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招商再发力 精准对接促发展
李青雁率招商团队外出考察学习、招商引资
霍州市委书记李青雁率团考察招商
临汾新闻网讯 3月17日至20日,霍州市委书记李青雁率招商团队赴浙江省义乌市、杭州市,江苏省昆山市,上海市等地考察学习、招商引资。
3月17日,李青雁一行先后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江基仓储服务有限公司、浙江优尚电热科技有限公司考察。义乌国际商贸城创建于1982年,现拥有营业面积640余万平方米,商位7.5万个,210万个单品,带动210万家中小微企业发展,与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2022年小商品城市场抽样成交额2020.86亿元,初步形成了“买全球货,卖全球货”的国际化格局。考察过程中,李青雁与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就商贸城建设、运营、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3月18日,李青雁一行先后前往杭州市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银江科技等公司实地考察。在杭州市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一行人考察了解了该公司围绕硅、蓝宝石、碳化硅等三大主要半导体材料开发的一系列关键设备、半导体产业、光伏产业和化合物衬底产业智能化工厂解决方案。在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李青雁一行边走边看,详细了解了正泰集团在智慧电力能效及新能源产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与两家企业就电力装备与新能源产业的合作进行了交流。
3月19日,李青雁一行前往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之江实验室等地考察学习,并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就校地合作,做好招才引智工作,如何为霍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赋能进行了交流座谈。在之江实验室,一行人实地考察了计算与数据中心、智能感知研究院等科研现场,详细了解了智能计算数字反应堆、极弱力测量等相关项目最新进展。
3月20日,李青雁在昆山市考察远望谷物联网产业园区后赴山西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举行工作座谈,双方围绕进一步加强合作、发挥霍州市比较优势、精准招商引资等方面工作展开深入交流。山西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负责人表示,将针对霍州交通便利、资源富集、工业基础较好等比较优势,积极对接项目,提供优质信息,争取尽快带长三角企业去霍州考察。
此外,一同考察学习的霍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鹏伟于3月21日先后到湖南西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湘旭鸿商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接考察,并在湖南西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就20万吨高活性钙项目进行深入对接,推动该项目落地建设。在湖南湘旭鸿商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地考察企业运营模式时,任鹏伟听取了该公司百万客户资源数据库介绍,希望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以商招商方式,为霍州市推介引进更多优质企业、合作项目。
今年以来,霍州市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围绕全年招引目标任务,聚焦先进装备制造业、特色农业和文旅康养产业,瞄准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全员全域大抓招商。真心交流、取经求教,真诚洽谈、寻求合作……此次考察学习、招商引资,是霍州“加快转型蹚新路、争先进位勇赶超”的实践之行。
霍州三个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孙宗林)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公布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霍州市3个村落入选,分别是三教乡杜庄村、师庄乡冯南垣村、师庄乡老张湾村。
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所建,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的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传统村落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霍州市素有“中州重镇”之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古迹众多,至今还保存着许多美丽的传统村落。据了解,此前已有退沙街道许村入选第三批,退沙街道退沙村、大张镇贾村、三教乡库拔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截至目前,霍州市的中国传统村落总数达到7个。
