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崔绍民调研疫情防控高风险区管控情况
12月6日,尧都区委书记、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崔绍民前往乡贤街办事处、铁路东办事处部分片区(小区),调研高风险区管控及居家隔离人员管理工作,并看望慰问一线防疫人员。
在乡贤街办事处水门片区和正基小镇小区、铁路东办事处金典花园小区等地的高风险区域,崔绍民与街道办干部、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干部、志愿者等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小区(片区)内高风险区居民户数、居家隔离人员、生活物资保障、上门核酸采集情况,叮嘱大家务必要做好个人防护,继续坚守岗位,直至高风险区全部有序解封。
崔绍民强调,尧都区本轮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区生产生活秩序实现有序恢复。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高风险区的属地乡镇、街道办要保持清醒头脑,加强高风险区管控、居家隔离人员管理,落实“足不出户、上门服务”要求。要关心居家群众生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生活服务保障工作,尤其是要处理好高龄老人、孕妇、危重病人等特殊问题的精准化服务。要及时做好高风险区动态调整,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有序恢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尧都区部署近期经济运行重点工作
12月5日,尧都区委副书记、区长任俊杰主持召开全区近期促进经济运行有关重点工作推进会。
会上,传达了市政府《关于做好近期促进经济运行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全市政府系统开展“冬季行动”的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进2022年省、市重点项目,做好2023年项目谋划及前期手续办理的工作方案》,分析研判了当前全区经济运行形势,并就经济指标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强调,经济发展是基础,全区上下要全力以赴抓好经济运行各项工作。既要防住疫情,也要发展经济,要把工作重心转到促进经济发展上来,尽最大努力将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造成的损失夺回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信心,锚定服务业“1+8”工作清单和高质量发展任务,认真研判,细化任务,攻坚克难。要紧盯主要指标,迅速行动,高效调度,进一步强化沟通联动,坚决保障数据质量,做到应统尽统,应报尽报。要狠抓限上限下企业入统清零工作,对照全年入统任务,加强与统计、税务部门沟通对接,进一步摸清准“四上”企业底数,确保完成入统任务。要强化工作统筹,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困难,为做好后两个月经济运行工作、决战决胜全年度工作提供强大支撑。
会议要求,各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三个文件”精神,对照近期促进经济运行有关重点工作职责任务清单,明确任务措施和工作责任,抓好任务落实。要在全区政府系统开展“冬季行动”,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细化工作方案,系统梳理明年工作计划任务、推进措施、工作责任和时间节点,确保完成专项行动任务。要继续深度谋划重点项目,持续开展摸排扶植,不断强化项目储备。各责任部门要协调联动,切实统筹好2023年的项目,推进政府系统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为“三区三地”建设凝聚强大合力。
王雅村战“疫”记
初冬,疫情又一次袭来,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尧都区大阳镇王雅村“两委”一班人在党总支书记闫晓琴的带领下,坚决扛起政治责任,闻令而动、火速集结、逆行而上、同心战“疫”,全力以赴守牢疫情防控阵地。
高效负责 展现一份担当
王雅村对辖区内大阳高端装备制造园区东方恒略、华德等企业实施闭环管理,不仅承担3个合并村的核酸采集工作,还负责厂区工人的核酸采集任务,由于担负着全镇最重的任务,每天该村工作人员都要早早到岗,保证在12点前将核酸采集样本送至指定医院。一支支核酸采样小分队穿梭在各个村组、厂区和车间;一个个“大白”手冻肿、腿发抖,依然坚持工作;一名名转运人员,逆行至最危险区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昼夜奋战。
加快速度 彰显一份责任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排查、采样、送检、接返、消杀、管控每一个工作环节都非常重要。
