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有人管”到“事要解决”
——安泽“说事议事”蹚出基层治理新范本
府城镇神南村“说事议事”现场
冀氏镇白村油房庄水泥路修缮现场
府城镇高壁村日间照料中心运营顺畅
和川镇和川村“千亩滩”现代农业种养基地 张红俊 摄
仲秋时节,暑热褪去,凉风拂面。
一路东去,层林尽染,漫山红遍。
荀乡安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最美时间。
依山傍水的安泽,一直以来,仰仗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儒家文化的熏染滋养,成为一方百姓安居乐业的“首善”之地。2017年-2020年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均排在全省前列,连续4届(16年)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2017年首夺全国平安建设的至高荣誉“长安杯”,2021年再接再厉“梅开二度”,成为全省唯一蝉联这项殊荣的县份……
百尺竿头,进无止境。当“平安”已然成为一张专属的闪耀名片,安泽全县并未就此有一丝一毫的放松懈怠,依然一以贯之地在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安泽道路上矢志不渝接续奋斗一往无前。
乡村治,天下安。
近年来,安泽县积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将“说事议事”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在农村(社区)全面推行“说事议事”,让群众在平等协商中解决问题,在交流讨论中达成共识,探索出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的基层治理的“安泽模式”。
“说事议事”以“事有人管”为出发点,以“事要解决”为落脚点,构建精准“说事”架构,形成最小单元的议事机制。历经一年多的实践积累和逐步完善,时至今日,一大批事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棘手事宜得到了妥善安置和解决。基层民主的生动实践不绝如缕,村民百姓的幸福指数扶摇直上。
特别是今年以来,安泽县委将“说事议事”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调度会、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县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说事议事”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原则、方法、步骤,压实县级领导包联督办、县直单位包联指导、乡镇包村干部全程参与的具体职责。确定每月15日为“说事议事”集中开放日,通过村级说事“大平台”,网格说事“微平台”,做到大事大说,小事小说,有事即说,切实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夯实安全稳定基层基础。
风气在扭转 干群更融洽
走进冀氏镇白村村“两委”办事服务大厅,“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的大字登时让人眼前一亮。白村党支部书记常瑞芳快人快语:“最近我们村刚开展了一次‘孝老爱亲’说事议事暨首届道德评议活动,现场氛围特别感人,大家的反响特别强烈!”
6月15日,白村首届道德评议评选出全村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好女婿各一名。当着全村200多户村民的面,常瑞芳为4名获奖人颁发荣誉证书,每人同时还获得了100分的积分奖励。
去年8月,常瑞芳以选派干部的身份“履新”白村党支部书记。毕竟是村里头一次大规模地搞孝老爱亲的道德评议活动,村民们究竟认不认可支不支持?常瑞芳心里直犯嘀咕。“多亏了说事议事的平台机制,我们村干部很早就开始入户走访征求意见,全方位收集大家对此次道德评议的看法、建议和意见。同时我们的走访率也达到90%以上,凡是在家的我们都要跑一趟。”
梳理征集回来的意见建议后,常瑞芳心头一热:“绝大多数村民还是挺支持我们搞这么一场评议活动的!更关键的是,大家又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合理化建议,我们对开展好此次评议活动的信心更足了!”
初步筛定表彰人选后,常瑞芳又请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和有威望的乡贤等智囊团成员一起在说事议事会上进行集中评议。待大家都觉得最终人选没什么问题了,就以道德评议红榜的形式,将4位获奖人的先进事迹张贴出来公之于众。
油房庄是白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村里目前尚有一二十户。去年秋季连续多日的强降雨肆虐侵蚀过后,油房庄村的道路损毁严重,遍地泥泞坑洼,出入“举步维艰”。大人出门尚且需要穿高腰雨鞋,孩子们上学更是直犯愁。
说事议事会,村民有话说。
2021年10月举行的白村说事议事会上,油房庄村村民李黑根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稿纸,声音颤抖地提出请求:“村里能不能帮油房庄把路修一修?”