六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提出,各地要根据要求,按照“一村一档”建立完善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并于2023年9月底前完成挂牌工作。同时,要求各地指导列入名录的传统村落编制保护利用规划或方案,明确保护范围、重点和要求,提出保护利用传承工作措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或方案内容要简洁、易懂、实用,效果要可感知、可量化、可评价。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霍山景区获授 “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临汾新闻网讯 3月15日至17日,第四届氧吧产业发展大会暨2022年度“中国天然氧吧”媒体推介会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举行。霍州市霍山景区入选2022年度“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名单。会上,霍州市委书记李青雁代表该市接受由中国气象局颁发的“中国天然氧吧”荣誉牌匾,并接受专访。
霍山景区位于霍州东部,由七里峪、陶唐峪、悬泉山、油盆峪、蝴蝶谷等风景区组成。霍山北接恒岳,南达中条,峰高秀毓,气清势雄,最高峰海拔2504.3米,总面积约233.3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积约191.3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81.9%,有216种野生动物资源,800余种植物资源,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康养基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宝库。
“中国天然氧吧”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标志品牌之一。“天然氧吧”指的是负氧离子水平较高、空气质量较好、气候环境优越、设施配套完善,适宜旅游、休闲、养生的地区,本质是对生态气候旅游资源的发掘和价值转化,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践。
年馍“蒸”出幸福路
——记“今日农业”十大新闻人物李巍巍
李巍巍(左)研究年馍制作工艺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3月18日,由今日农业杂志社主办的“今日农业·开春论坛”活动中,霍州霍山年馍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巍巍荣获“2022年度今日农业十大新闻人物”荣誉称号。而就在3月16日“霍州杯”黄河流域九省(区)非遗花馍展演活动中,李巍巍携作品刚刚收获了优秀传承奖和优秀创意奖两项大奖。
正如李巍巍的颁奖词所言,生在霍州、长在霍州的李巍巍,源于对家乡的一种特殊情怀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他立志用自己多年的积蓄来保护、传承花馍文化遗产。在李巍巍看来,作为霍州人,他有责任将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他坦言要让霍州年馍成为家喻户晓的“霍州特产”。
2019年,李巍巍成立了霍州霍山年馍食品公司。此后,公司紧跟霍州市委、市政府“快、准、稳”的步伐,敏锐抓住机遇,2021年线上销售达到 400多万元,线下销售600多万元。为了让自家的产品家喻户晓,他带领公司积极与市场接轨。2021年7月,时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他带领员工积极制作了寿桃花馍参展。2021年9月,迎国庆、庆丰收,参加了山西省农博会。此外,他还携年馍产品带队参加了“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中国非遗博览会”“山西省农博会”等大型展会。
在企业自身努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李巍巍的霍山年馍公司先后与贡天下、美特好超市等商超企业合作。同时,凭借着文旅产业融合、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大好势头,他还与霍州各大旅游景区、全省旅行社、网红打卡基地联合,为的是让消费者更直观、更快捷地感受到霍州年馍独特的艺术魅力。
2022年1月26日,农历小年翌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雪来到霍州市冯南垣村考察调研,亲手制作了如意枣花年馍,当天央视新闻的点击量就达到490万次。霍州年馍在迎来发展契机的同时,迅速成为热销产品,出现“一馍难求”的局面。
霍州市委、市政府紧抓历史机遇,围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制定《霍州年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完善产业链条、拓宽销售渠道、开展品牌化运作等措施,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努力蹚出“霍州年馍”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有了霍州市委、市政府全方位的支持,李巍巍的底气更足了,企业发展的步伐更快更稳,如今霍山年馍食品有限公司由一个小企业变成了当地的龙头企业,一方面带动了霍州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真正让小馍馍变成了致富馍。2022年,李巍巍的公司销售额达1800余万元。
吃水不忘挖井人。本着服务家乡、回报家乡的初衷,李巍巍在创业的同时,也不忘向社会献爱心。他的公司在2020年度和2021年度连续两年被评为“霍州市爱心助学先进单位”。
正是有一批李巍巍这样心有情怀的年馍产业从业者,他们在传统工艺基础上不断研发老酵头,千方百计提高制作工艺和产品质量,努力开拓市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使人们有理由相信“霍州年馍”一定能成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造福一方百姓的“致富馍”“幸福馍”。(安建华)
花馍竞秀 “馍”力霍州
——记“霍州杯”黄河流域九省(区)非遗花馍展演
非遗花馍“争艳”
技艺展示
展演现场
霍山三月花芬芳,汾水岸畔馍飘香。这是一次非遗花馍艺术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黄河流域民俗文化的交流互鉴!