王雅村村委委员侯保芳是名女同志,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负责人员转运工作,经常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时间照顾家里。每次谈及家人,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愧疚,但却对投身抗疫一线的抉择无怨无悔。
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卢逯,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哪里需要去哪里。当收到转运同盛学生的任务后,卢逯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连夜驱车将3个村的6名学生安全接返。
勠力同心 坚守一份初心
积力所举,则无不胜;众智所为,则无不成。疫情发生以来,王雅村累计有百余人次党员、志愿者参与值班卡点值守工作。他们勇挑重担,面对疫情没有畏惧退缩,无怨无悔坚守在防疫一线,用细心换来安心,用爱心凝聚力量,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广大群众筑起了安全屏障。
“疫”线上的退役军人
转运核酸样本
“报告,贾得乡第一批全民核酸检测样本已送达尧都区人民医院,共计813管,8118人,请指示。”12月4日清晨,在完成第一批核酸检测样本送检任务后,贾亚军第一时间向乡转运专班汇报工作进度。贾亚军是尧都区贾得乡核酸样本退役军人转运突击队的六名成员之一,11月24日凌晨,在接到立刻返岗参与核酸检测工作的指令后,他与还在学校封闭管理的妻子沟通,将4岁的女儿托付给邻居,奔赴工作岗位。
核酸样本转运工作是联结采样点和化验室的纽带,是一项风险度极高、对组织纪律要求很严的工作,转运速度快一分,检测结果就快一分,精准定位区域等级和建立保护机制的可能就多一分,战胜病毒的把握也就多了一分。贾得乡有28个行政村,45个核酸检测点位,72个工作台,全乡近五万核酸检测样本每天需要在5小时内分批次全部送至检测点。
每天早上7点,6辆转运车准时入村,分村组、分批次、分区域、分时段,六名突击队员互相帮助,协同作战,保证每一片区每小时都能送检一批。每一天,他们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流程:系统送检,检查标本,清点数量,装箱转运,核对数据,分包样品,确认签字,消毒处理,返回村里,进行下一批次的送检工作……队员王斌说:“组织上把转运样本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这是对我们退役军人的信任,更是我们的光荣。我们一定会担当好这份重任,保护好核酸样本,做好自我防护,绝不在抗疫的战斗中掉链子。”自从有了退役军人核酸样本转运突击队,每天清晨,医院送检处最早一批核酸检测样本送检人员中,都会有他们的身影。
曾服役十二年的退役军人许伟患有高血糖,为了控制主食摄入量,他每顿工作餐只吃半饱,始终不抱怨不埋怨;赵国文、吕俊杰屡次经过家门而不入;赵恩平主动要求承担最远片区样本转运任务;乡里转运车辆不足,老兵们干脆将自己的私家车贡献出来,转化为样本转运专用车……
在这场防疫阻击战中,他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是与时间赛跑的人。他们忙忙碌碌、不知疲倦,用光和热温暖着这个寒冬,用铁的信念和作风守护了一方平安。
甘做居民贴心人
配送物资
“战‘疫’有需,我必前行”。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尧都区铁路东街道新兴社区全体工作人员投身“疫”线,日夜坚守,始终保持“奋战”状态,开启连轴转模式。他们既是信息核查员、协助采样员,又是防控宣传员、防疫管控员,始终冲锋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最前线。
自11月24日全区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以来,新兴社区迅速成立了应急处置工作组,有条不紊地做好物资搬运、人员信息登记和排查、协助核酸检测、防疫宣传等各项工作,精准协调各个区域、各个点位人员配备,保障防疫力量不缺位。
社区党委和小区党支部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带领辖区“双报到”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就地转为志愿者,协助摸排高龄老人、孕妇、病患等特殊群体信息,登记其需求并提供上门采集核酸、上门送菜送药等服务,以实际行动全力筑牢疫情防控的“红色堡垒”。
不仅如此,社区和物业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也为有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起到重要作用。静态管理期间,新兴社区联合辖区蓝山国际丰祥源物业迅速调整一线防疫力量,加强防疫措施,第一时间安排部署保安、保洁、客服、工程工作人员,动员小区广大志愿者,万众一心、同心协力、攻坚克难,从小区封闭管理到公共区域的消杀工作,再到小区的环境卫生治理等方面,他们团结一心、紧密合作,为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对于一个几千人居住的小区,生活必需品的保障和供应也是广大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该小区保供物资由福润达超市负责配送,他们通过线上统计和线下配送相结合的方式,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共同参与完成配送,尽全力满足群众的生活物资需求,切实保障各类物资安全及时精准送到居民手中,让居民“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切实筑起疫情防控“物资保障防线”。