这样的“急难愁盼”,没有人袖手旁观。
灾后重建干群一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村集体资金有限,但事关老百姓出行的民生实事不但要办,而且要办好!”常瑞芳当场提议,大家的路要靠大家修!同时节省一切不必要的开支,每家每户出一个壮劳力,村里的党员干部更是要带头行动起来。
二十天后,一条全新的水泥路贯通投用。
问起对说事议事会有什么直观感受,村民李小怀倒是直截了当:“以前有啥想法,大家都是私底下悄悄地说。现在好了,有了这么一个专门说事议事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这对解决邻里间或是全村的问题都很有帮助。”
常瑞芳则明显感觉到村里的风气在扭转。现在村里老百姓在说事议事会上参与讨论的事情到最后基本都能得到解决,他们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也越来越高,干群关系也随之越来越好。这对全村的基层社会治理助益良多。
议事定思路 产业有奔头
时值2021年深秋。
和川镇和川村广场,一场说事议事会正在进行。
前不久,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不期而至,位于安泽县城北部的和川镇和川村成了秋汛的重灾区。说事议事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这场秋汛带来的灾患。说到动情之处,一位大娘不由得潸然泪下……
和川村党总支书记李勇心急如焚。
和川村本就人多地少,这场秋汛更是令“千亩滩”面临绝收。
和川村东南有一片面积达1080亩的肥沃土地,村民称之为“千亩滩”。“千亩滩”是整个和川村地理位置最优越、耕种条件最好的一片土地,蔺河环绕在这片土地南侧,平时可以实现灌溉。放眼整个安泽,这里绝对是一块十分难得的“风水宝地”。但2021年秋汛过后,雨水积存外加河水倒灌,丰收在望的“千亩滩”变成汪洋泽国。
“秋收在即,收秋问题如何解决?滩地排水难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说事议事会上,李勇推心置腹地给大家分析当前实际。“千亩滩”地势较低,秋汛雨水大导致排水不畅,加之处于“引沁入汾”库尾,水库提水到一定高度河水就会倒灌。抽水、挖渠等各种办法都用了,“千亩滩”的积水因内涝、倒灌等问题不减反增。“依我看,眼下只有调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村民们眼前一亮,“是啊!既然排不了水,那我们为何不在水上做文章。靠水吃水!以前这块滩地就种过水稻,咱们为啥不种水稻试试?”
就这样和川村“千亩滩”有了种水稻的初步构想。但万事开头难,如何种?大家种还是集体流转土地种?技术支持由谁提供?通过“说事议事”最终形成初步决议——由村集体流转群众土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安泽县委、县政府与山西农业大学的县校合作也为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半个月后,就“千亩滩”发展现代农业种养的可行性,和川村又“追加”一场说事议事会,邀请有水稻种植经验、果蔬种植经验、牛羊养殖经验的技术能手及农大教授参会。经反复论证、认真推敲,最终锁定了鱼菜共生、稻鱼蟹共养,打造现代农业种养基地的发展路径。
如今,依托土肥水美的“千亩滩”,经过多次说事议事会的商榷,和川村“千亩滩”现代农业种养基地的美丽愿景缓缓铺开。稻鱼蟹生态种养及鱼菜共生项目以“党组织+公司+能人+基地+群众+销售”为发展模式,由村集体公司——和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分三期工程实施。其中稻田养蟹项目247亩,渔业大棚5座,果蔬大棚50座,打造出农业循环经济的安泽样板。目前一期工程已于5月底完成。
李勇粗算了一笔账:待项目全部竣工后,按最低预期估算,247亩稻田的纯收益为90万元;5个鱼棚25个鱼池年收入将突破30万元;50个果蔬大棚年租金收入30万元,仅此三项,即可为村级集体经济贡献150万元的年收入。和川村的“千亩滩”真正成为深耕百姓福祉的“千亩园”。
值得一提的是,一切以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为中心,“说事议事”的形式载体正不断拓展丰富——老百姓种植的花生等经济作物苦于销路不畅,请安泽优品超市负责人来村里开一场“供需见面会”,就具体供货方式,如何让农产品达到供货标准,什么时候可以收到货款等问题作了一一解答;部门联动精准服务,果树遇到病虫害生长问题,林业局和果树中心的专家专程来“号脉问诊”,遇到冻灾等突发状况需咨询理赔服务,保险专员一对一全程跟进,帮助农户理赔;还有“清化收”工作的政策解释解读、防火防汛等安全知识宣传、暑期安全教育、疫情防控工作都会以说事议事平台为载体,更好地发挥效能和功用。
理解加体谅 支持没商量
