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软环境” 增强发展“硬实力”
——隰县优化营商环境纪实
李俊平、梁少杰带领相关部门调研营商环境、项目建设等工作。
隰县市场主体倍增工作服务小分队送证上门
临汾新闻网讯“企业拿到‘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阶段施工许可证后就开工,给我们节省了很多宝贵的时间。”隰县电商科技服务园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建设负责人郭彦成表示,县相关部门围绕项目所需列出专属审批清单,让企业清楚地掌握怎么办、找谁办、何时办,加快了企业项目施工进度,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开发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他不禁感叹:“不愧是‘金牌保姆式’帮代办政务服务,隰县的投资环境就是好!”
……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今年以来,隰县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打造区域竞争优势的有效抓手,用环境来聚集要素,用内生动力来驱动发展,加快把隰县打造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用务实政策打破难点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让企业在政策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根植之土、市场主体活力之源、地方发展生命之氧。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上来,才能真正把营商环境的‘软实力’转化为推动隰县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隰县县委书记李俊平的话掷地有声。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任务,隰县县委、县政府高位统筹、顶格推进,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组,组建19个工作专班,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的共识在全县上下迅速形成。
“围绕总体目标,要切实从政务服务高效便捷、政策落实积极有效、市场主体实现倍增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隰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梁少杰介绍。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文件精神,研究解决影响营商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隰县相继出台《隰县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隰县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等文件10多个,结合县域实际完善104项任务清单,明确职责任务、工作措施、完成时限,确保各项政策落实落地、见到成效;对获得省级以上“专精特新”“规模以上”企业、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进行股份制改造并融资成功的企业以及青年创业之星、农村电商直播之星等个人给予县级奖励资金……释放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加快发展的强烈信号。一系列真金白银、动真碰硬的政策举措,彰显了隰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为隰县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带来稳健发展的新希望。
优化营商环境关键还在于营造公平法治环境。隰县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强化纪律作风建设的通知》,明确“8个严禁20个决不允许”纪律规定,对受理、办理的涉及营商环境问题进行大起底、大排查。该县聚焦项目投产达效、开展招商引资、市场主体培育等关键环节,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吃拿卡要”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有力推动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让亲清政商关系如一股新风拂面而来。
用创新举措打通堵点
大刀阔斧改革,大张旗鼓创新。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隰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各相关部门连出实招新招。“以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不用跑’,让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就办成事’为目标,全力创优‘三无’‘三可’营商环境。” 隰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梁云云介绍,隰县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开展“金牌保姆式”帮代办政务服务,为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机构配备帮代办员114名,无偿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网上申报、全流程跟踪等保姆式贴心服务,实现业务“快办快批”“一次办好”。
记者在隰县采访时,正好遇见隰县市场主体倍增工作服务小分队在龙泉镇龙泉社区开展上门服务,工作人员将营业执照送到个体户张林平家时,老张高兴地招呼大家吃点水果再走。该县坚持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打好优化服务组合拳,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目前,市场主体突破万户大关,达到10563户,其中个体工商户7718户,企业2845户,千人拥有市场主体达到119户,千人拥有企业达到31.98户,涉税市场主体占比达到43%,市场主体实现量质齐升。
“我是第一次参与审批手续办理,不用往返各个地方各个部门,也不用在窗口排队,有专人手把手带着我弄,很省心就把事情办好了,这速度杠杠的!”隰县电商科技服务园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方办事人员高彩霞感受很深。负责该项目审批对接的隰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建筑许可股股长任景丽表示,面对大型民企和重点项目建设,我们不仅做到压缩办理时限和事项,还专门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开展“领办、专办、代办、一网通办”服务。
在重点项目建设上,隰县专门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开展“领办、专办、代办、一网通办”服务,重大项目、紧急项目由隰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专办,组成专班团队,为项目单位制定审批方案,列出服务清单,开展全周期服务。落实“拿地即开工”改革,加快项目施工,并开展全流程跟踪服务,及时帮助企业疏堵点、解难点,竭尽全力为企业后续发展铺路架桥、排忧解难。力争让企业和群众办事“零障碍”“少跑腿”,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2022年以来帮代办项目150次,召开并联审批会96次,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
“放”得开,还要“管”得住,让违规违法无处遁形,让市场环境天朗气清。隰县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整改4份涉嫌违反公平竞争文件,监管事项覆盖度达78%,保障市场公平秩序;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审理涉企民商事案件136件;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三年共报送监管业务数据95623条,监管行为数据90741条,监管事项覆盖度达78%……全力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商亲清、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企业项目全周期服务,群众事项办理则紧扣放心、就近原则。隰县7个乡镇全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赋权下放乡镇28项政务服务事项,仅2022年乡村两级便民服务机构办理各类事项38000多件;完成乡村两级159个事项的标准化梳理并录入省政务服务网,设置20多个政银合作和自助服务网点,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优化市政接入工程服务,供水、供暖、供电等部门均入驻政务大厅,市政报装实行一表申请……数据无声但有力。改革越向纵深,释放的动能也越大。坚持“放”出活力、“管”出公平和“服”出效率的创新集成套餐可为环境,隰县县域营商环境服务水平和效能持续提升。
用优质服务打开热点
如今在隰县,群众和企业办事就像网购一样方便。走进隰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的大厅,正在“一件事专窗”代办拖拉机行驶证的隰县新型农机有限公司员工李亚南笑着说:“他们会提前告诉我需要的资料,今天我拿过来交到窗口,然后就不用管了,你看我多悠闲,随后人家还会直接送证上门,真方便!”