新兴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和蓝山国际丰祥源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不怕苦不怕累,甘做居民群众的“贴心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社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为了让村民用上放心水
抓紧抢修
11月24日以来,由于疫情形势严峻,尧都区实施全域静态管理。然而有一些人却不顾个人安危、不畏严寒,毅然决然地冲锋在抢修供水管道的最前线。
12月3日上午9点,尧都区农村供水服务中心卧虎山分站站长遆黎明接到群众电话:许村水源主管道160阀门冻裂,水量锐减造成下游村庄居民饮水困难。遆黎明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水利工程服务中心领导高度重视,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联系。在办理好车辆通行证和工作证后,遆黎明联系邓甲明和段红瑞两位同事,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经过更换阀门、清理沿途减压阀、排气阀排气、调试等程序,直到下午5时才完成抢修,恢复供水。在抢修过程中,从供水源头到末梢,管道沿线的各个岗位的巡查人员都参与其中、积极配合,齐心协力确保了供水安全。
在尧都区静态管理期间,为了让每一位用水户和居民都能放心用水,确保供水服务不断档,水卡欠费不停水,尧都区农村供水服务中心水费充值管理人员付雷一直坚守在工作第一线,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为用水户提供上门取卡充值服务,及时有效保障了用水户正常用水。
一场“不打烊”的温暖守护
“备好明天要讲的课、批完孩子们的作业,已是晚上十一点二十三分了,此时家人已酣然入睡,我却无丝毫睡意……走到窗前向外望,对面街上空无一人,万籁俱寂,让已连续静态七日的城市愈加充满安静的气息。看着窗户上自己落寞的影子有些失神,我想念我的校园生活了!”
夜色如墨,街市阒寂。手机屏幕的微光里,临钢小学教育集团三(10)班班主任张红菊在微信上发出这样一条朋友圈。
11月24日凌晨2时左右,她和同事们被手机铃声叫醒——疫情形势严峻,又要实行静态管理了。
临钢小学教育集团校长苗贤凤第一时间在工作群中发出通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全体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有令必达,有令必行!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保护好全校师生;一手抓好线上教学,力争教育教学质量不下滑!”
该集团疫情防控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在落实好个人防疫自我保护、密接情况排查、防疫信息上报的前提下,每天以班组为单位,层层排查上报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及师生共同居住人的健康信息情况。
“确保线上教学质量,就是为防疫做贡献!”这是临钢小学教育集团管理层的共识。教师团队给全校居家学习的孩子送上这样一份线上学习“大礼包”。
科学合理的线上教学时间。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线上教学时间安排遵循生物钟规律,同线下教学基本一致。上午,一、二年级在线时长1小时20分钟;三至六年级在线时长两小时。下午,全体学生在线时长基本约为1小时10分钟。晚上9点半前必须就寝,确保睡眠时间不低于10个小时。
多样的授课方式。各学科老师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根据授课内容采用“微课+适时提问讲解”或直播模式进行线上授课。
线上教学兼顾体育、美育、德育、劳动等课程的实施,课程包括眼保健操、做家务、科学小实验等。每名学生还要坚持课外阅读和居家锻炼,如实记录《阅读存折》《劳动锻炼存折》。组织全校师生集中观看《太空会师》,感受祖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还开设了“新闻播报”视频展示课程,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
线上一分钟,线下无数功。临钢小学教育集团“停课不停学”,坚持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及“五项”管理规定,在送出“大礼包”的同时,实行线上巡查制度,不断改进班级管理方法和线上教学方式,促进线上教学实效螺旋式上升。
“因小学生年龄小、缺乏自律,我们把线上教学的核心聚焦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坚持家校协同发力,加强线上教研,不断创新完善,随时弥补短板。”校长苗贤凤说。