3月16日,“霍州杯”黄河流域九省(区)非遗花馍展演在霍州市举行。来自山西、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自治区)的150余件代表性特色花馍作品参加展演活动。
“花馍”作为最具文化魅力的特色面食,具有“舌尖上的美食、指尖上的艺术、心尖上的情结”之美称。我国花馍制作历史悠久,质朴精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和深厚的民俗内涵,承载着华夏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活动现场,来自黄河流域九省(区)的非遗花馍传承人纷纷展示着各自的手艺,“锦绣天府”“枸杞福娃”“中国梦”“盛世中华”……一组组色彩艳丽、制作精美、寓意美好的花馍作品,引得参观者纷纷鉴赏留影。这边,青海传承人韩祥制作的“青海月饼”,制作时用绿色香豆粉、草红花、姜黄、红曲等天然香料层层包裹,色香味俱全;甘肃传承人石金莲制作的花馍作品“龙凤呈祥”用小麦面粉加入少许食用色素,和成五颜六色的面团,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面塑造型,妙趣十足,生动形象……那边,山西面塑非遗传承人苏栩用面塑的方式塑造的一个个蒲剧戏曲人物造型各异、栩栩如生,令人称奇;新绛面塑传承人支藕叶制作的“玉兔送百财”面塑技艺作品集设计、画艺、捏制、着色等多种技艺于一身,在传统基础上不断突破创新……
花馍竞秀,“馍”力四射。来自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的林荣涛,是“胶东花饽饽”非遗传承人。一身洁白厨师服的他刚刚走下展演舞台格外兴奋:“在山西霍州,我了解到当地的霍州年馍、霍州花馍很有特色。这两天与各地的非遗传承人互相交流、相互学习,收获很多。”
来自运城市万荣县的赵锐,出生于一个花馍世家,如今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说,有幸参加这次非遗花馍展演活动,得以目睹众位前辈精湛的手艺、琳琅满目的面花,“来自各地区特色之间的碰撞与交融,无疑是对花馍艺术的一次推动。相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非遗花馍’将生生不息,开放在指尖、绽放在神州大地。”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乔杰表示,此次由中国烹饪协会、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霍州市委市政府承办的黄河流域九省(区)非遗花馍展演活动,为广大非遗花馍传承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相互交流了解的新途径和新载体。展演活动现场,一批极具地域特色的花馍作品同台“争艳”,全方位呈现了中国面食的非遗故事,将有效促进九省(区)文旅与美食的融合,推动黄河流域面食产业的大发展。
展演现场,最为亮眼的要数霍州的“风调雨顺”组合花馍。据制作方——霍州霍山年馍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巍巍介绍,其中的“风”是由桃花和迎春花造型的花馍组成,寓意春天来了;“调”是由小麦和荷花的花馍形状组成,寓意着夏天,麦子熟了;“雨”是由玉米、谷子、菊花的花馍组成,表示秋天来了;“顺”是由梅花和牡丹花馍组成,寓意冬天来了。这组制作精良、色彩艳丽、细节丰富、寓意“风调雨顺、春夏秋冬、国泰民安”的作品代表了霍州花馍的水准。
霍州花馍是可食用的山西传统民俗工艺品,比起其他地方的花馍,霍州又以年馍最为出名。作为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瑰宝的霍州年馍,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传统老酵头制作工艺,多曲并用,自然兼香,由玉米、糯米、豌豆、黄豆等多种杂粮合理配比,通过传统蒸煮、暴晒等方法混合发酵,与其他单一酵头制作的馍相比,它能最大程度激发谷麦的香气,蒸制出来的年馍色泽更光,口味醇正,嚼劲十足,麦香四溢。如今,霍州年馍经过千年延续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享有“舌尖上的美食、指尖上的艺术、心尖上的情结”之美称,被列为临汾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10月,霍州市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年馍之乡”。
近年来,霍州市大力推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打造以霍州年馍及系列特优产品为代表的“霍嬷嬷”区域公共品牌,以“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思路为统领,培育了一批年馍加工龙头企业,通过规范行业标准,实行一体化营销,全面形成了年馍行业产业化、集群化、标准化的发展态势。目前,该市从事年馍生产加工的工厂、作坊达到120余家,产量突破2000万公斤,销售额达到1.5亿元,创造5000多个就业岗位,霍州年馍已经成为当地人的“致富馍”。
记者 孙宗林
文图除署名外由霍州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