“作为全省第一批乡村e镇建设试点县,我们在完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目前吸引了千余家企业入驻……”日前,作为乡村e镇的典型代表,隰县梨花街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迎来了全市乡村e镇观摩团。这家5000余平方米的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枢纽作用,承担综合运营孵化基地、网货展示、众创空间等职能,为全县电商提供高水平服务平台和发展载体,同时加快建设高质高效5G网络,提供水、电等全要素服务保障,引导全县梨果、农特产品销售企业入驻,实现电商企业由散到聚,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通过乡村e镇辐射带动,目前全县电商市场主体发展到1388户。
在该中心三层的山西冶格传媒有限公司内,负责人康沛德正在指导员工剪辑视频,作为一名回乡创业青年,他的企业2022年入驻,公司享受到了服务中心提供的基础设施、信息咨询等服务,为企业稳步发展打好基础,让其发挥自身优势把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推介出去。目前隰县梨花街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入驻有一定影响的电商龙头企业28家,同时对注册和引进到乡村e镇的企业以及业绩突出的企业给予奖励,提高进驻企业的创业积极性。
隰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主任郝照亮介绍,隰县在培育市场主体“十大平台”上发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专门建立乡村e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创客孵化中心和物流仓配中心,并向企业提供技术运维、仓储物流、交易追溯、人员培训等服务。通过拓展服务功能,探索建立“公共服务中心+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供应链企业+农户”等增收致富机制,为全县电商产业深度融合、持续发展提供强大辐射带动能力。
走在隰县城区新建路怡泽街上,临时便民经营点色彩艳丽的水果让人目不暇接,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引人注目,浓浓的烟火气成了隰县不断落实市场主体倍增政策的最好见证,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
态度鲜明,举措务实,彰显隰县拓展营商环境的外延和内涵所做出的努力。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持续优化让群众满意、企业家点赞的高质量营商“软环境”,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硬实力”。
记者 刘 静 潘华玲
隰县:突出制度建设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来,隰县纪委监委以制度建设为依托,针对营商环境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为全力优化县域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强化制度出台“硬措施”。隰县纪委监委联合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出台《隰县工程建设项目标前廉政提醒制度》,明确由包联纪检监察机构对招标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标前廉政提醒;督促指导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出台《隰县政务服务热线联席会议制度》,实现热线服务“一键直达”;督促县营商办制定《隰县营商环境“五有套餐”配套办法实施方案》,着力打造“靠制度不靠关系”的营商氛围。
擦亮制度学习“金钥匙”。隰县纪委监委要求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在监督检查前认真“备课”,对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山西省《一枚印章管审批条例》等制度要求,常学常新、常思常进,共同运维制度学习“充电桩”;熟知县纪委监委《关于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强化纪律作风建设的通知》“8个严禁20个决不允许”纪律规定,做实监督功课,练好执纪“基本功”。
彰显制度执行“生命力”。隰县纪委监委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务求廉政提醒到位、刚性措施落实到位,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近日,组织对2022年7月以来政府热线反映涉及营商环境领域比较集中的25件问题进行“回头看”,检视问题整改成效;联合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对制度出台以来首批进入招投标阶段的县交通局农村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廉政提醒,开展集体廉政谈话,由包联派驻组主要负责同志与县交通运输局全体班子成员分别签订招标廉政责任书,做实事前监督。
隰县纪委监委通过坚决打通政策执行“最后一公里”,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打好廉洁工程“预防针”“组合拳”,亮出纪检态度,展现纪检作为,为推动隰县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提供坚强纪律保证。(任 杰)
在深度融合中助推乡村振兴
——隰县乡村e镇建设侧记
走进隰县梨花街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一楼大厅,你可以看到:众所周知的玉露香梨果产品、样式繁多的手工文创、多种多样的农副产品、活灵活现的花样面塑等特色产品。它们整齐列队,向来访者展示着独特的魅力。在日前召开的全市乡村e镇建设现场推进会期间,与会者参观了该中心,并对隰县乡村e镇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给予了肯定。
