县第一方阵。

  论坛上,永和县委、县政府聘请毛杨毅、徐泽立、程俐芬、段心明、郑晓冬五位专家为永和县养羊产业发展高级顾问。

  作为服务畜牧产业发展的部门,田宝庆表示,将从项目、技术、营销三方面,全力支持永和强短板、补弱项,全方位支持永和发展养羊产业;将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推动永和养羊产业提档升级,尽快将永和建设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肉羊产业集聚区、现代化养殖示范区;将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对永和养羊产业开展跟踪服务,积极对接永和县有关部门和养殖场(户),解决肉羊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推动永和县肉羊产业高标准发展;将利用各种场合、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永和羊,充分利用各类畜产品展销、交易平台,提升“永和红枣肉羊”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全力支持永和县开拓市场。

  杨子森鼓励永和县养殖户要提振信心,在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在临汾市畜牧中心,永和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进下,养羊产业一定能够成为永和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为永和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专家现场作了《高效养羊配套技术》《规模化养羊场高产高效管理技术》《肉羊品种及利用技术》《县域肉羊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主题讲座,提升了永和县养殖户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

  养羊产业发展论坛结束后,养羊专家与养殖户进行了座谈交流,面对面、零距离讨论养殖户在养殖、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随后,专家前往望海寺乡实地调研,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养羊产业发展情况,为以后建立长久的合作和联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培育任何一项产业,塑造任何一个品牌,都不是容易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历一个培育、成熟、壮大的过程。在一个产业的成长阶段,可能还会遇到一些风险和困难。永和县正上下同心、凝聚合力,把养羊产业打造为特色产业、支柱产业。

统筹谋划 整体布局 合力推进

做强做优“永和肉羊”品牌

9月28日,永和县委、县政府聘请专家为养羊产业发展高级顾问

  去年以来,永和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市委“双城”建设目标要求,立足永和丰富的饲草资源和养羊传统优势,把养羊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来抓,统筹谋划、整体布局、合力推进,养羊全产业链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全县成立养羊合作社35个,养羊户1425户,羊存栏15.3万只,出栏5.2万只,饲养量超过20万只。其中,存栏200只以上的规模羊场30个,500只以上的10个;存栏1000只以上的村33个,2000只以上的村14个,3000只以上的村7个,全县养羊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为养羊全产业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永和县“五个坚持”完善养羊全产业链发展。坚持高位推动,构建合力攻坚工作格局。永和县委、县政府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在充分调研、外出学习的基础上,把养羊产业作为产业振兴中的第一位来抓,全力推动养羊产业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加快项目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根据产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了《永和县养羊产业发展规划》《永和县加快养羊全产业链发展的实施意见》《永和县养羊产业发展奖励补贴方案》,在全县规划建设2个饲草料加工厂、10个标准化养羊场、1个湖羊种羊场、1座牛羊屠宰加工场和1座有机肥加工厂,构建种草、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目前,已投入整合资金5000多万元,新建、扩建规模场15个,存栏羊14000只,其中美洋洋牧业公司建设羊舍3栋,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可存栏羊5000只,年饲养量可达到10000只;坡头、桑壁2个饲草加工厂引进先进的流水生产线,年加工饲草可达5万吨;湖羊种羊场已经完成土方护坡工程建设;牛羊屠宰加工场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同时,全县紧盯发展目标任务,拓宽招商引资方式,加快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扎实做好规划、引导和扶持工作,加快形成市场化运行、群众广泛参与的格局,着力扩大养羊产业规模。比如,楼山乡喜洋洋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投入3000万元建设肉羊养殖基地,项目建成后存栏肉羊可达3000只以上,为养羊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坚持示范带动,提升产业规模化水平。立足永和发展实际,将养羊产业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带贫益贫机制,完善封山禁牧、舍饲圈养配套政策和服务保障,突出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推动“龙头企业+基地+养殖户”“合作社+养殖户”“养殖户自养”等多种养殖模式发展,在全县启动示范村、示范户的打造,着力打造6个养羊示范村、60个养羊示范户,实现舍饲养羊规模和效益的同步提升。

