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护家园
——临汾经济开发区科学精准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1 争分夺秒 科学防控聚人心
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白建成带队调研物资保障工作
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白建成实地检查静态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寒露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平静的生活。面对疫情,临汾经济开发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党工委、管委会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同心战“疫”,全区上下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日夜奋战,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控制住疫情,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与时间赛跑,同疫情决战。10月16日晚,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白建成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部署核酸采样点场地设置、现场秩序维护、群众组织发动、生活物资保障等工作,吹响战“疫”冲锋号。落实“静态管理”、坚持“动态清零”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有效措施,为彻底切断此次疫情传播链,以最快的速度扑灭疫情燃点,10月17日起临汾经济开发区实行全域静态管理,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迅速进入“迎战”状态。
核酸检测是精准防控的有效手段,临汾经济开发区在全区11个社区共设采样点32个、采样台74个。10月17日早上6点,管委会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及网格员火速到岗集结,就地转化成志愿者充实到各个采样点,确保核酸检测采样工作顺利进行。
“请提前打开核酸检测信息码。”“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安全,请有序排队,保持一米距离!”“做完核酸后赶紧离开,不要逗留、不要聚集,回去要洗手消毒!”……10月17日8时30分,经过紧张的人员、物资准备后,临汾经济开发区所有核酸检测点准时开始了采样工作,社区网格员、志愿者提前就位,耐心提醒居民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距、提前打开信息码等注意事项,维护现场秩序。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则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动作娴熟地为群众进行核酸采样。在战“疫”的特殊战场上,全区人民众志成城,心手相牵,用实际行动守护自己的家园。
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屏障,离不开科学精准的形势研判与坚决果断的防疫决策。为了掌握第一手的现场情况,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白建成、刘彦明、侯剑虹、张健、田文杰、王攀峰、高鹏飞、马建华分别坐镇核酸检测点指挥调度、现场协调解决问题。为进一步总结静态管理和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临汾经济开发区压实日清日结工作机制,每天晚上召开全域静态管理及核酸检测总结复盘会议,对当天工作进行复盘。各相关职能部门就当天的物资准备、点位分配、现场布局、秩序维护、宣传引导、静态管理等各项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班子成员分别对包联检测点的情况进行了点评,与会人员对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整改建议,不断提升疫情防控处置能力。
为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流程,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造成的传播风险,10月20日,临汾经济开发区将原有的32个核酸采集点增至51个,采集台由74个增至94个,并且进一步优化了布局,所有采集点全部进入居民小区,区域全员核酸检测期间,居民在小区内进行核酸采集,按楼栋分组,有效减少了人员聚集,防止交叉感染,实现闭环管理,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障。10月17日至10月23日,全区累计核酸检测近40万人次,为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全力保供 春风化雨暖民心
志愿者在保供超市打包蔬菜包
面对疫情大考,只有切实落实民生保障,千方百计解决好一线工作人员和居家群众的基本需求,才能筑牢全民防控坚固防线。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白建成强调,静态管理期间,做好群众的基本生活物资保障和医疗保障是一项非常紧要的工作。各社区要进一步加强与保供企业的沟通衔接,确保生活物资以最快速度配送到户。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全域静态管理期间,所有核酸检测点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一线工作人员的吃饭问题,成了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最关心的事。为了更好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一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吃上热乎饭,临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机关食堂工作人员每天从凌晨3点开始工作,择菜、洗菜、切菜、配菜,准备午餐所需的各种食材。每天上午,机关食堂里一片忙碌的景象,综合工作部组织财政金融部、规划建设部等部门志愿者,配合机关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分装、打包等工作。7天时间,累计为一线工作者送达盒饭7593份。在南焦堡社区承担核酸采集任务的市中心医院胸部肿瘤一科护士长王丹凤说:“感谢开发区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支持,为我们送来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这就是最好的保障!”