在推进乡村e镇建设中,隰县围绕数字乡村展示中心,着力打造一个旨在全方位展示隰县数字乡村生态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电商科技服务园建设项目,打造一个集会展、交易、中介、产品检测、产品设计、产品包装、人才服务等于一体,促进全县玉露香梨产业和电商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平台;梨花街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打造一个具有为电商产业发展统筹生产、加工、包装、设计、展示、体验、营销、策划、金融服务、培训会展和直播,以及为电商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运营公司等主体提供市场开拓、资源对接、业务指导等服务的功能型平台;梨花街乡村e镇建设:打造一个核心区域,积极推动提升电商配套服务,深度融合电子商务,健全完善一套能带动全县以梨果产业为主导的电商产业发展新模式,闯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记者走进隰县梨花街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在一层看到线下陈列展示厅、电商大数据展示屏;步入第二层看到了为入驻供应链企业提供的办公场所;走到三层看到为企业办理相关手续的职能部门;来到四层看到入驻企业的会议室和讨论交流场所;在六层、七层还看到了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休息、便餐、休闲健身的场地。在这里,入驻的企业可以随时查看相关信息和数据;可以足不出户办理相关手续、缴纳税费;可以享受到技术支持、信息服务、营销推广、管理咨询及其他咨询服务;可以时不时欢聚一堂,互相交流信息和经验……
隰县希礼盛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人李安民介绍,自去年入驻后,隰县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许多服务,办事更为方便快捷,而且还能获取更多的实用信息,开阔了眼界。现在,公司销售的不仅有玉露香梨,还新增了海南沙地哈密瓜、四川脐橙等农产品,路子越来越宽,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来越好。
现在,公共服务中心不仅增强了企业入驻意愿,而且提高了企业的向心力,实现了电商企业由散到聚的质的转变,使得聚集效应、规模效应更为明显。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隰县以“扩增量、蓄力量、提质量”为目标,通过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青年和部分个体经营户“触网”;积极培育农村电商经营主体,组建隰县电商人才储备库,储备一批本地优质网红主播;制定隰县电商“星”评选制度,给予奖励;引进电商培训专业团队,组建电商培训学院,利用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平台,对已在从事电商业务活动的涉农企业、种养大户、营销大户等人员,开展网店运营、产品包装、直播带货等技能培训;组织电商企业外出考察学习……
今年29岁的返乡创业青年康沛德,去年和弟弟一起创办了山西冶格传媒有限公司。他说:“我是土生土长的隰县人,大学毕业后,在浙江义乌做电商工作,听亲戚朋友说我们隰县要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知道此消息后,我第一时间通知了在浙江附近打工的弟弟一起回乡创业,于是兄弟齐上阵,现如今公司共6个人,大家有做直播工作,有做专业拍摄工作,还有做后期制做工作的……隰县县委、县政府给大家提供这么好的创业机会,我们会抓住此次机会,回馈家乡,回报社会。”
隰县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着力打造聚才“新高地”,实现人才密度由低到高的转变,使得洼地效应、支撑效应更为凸显。
同时,隰县在乡村e镇建设中以做强做精为目标,以主导产业和区域品牌为核心,着力构建“产业+电商+配套”可持续发展的电商生态体系。就此,隰县积极对接省内外优势电商产业和市场优质资源,建立和完善乡村e镇电商产业链供应链;引进本地大型企业下沉供应链试点企业;引进和培育有一定影响电商龙头企业;鼓励在国内有影响的电商平台建立产品特色馆;开展金融扶持,提供优惠金融服务;培育和引进有影响的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与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速卖通等第三方平台建立对接;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孵化)基地和服务中心,培训跨境电商;打造和做强当地区域公用品牌;建立线上及线下宣传矩阵;建立乡村e镇物流配送中心……隰县乡村e镇建设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
截至目前,隰县乡村e镇入驻企业已达2815家,22家企业参与的供应链联盟,建立“公共服务中心+产业园区、合作社、供应链企业+农户”产品供销模式,保证源头供应、缩短等待周期。目前已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建立了长效稳定的电商产品供应销售渠道。其中,广鑫农贸去年就实现出口20万美元。隰县还不断优化完善县乡村三级共配方案,为畅通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打通双向流通渠道。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斗。我们相信,隰县县委、县政府一定会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踏实的作风、务实的举措推动乡村e镇建设,产业发展定会取得新的成就,乡村振兴定会展现新的气象!
记者 刘 静 潘华玲
芍药花开 美景如画
隰县黄土镇黄土村于5月20日至6月1日举办“芍药采摘节”活动,在黄土村农光互补基地的百亩芍药园,一株株芍药花饱满艳丽,竞相开放,迎风摇曳,花香扑鼻,令人陶醉。只见蓝色光伏板和花朵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形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亚 明 卫姝洋 摄影报道
图片除署名外由隰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