  坚持服务优先,提高产业标准化水平。建立了畜牧系统领导干部联乡挂项、技术干部包村蹲点、联系养殖场户制度等长效机制和网格化监管制度。择优招聘有一定畜牧兽医工作经验人员,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组成技术服务小分队,对6个乡镇进行实地技术指导和培训,解决养羊业发展过程中疫病防控、饲养管理等实际问题,目前已累计培训800余人次。加大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印发养羊宣传系列丛书8000册,发放到全县养羊户及有意向养羊的农户手中,对产业发展政策、典型人物、技术规范进行广泛宣传。同时,邀请山西农业大学、临汾市畜牧中心、农发苑(浙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西晋美羊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天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专家10人次开展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先后召开座谈会5次、培训会6次,培训人次达500余人次,指导规模养殖场20余次。

  坚持政策奖补,激活养羊产业发展活力。为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养羊的积极性,加快推动养羊全产业链发展,成立了永和县养羊产业发展奖励补贴工作领导组,研究制定了《永和县养羊产业发展奖励补贴方案》,对重新建圈舍、人工种草、建设青贮池、购置饲草料加工机械等3类11项进行补贴,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养羊积极性。

  永和县“四大举措”,做强做优“永和肉羊”品牌。奖励补贴提氛围。完善养羊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奖励补贴方案,通过奖励补贴等方式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养殖场进行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扶持经营主体或能人大户建设养殖小区进行养殖;带动群众参与养羊产业的发展。同时,积极营造养羊产业发展氛围,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养殖户转变养殖观念和生产方式,做到既有标准场的工厂化养殖,又有农户适度规模养殖,全面提升全县养羊产业发展水平。

  规范引领促效益。对已经建设的舍饲养羊场,做好引种指导,确保稳步进入生产期;对建成的羊场、饲草加工厂在基础设施、配套设施、设计宣传上加大扶持力度,确保成规模、见效益。同时,统筹好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关系,在严抓禁牧、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上下功夫,走绿色循环生态养殖之路,切实做到“禁出一个好生态,圈出一个好产业,取得一个好效益”。

  引进技术强支撑。加大同山西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聘请专家采取集中培训、实地指导、远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对养羊全链条、各环节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建立专业化、规模化技术服务队伍,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养羊专业化水平,推动全县养羊业向科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延伸链条强品牌。紧盯特色高端品牌建设,加快构建组织保障体系、良种繁育体系、饲草体系、疫病防控体系、屠宰加工和营销体系、冷链物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实现养羊产业在数量、质量、效益上的规模提升,全流程、全产业链打造“永和肉羊”品牌。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和扶持企业创立品牌,做强做优“永和肉羊”品牌。

  未来,永和县将立足实际,坚持“1368”养羊产业发展思路,从“建链”起步,着眼补链、延链、强链,统筹考虑全县畜牧资源分布优势,合理布局、协同推动养羊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扎实推动6个养羊特色产业示范村建设,力争今年饲养量达到30万只以上,到2025年羊饲养量达到100万只,产值达到10亿元,畜牧产业农户覆盖率达到50%以上,形成完善的全产业链体系,打造全市养羊产业示范区、晋南肉羊产业发展样板县,迈入全省养羊大县第一方阵。

念好“养羊经” 走上“羊”关道

——永和县养羊产业向“规模做大、链条建长、品牌打响”迈进

9月28日,专家组实地调研永和县养羊产业发展情况

9月28日,永和县养殖户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学习

  “怎么经营能赚钱?”“羊结石怎么办?”“羊为什么喂得越多,反而越瘦?”……9月28日,这些问题,在永和县养羊产业发展论坛上通通有了答案。

  高位谋划 敢闯敢试

  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石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向好、全局主动。近年来,永和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提出“稳粮、兴牧、强特色、促融合”农业发展思路,积极构建产加销贯通的全产业链体系,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现代化步伐。

  “我们要立足丰富的饲草资源和养羊传统优势,把养羊全产业链发展作为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的突破口和重头戏,聚焦‘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全力推动养羊产业‘规模做大、链条建长、品牌打响’!”永和县委书记高永贤的一席话掷地有声。

  去年以来,永和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市委“双城”建设目标要求,立足永和丰富的饲草资源和养羊传统优势,把养羊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来抓,统筹谋划、整体布局、合力推进,养羊全产业链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永和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景宁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养羊产业发展情况。他说:“永和具有畜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无论是历史曾经还是现在当代,都是人民群众容易接受、民间经验交流传承最为活跃的产业之一,也是老百姓重要的增收渠道。要遵从人民群众发展意愿,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科学规划,指导养羊产业发展走出一条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特优养殖新路径。”