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临汾经济开发区始终把做好群众生活物资保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密切关注“菜粮油肉禽蛋”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物资储备情况,进一步强化统筹能力、组织能力和调度能力,全力以赴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确保辖区居民吃上新鲜菜、放心菜。
“大丰、永辉、家家利3家保供超市货源充足,但由于业务量激增且员工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居民需求。”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保障群众吃饭是头等大事。在调研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白建成火速从各部门抽调能力强、作风优、能吃苦的工作人员50余名,组成志愿服务队,分成3个工作小组协助超市开展保供工作。
一抹抹“志愿红”汇聚成最耀眼的火炬,温暖人心、提振信心、凝聚同心。“临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第一时间抽调志愿者支援,我们的‘战斗力’得到明显提升。”大丰超市五洲店店长乔亚斌说。在三家保供超市,志愿者配合工作人员卸货、分拣、打包、装车。志愿者杨少华是临汾经济开发区投资合作促进部副部长,也是大丰超市五洲店志愿者的领队,他介绍:“我们这个点有15名志愿者,虽然大家互不相识,但配合起来却十分默契,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快点装好菜送到翘首以盼的居民手中。”为进一步畅通配送渠道,经过沟通协调,市公交公司积极响应,迅速调配12辆大型客车作为临汾经济开发区物资保障运输车辆,大大提高了物资配送效率。
“这是300份蔬菜包,接到社区的配菜需求电话后,我们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全部打包好了。”在中大街永辉超市配送库,临汾经济开发区滨河办事处和超市的工作人员一道将蔬菜打包进行装车。在超市外,等待物资配送的公交车已就位,多个社区负责物资配送的工作人员清点核对订单,再统一装车配送。一包包蔬菜、一筐筐水果、一袋袋米面,这些满载着沉甸甸关爱的物资被源源不断运走。
根据临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要求,永辉超市推出了多个蔬菜包,价格比平时还优惠。其中,30元的蔬菜包内有白菜、黄瓜、辣椒、土豆、大葱、芹菜以及馒头;80元的蔬菜包内除多种蔬菜外,还有一斤猪肉、一盒鸡蛋。滨河办事处工作人员宋延辉介绍:“蔬菜包到达各小区后,由社区、物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进行统一消杀后,细化到网格范围进行配送,既避免了人员聚集,又能将物资尽早送到居民手中。”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上樊社区居民田甜说:“上午下单,下午就能送到,蔬菜也很新鲜。有政府做保障,我们不慌,安心待在家里,配合静态管理。”
静态管理期间,“菜篮子”“面袋子”“肉盘子”等生活物资供应充足、配送流畅,让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给他们吃下了“定心丸”,让他们“静”得更安心。
3 挺身而出 战“疫”一线践初心
临汾经济开发区召开全域静态管理及核酸检测总结复盘会议,压实日清日结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疫情防控处置能力。
排房街口停车场核酸检测现场
齐心协力救助晕倒老人
疫情防控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考场。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临汾经济开发区先后发出《关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志愿服务倡议书》《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倡议书》《关于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落实“五带头”的倡议书》,号召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主动到居住地社区(小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报到,协助社区和小区做好核酸检测、测温验码、人员流调、物资配送、值守执勤等工作,共同汇聚起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
“我是临汾经济开发区党群工作部的党员,来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请社区安排任务!”“我是临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机关党委书记,申请加入小区网格长!”“我是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汾经济开发区分局的党员,申请成为志愿者!”……疫情来袭,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当城市“静下来”时,所有的党员却全都“动起来”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纷纷就地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冲上抗疫一线。
大事难事看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防疫物资保障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基础,临汾经济开发区滨河办事处物业办是全区物资保障的中坚力量。为确保各类防疫物资调配到位、保障到位,55岁的老党员许临忠和霍文革主动请缨,24小时坚守岗位,在接到物资配备单后,无论多晚,他们总是不顾身心疲惫,第一时间仔细核查防控物资的质量、数量和种类,将一箱箱沉甸甸的防护服和消毒液以最快速度支援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手中。
张晓峰是临汾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分局一名普通的基层市场监管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舍小家顾大家,一直奋战在市场监管第一线,加班加点对辖区内三家保供超市的多种蔬菜农药残留情况进行常态化快速检测,其结果均为阴性,确保静态管理期间广大人民群众能吃到健康、放心的食品。
临汾经济开发区滨河办事处下樊社区有一户这样的家庭,一家三口都加入了疫情防控一线队伍。这个“硬核家族”中,父亲是下樊社区党支部委员、居委会副主任柏岩,他每天坚持值班值守,组织协调网格员,认真引导居民接受核酸检测,还要马不停蹄地奔走在辖区各个网格片区,积极落实上级防控部署,回应居民群众诉求。其儿子柏劲松在他的带动下,第一时间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队,不仅主动承担起社区“守门员”工作,还负责社区的环境消杀工作。儿媳樊婷婷是一名口腔医院护士,她主动请缨,成为一名上门进行核酸采集的志愿者,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为居家隔离、行动不便的老人等特殊群体进行核酸采样。