学校校务会成员深入各自包联班级微信群、钉钉群,云端巡查师生线上教学实时状态。每天晚上8点前,教师在班级微信群对上课、作业、两操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反馈;每晚8点,包班领导对当日巡查情况总结反馈;10点以后,教研室汇总反馈,分享亮点,提出不足与建议。
该集团把校本大教研、小教研活动引入线上教育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优化教学设计,持续开展“师带徒”活动,助力在线教学,赋能云端实效。学校还组织全体教师分学科按照时间节点参加了2022年“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山西省第七届“三晋”省级学科育人线上培训。
临钢小学教育集团高效处置、统筹安排,赢得了家长的赞誉。“老师们一遍遍提醒如何打开摄像头,一次次纠正同学坐姿,一言一行不厌其烦皆是为了保证学生上课质量。或清晨,或深夜,上课、巡课、批改作业、家长群的温馨提示……”二(4)班盖钰坤同学的家长对孩子的网课效果很是满意。“他们事无巨细,任劳任怨,将临钢小学教育集团的‘奉献加科学,以高尚人格敬业爱生’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每日新闻播报、线上升旗、小小美食家、体育小达人、阅读小能手等趣味活动,极大地充实了学生居家生活,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对防疫工作者子女和特殊群体送出了别样的关爱,统计了防疫工作者子女和留守儿童的信息。按年级下发名单,要求各科教师在线上课堂给予更多关注,课后以视频或电话方式陪同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12月1日晚,尧都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尧都区关于解除一平垣乡等5个乡镇(街道)静态管理和延长其余区域静态管理的通告》。通告显示,抗疫斗争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指日可待。
也正如张红菊老师们的期盼:“我亲爱的市民啊!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遵守各项疫情防控规定,珍惜美好生活。疫情防控期间,各条战线的防控工作者舍小家保大家,为我们守一方平安,护万家灯火!我们人人以身作则,居家配合,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无声却也有力量!让我们带着爱和希望,静待疫情散去。相信我们重逢时处处欢声笑语、国泰民安……”
青春底色 奋勇担当
认真消杀
小雪时节,尧都大地疫情防控再次由“防”转“战”。在这场较量中,尧都区贾得乡28名大学生村干部第一时间转战防疫一线,用实干和苦干践行着青年干部的铮铮誓言。
11月24日凌晨1点,贾得乡党委一声令下,28名大学生村干部全员回归岗位,3点开始清点分拣防疫物资,6点入村开始紧张的全员核酸采样工作。这是在他们入职仅两个月的时间里第二次被连夜“急召”了。“这一天睡的时间也太短了吧?”“我们这么年轻,跟村民说,人家会听吗?”比起上一次的七嘴八舌,这一次,年轻人的脸上多了一份自信、一份从容。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既然来到乡镇,就要把心安在这里,根扎在这里,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群众的生命健康。”
贾得乡党委、政府把全员核酸采样管条形码的打印任务交给了这些年轻干部,面对新事物、新挑战,大学生村干部侯江、杨林、张蕾等,反复研究尝试,经过通宵工作,完成了全乡5万张条形码的打印、分装任务,保证一线核酸检测顺利进行。
乔亢村是典型的城郊村,外来人口众多,核酸检测量近乎全乡的四分之一,乔亢村大学生村干部张旭东不停地告诉自己,“我们村人口数量最多,必须全力以赴守护好村民!”于是他化身保管员仔细检点物资;化身志愿者引导群众维持核酸采集秩序;化身保安员坚守乔亢大门;化身通讯员传达党委、政府要求;化身广播员利用大喇叭宣传防疫知识。
东亢村大学生村干部亢旭帆,刚刚走出校门就进入工作岗位,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从未退缩。他跟随乡里领取物资的队伍在寒风中排队好几个小时,才把物资领回来,分发物资时鼻血直流,此时此刻也顾不得太多,只是简单处理了一下,便又加入分发物资的队伍。等到分发完毕,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又赶赴下一个“战场”。
“您坐下,我来。”为了解决行动不便人群的核酸检测问题,小苏村大学生村干部贾辰阳主动申请与医护人员一起入户为行动不便的村民提供上门核酸采集服务,扫码、贴管、递棉签、询问需求,身体的疲累在一句句“谢谢”后便一扫而空,更觉己身之责、己身之任沉甸甸的分量。
周家庄村大学生村干部秦佳星无畏风险化身“大白”,全程不停歇地扫码、提醒,面屏因为天冷起雾看不清,手指冻到没有知觉,却从未轻言放弃。
保障群众居家隔离安全的封侯村大学生村干部刘旭澜,站岗到最后的刘泽民、蔺浩田,耐心劝导的邓金琪,背起药桶现场消杀的王鑫……贾得乡的28名大学生村干部,虽稚嫩,但却勇敢地站在了抗疫战场的最前沿,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脚下的这片土地,践行着青春誓言。
图片由尧都区新闻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