8月13日,府城镇神南村“破例”提前两天召开了当月的说事议事会。神南村党支部书记吕新东直奔主题:“今天主要是想跟大家伙议一议,咱们神南村到东庄村的路必须要修一修了,但现在资金有点紧张,大家集思广益,看看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去年秋汛强降雨过后,神南村通往东庄村的道路损毁严重,给村民出行造成很大困难。吕新东早就想着把这条路好好整修一下,可动辄四五十万元的工程预算让他一筹莫展。
眼瞅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修路事项却还未能提上日程,吕新东不想再拖,于是就把议题搬到了说事议事会上。
“吕书记,修路是全村人的事,我们可以出工出力”“我手底下有工程队,可以叫他们过来干活”……说事议事会上,村民们群策群力责无旁贷的朴实话语一方面让吕新东感动不已,一方面也给他吃了定心丸。
说事议事会一开完,村“两委”马上开始商议修路的具体计划。紧接着,“神东路”的道路重建就全面开工了。协调村里的全部资源,发动村里的一切力量,干部党员打头阵,扛着铁锹锄头去除路渠两旁的杂草;村民百姓齐响应,自愿提供石子、沙子等筑路原料……
没几天,一条平均6米宽、620米长的乡村水泥路赶在开学前宣告竣工通车。难能可贵的是,这还是一条“花小钱,办大事”的水泥路——正所谓干群同心,其利断金,神南村仅仅用了80000元就把路修好了。
“通过说事议事平台,让村民直接参与到村里大事小情的决策制定后,我最大的切身感受就是,老百姓开始设身处地地理解和体会到村干部开展工作的实际难处,也就对我们的工作更加支持。”吕新东有一说一。
锚定“三个一” 纾解烦心事
土地问题始终是村民最关注的话题。今年,良马镇宋店村通过严格落实“三个一”说事议事工作制度,为村民依法捋顺了承包地合同,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承包权限不清烦心事。
结合深入开展的“清化收”工作和土地“增减挂”工作,宋店村“两委”组织村民召开专题说事议事会,坚持群策群议的原则,与村民达成共识,对历年来村民与村委会签订的承包地合同进行了合法性认定。共认定64份合同,重新确定了承包人、承包年限,保证了村民合法权益,为集体增收3万元。
在此基础上,宋店村扎实细致开展“增减挂”工作,共增加20余亩村集体耕地,增加0.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为村民每户增收800余元。通过召开专题说事议事会,让村民及早全面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得到了村民支持,保证了政策落地落实,实现了多方共赢,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宋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建峰告诉记者,“三个一”说事议事工作制度是指长效组建一支“说事议事工作队”,每月召开一次“高质量的说事议事会”,每季度组织一次“群众评议党员活动”。今年以来,他们始终把“说事议事”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实施“三个一”工作制度,组织干群共商共议共建共享,在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同时,也为村民搭建了一个民主议事的好平台,大大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为宋店村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铺开奠定了基础。
时至今日,安泽越来越多的村“两委”在实施“说事议事”时更加精细精准,更多时候是基于“小处着眼、细处落实”的工作原则,抓大而不放小,小事小议,随事随议。同时在议事过程中将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力求让各方都满意。
府城镇上梯村党支部书记常宏杰这样看:“作为村干部,肯定是想通过说事议事的平台优先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一些共性问题。但实事求是地说,有些事情处理起来会相对复杂,周期也会长一些;但有些事情特别是家长里短和邻里纠纷之类,借助说事议事平台和网格‘微平台’,我们村干部肯定会想尽办法在最短时间内做通当事方的思想工作,将基层矛盾消弭于萌芽状态。”
冀氏镇党委副书记马鸣奇对一年多来“说事议事”形式的微妙变化有着更多体察,“今年以来,说事议事的运行机制变得更加机动合理,真正把‘说事议事’开到网格上。具体来说就是平台上大事大议,网格上小事小议。网格的特点就是随时有事随时开,实时召开。譬如老百姓之间的邻里纠纷,涉及人数相对较少,咱们‘说事议事’的原则就是出了问题马上解决,不需要严格按照既有流程和召开次数进行。这样就保障了说事议事工作机制的灵活性和时效性。”
民生大课题 “养老”变“享老”
府城镇高壁村,有个远近闻名的日间照料中心。