…………
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紧急关头,广大党员干部集结在一起筑起了战“疫”坚强堡垒,党徽在防控一线熠熠生辉,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4 双线作战 建好项目强信心
华翔集团以疫情防控成效保生产稳定有序
智能制造产业园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两不误”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只有在项目建设上快人一拍,才能赢得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在此轮疫情中,临汾经济开发区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坚持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两手抓、两不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强调度、抓速度、赶进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切实保障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疫情防控不放松,高质量发展不耽误。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装备制造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和全国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市场占有率高,产业链下游关联企业众多,为完成全年的生产任务,企业坚持安全生产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近日,格力、美的等国内外企业的订单纷至沓来。静态管理期间,华翔集团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制定了保市场、保客户、保生产的“三保”方针,实施全闭环管理,多频次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对办公、生产等各个区域进行全面消杀,将园区内10多个工厂、50多个车间,划小管理单元,实行网格化管理,各个网格间划定固定、独立的工作、就餐、住宿区域和行动路线,减少人员交叉流动。同时,企业紧急增加1500个床位,为留厂员工安排食宿,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员工的安全。所有员工佩戴口罩全员在岗,车间机器轰鸣,设备满负荷生产,确保客户订单按时交付。
为坚决防范疫情在工地传播,10月16日,山西临汾开发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启动预案,统筹协调疫情防控和项目施工建设,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坚决执行工地闭环管理,强化进出人员管理,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公司将安全生产要求贯穿到项目建设全过程,绷紧安全生产之弦,毫不松懈抓好工程质量,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公司紧盯临汾经济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计划目标,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加强工程建设过程管控,统筹安排现场施工作业,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和进度。该项目总投资约9.4亿元,总用地面积为113680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约118252平方米,服务性用房面积约16633平方米,地下车库面积约20534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吸引优秀企业入区发展,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投产时间,创造有利条件,真正实现企业“拎包入驻”,智造产业“筑巢”,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促进产业高质量集聚,对全区经济转型、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临汾经济开发区城投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科创产业北区项目、科技创新基地(一期)项目、新兴产业孵化中心项目。在此次疫情中,公司严格要求各施工单位健全应急防控管理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严之又严、细之又细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各项目工地实行全封闭管理,并对公共区域、办公区域、生活区域、现有车辆等进行全面消杀,全力筑牢工地防疫坚固屏障,确保项目建设有序高质高效推进。
静态管理期间,项目建设不静止。在科创产业园北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厂房,一条条平整宽阔的道路,预示着离投产使用的日子越来越近。目前,科创产业园北区项目恒达厂房已基本完工,中部智造厂房正在有序建设当中,预计年底完工。在科技创新基地一期现场,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同频同步进行,其中综合楼、办公楼、厂房的雏形已现,计划明年年底完工。城投公司始终坚持防疫不“松”、速度不“减”、安全不“失”的原则,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全力保障疫情防控落实落细、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安全防线坚不可摧。
疫情防控是惊心动魄的大战,也是艰苦卓绝的大考。10月24日,临汾经济开发区解除临时静态管理,全面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市民们纷纷走到室外拥抱阳光,路上车来车往,沿街商铺重新开张,城市慢慢恢复了昔日繁华热闹的景象。
以疫情防控之“严”,推动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在这个收获的季节,临汾经济开发区不仅仅打赢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而且持续推进了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储备了潜能、积蓄了后劲。放眼未来,待这些重点项目建成、优质企业入驻之后,必将挺起临汾经济开发区发展“脊梁”,助力开发区乘风破浪、激流勇进。
记者 高洁 王德政
摄影:梁青 史晓岩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