  养羊产业发展论坛的举办,足以说明永和县委、县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和对农业的重视。近年来,永和县委、县政府真心为民,扎实做事,永和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无论是县城还是农村,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发展,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迸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回顾过去,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农业生产托管两个现场推进会先后在永和召开。永和在农业托管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方面探索和开创的经验已形成了可供借鉴的永和模式。展望未来,永和又把养羊产业作为农业调产、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又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专家坐镇 专业指导

  为品牌打造保驾护航

  这场论坛是一场及时雨。

  论坛上,省畜牧中心主任杨子森,市畜牧中心主任田宝庆,山西农大养羊专家、山西省养羊协会会长毛杨毅,河南省养羊行业协会副会长徐泽立,山西省畜牧中心畜禽种业科科长程俐芬,农发苑(浙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段心明等领导专家围绕养羊产业发展前景趋势、相关政策扶持、养殖技术进行了讲解,特别是专家们的高效养羊配套技术、规模化羊场高产高效管理技术、肉羊品种及利用技术、县域肉羊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专题讲座使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养殖大户学到了生产中的实用技术,更新了生产理念,同时对养羊行业发展的趋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永和县乾坤湾乡西庄村养殖户冯文喜一会儿拿起手机拍摄屏幕上的图片,一会儿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这太有用了,老师们的课程好懂、好记,很多养羊知识我一下子就通了,这样的论坛多多举办就好了。”冯文喜笑呵呵地说。

  在随后的座谈交流会上,养殖户更是期待满满。“老师,你看,我这个羊呼哧呼哧上气不接下气,总咳嗽,还发烧,这是什么问题?”永和县养羊协会会长、利群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应平拿着手机给徐泽立看视频。

  “初步判断是羊肺炎,这种病症分为小叶性肺炎和纤维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是由于感冒和吸入异物(尘沙)及灌药不慎进入肺部而引起。纤维性肺炎,由于某些传染病和侵袭病并发肺炎,如绵羊痘、出血性败血病、羔羊副伤寒、肺炎虫病常引起本病。”徐泽立娓娓道来,“这确实是养羊过程中要注意预防的疾病,我建议大家要加强调理管理,给羊补充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饲料。保持圈舍的卫生,不能过热、过冷、过湿,通风良好。剪毛后如遇寒冷天气,应迅速将羊群赶进舍内,必要时还要在羊舍内生火。重点处理因传染性疾病或寄生虫病所致的肺炎。”

  此次论坛,汇集了养殖专业知识讲座、座谈交流、现场观摩答疑解惑等多个板块,聚集了众多著名专家教授,对于切实提升永和县养羊产业发展、推动精准饲养技术落地、加快永和养羊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民心所向 众望所归

  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养羊是个好产业。我养羊十几年了,感觉这是一个能稳定增收的产业。”永和县望海寺乡白家腰村东方红养殖场负责人刘青青信心满满,“现在赶上好时候了,棚舍建设、人工种草、青贮池建设、参加保险等等,好多事项上,政府都给咱们补贴,这可省了不少钱,得抓紧机遇发展!”

  “就是哩!”永和县万只湖羊养殖基地负责人辛清平说,“咱永和建成的美洋洋牧业舍饲圈养羊养殖场(养殖基地),一定能发挥示范、带动、服务三大作用,带着咱老百姓一起富,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步伐作贡献!”

  永和县境内饲草资源丰富,全县天然草地15.3万亩,人工种草1.8万亩,玉米种植面积17万亩,谷类13万亩,发展养羊业具有充足的饲草饲料资源。同时,永和县养羊历史悠久,自1936年以来,永和县就一直有大量牧羊的习惯,当地百姓具有丰富的养羊经验,羊饲养量曾达20万只以上,特别是1990年永和绒山羊改良获农牧渔业部“丰收奖”一等奖。

  可以说,养羊产业在永和的发展汇集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在实地了解永和养羊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历史的过程中,我认为永和可以以第一产业为支撑,坚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重点打造以肉羊产业、红枣产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形成‘永和模式’。”段心明说,他认为永和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热土,“可以考虑实施‘小规模、大覆盖、园种草、草养畜’的果羊模式,实现果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打造‘林下经济’模式和样板。”

  念好“养羊经”,走上“羊”关道。永和县全县养羊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记者 安月琦

稿件除署名外由永和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