今年3月中旬,高壁村委会组织召开说事议事会,正式将日间照料中心改建工程提上议程。高壁村党支部副书记、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张雪生还记得当时开会的情形:“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件惠及全村的公益民生大好事,都盼望着日间照料中心能够早一天建成投用。”
进入4月后,在村内一所闲置幼儿园的旧址上,高壁村日间照料中心改建工程正式启动。5月26日,改造一新的高壁村日间照料中心运营开张。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300多平方米的活动空间摇身一变成为包办村里老年人生活起居、休闲娱乐的公益服务综合体,集成了包括洗澡、理发、洗衣、就餐、娱乐、健身、阅览在内的多种用途功能,一站式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所需。
张雪生介绍,村里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266人,其中空巢独居老人43人。投资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满足村里空巢独居老人日常的生活和社交需求,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幸福指数更高。考虑到老年人的安全和方便,中心配备了座椅式淋浴喷头、防滑垫、图书、棋牌、健身器材等设施用品,使老年人由“养老”变为“享老”。
值得一提的是,高壁村立足生产生活实际,将日间照料中心的日常运营管理同《高壁村星级积分管理办法——村规民约》相结合,规定:43名孤寡老人可免费享受就餐、洗澡、理发、洗衣等服务;60周岁以上的村民可免费洗澡、理发、洗衣等,每天一顿午餐,按一人一餐2元的标准付费;60周岁以下的村民可凭借日常所得的积分享受各类服务(午餐5分、理发5分、洗澡10分);没有积分的村民到日间照料中心就餐、洗澡或理发,则需按“一元一积分”的标准付费。
“当然,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营管理办法我们都在说事议事会上征得了全体村民的同意,所以运行至今大家都会自觉遵守。”高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亮说,“更重要的一点,中心在解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全体村民向上向善的内生动力。”
截至目前,安泽县66个行政村、5个社区说事议事平台共商议议题3353个,已办结3332个,办结率为99.4%。说事议事网格“微平台”6月份运行以来,共商议议题492个,已办结475个,办结率96.5%。议题涉及民生实事、环境卫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矛盾纠纷、制度机制、政策宣传等10余类。
为推动“说事议事”规范运行,在议事方法上,安泽县采取“六类处理法”,根据事情轻重缓急、办理难度,对事项分类施策。实行简易事项现场处理、一般事项协调处理、重大事项上报处理、紧急事项前置处理、专业事项专门处理、对公事项提级处理,全面构建上下联动的问题协调处理机制。
在议事流程上,安泽县采取“常态听、实时查、经常议、限时办、公开评”五步工作法,真正将矛盾及时处理,高效化解。在议事激励上,安泽县采取“五项激励约束制度”,综合使用评定星级文明户、表彰道德模范、评选最美微网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兑现积分奖励等方法,推动形成群众的事情群众办、复杂的事情协商办、大家的事情一起办的氛围。
“说事议事”开展至今,切实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出现了“老百姓笑了、村庄美了、党支部说话灵了”的可喜变化,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进一步凝聚了干群合力。
相关链接
安泽县“说事议事”的三级架构
“说事议事”以“事有人管”为出发点,以“事要解决”为落脚点,构建精准“说事”架构,形成最小单元的议事机制。
设立“说事议事”综合服务平台。在全县71个村、社区建立说事议事厅,整合村“两委”、老干部、老党员、法律顾问及有一定威望的乡贤组建说事议事“智囊团”,充分发挥专业人员资源优势的作用,使“说事议事”成为连接党支部与群众的桥梁。
建立网格议事“微平台”。优化调整网格说事模式,依托农村207个网格、社区32个网格设立议事“微平台”,由网格员具体负责“微平台”说事议事,协调解决网格内各类事务。
设置最小单元微网格。按照10至20户左右的标准划分一个微网格,微网格员由群众推选产生,协助网格员开展“微平台”说事议事,组织所辖微网格群众积极参与说事议事,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员作用。
记者 陈明 王小庚
图片除署名外由安泽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