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晋作”顺势而上
——从晋作家具传承创新管窥专业镇建设
2023首届山西(襄汾)“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博览会在太原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晋作”家具精品展示
手雕师傅现场雕刻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晋作”家具赢得市场
孟夏时节,万物繁盛。
6月18日,2023首届山西(襄汾)“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博览会在太原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展厅内,“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代表企业之一,唐韵古典木业有限公司的手雕展台前,围满了宾客,手雕师傅李夏平手握刻刀,游走在板材之上的刀刃,将一朵莲花雕刻得栩栩如生,宾客在惊叹手雕工艺的同时,对“晋作古典家具”的独运匠心给予由衷赞叹。
襄汾的晋作家具,风华长存,经久不衰。有以唐人居、晋源古韵、唐韵为代表的30多家规模较大的制作企业和726家市场主体,有能工巧匠等关联从业人员1.3万余人,产品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出口北美、西欧等地,并入驻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等重要场所。
近年来,山西省支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临汾市专业镇2023年行动计划,都将专业镇作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借东风乘势而上。襄汾县大力打造晋作家具专业镇,规划建设晋作家具博物馆、晋作建筑体验馆、手工艺“大师工作室”等场馆,为晋作古典家具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一“镇”带一方,一方促全盘。
当下,从省市到县乡,都在积极为“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发展方向对了,致富良方有了。近日,记者一行走进“晋作古典家具”代表企业,看它如何释放传统新动能,勇立新时代潮头。
低头干到昂首行
步入山西古典家具博物馆,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表里如一”。
记者一行来到了襄汾县南贾镇东牛村,襄汾唐人居古典家居文化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唐人居)的门楼映入眼帘。入口处牌匾甚多,“山西古典家具博物馆”“临汾市研学旅行协会交易基地”的牌匾格外醒目,记者不禁自问,“古典家具怎么做成了博物馆?家具生产基地也能成为研学基地吗?”
跟随唐人居销售员杨红霞,记者走进家具博物馆,刚进门就看到了几件原木,每件原木清楚地标明了产地和名称,“不造假、不作假是我们的生产原则,每一件产品,如果选材是金丝楠木,那它从内到外的用材都只会是金丝楠木。”说话间,杨红霞打开了一旁的衣柜,在衣柜内部又打开两个抽屉,用事实证明“表里如一”。
一件件造型醇厚、结构严谨的古典家具,在家具博物馆里稳坐如山,品种多、样式全的基础上,还兼具了产品的收藏性,唐人居创始人曹运建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说,“之所以能被称为家具博物馆,不仅是因为我们的古典家具的品质,还因为我们的馆内以展示晋作家具文化和晋派建筑文化为主题,填补了我省晋作家具、晋派建筑收藏展示的空白,对挖掘、保护、弘扬山西文化有重要意义。”
山西式样的家具被称为“晋作”家具,与苏作、京作、广作并称为中国四大家具流派。晋作家具源于秦汉,宋元时趋于成熟,明中期达到鼎盛,一直延续到清末。
走出博物馆,穿过一片竹林,遇见了“非遗大师工作室”,一出一进十分梦幻,像是徜徉于历史文脉中,让人陶醉其中。刘七面人坊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捏面人传承人刘七正在制作十二生肖,面团经过捏、搓、揉、挑等技法,被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动物模样;藤编工作室内,编织工将藤条巧妙穿插为座椅制作坐垫。柱器坊、碑拓坊、扎染室……每间大师工作室都用实力讲述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唐人居还打造了文创臻品馆、晋作家具展览馆、明清建筑体验区、乡村记忆砖瓦长廊体验区和百亩竹园体验区,从单一的古典家具制作企业发展到集古典家居文化展示、旅游休闲、研学体验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文旅融合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链条做长、产品做精、市场做宽,作为襄汾县晋作古典家具行业的老大哥,唐人居也代表着襄汾古典家具的行业精神内核:用质量赢得客户口碑,用诚信赢得市场前景。
6月初,“爱临汾 赢未来”临汾摄影采访团下基层进农村走进襄汾唐人居,老院子里老砖雕、老木雕让人应接不暇,众人赞叹老物件精美的同时,也为它们散发的新活力喝彩。而这一件件老物件,是曹运建几十年来花费大量心血收藏而来的。
像曹运建一样,30多年来,襄汾县晋作古典家具企业大多走了从收藏散落在民间的明清家具到继承晋作家具制作技艺,从修理明清家具到仿制明清家具,再到以珍贵木料为原料制作家具,不断挖掘、传承、创新晋作家具的历史传统和制作工艺。
唐韵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全科认为,先前的收藏和修理阶段为“低头干”阶段,“低着头一股脑地干,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培养了我们对古典家具质量的火眼金睛,弊就是没有长远的发展模式。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了长远的发展目标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时旺到一直旺
2017年9月初,首届布拉格中欧国际双年展在布拉格开幕,其中“丁村艺术史”首次进入国际的双年展,曹运建带着画册,将晋作古典家具中的清式推向世界舞台,外国友人纷纷赞叹中国家具的精美和用心。
2018年,晋源古韵作为故宫家具承制单位,先后为故宫建福宫、文华殿、石鼓馆制作了明式家具,展现出东方的质朴素雅韵味。
2019年,襄汾县转玲建筑修缮服务有限公司,为太原天龙山建设了仿古建筑……
从古典家具制作到古建筑修缮,再到铁艺艺术品制作,围绕着襄汾独特的传统文化气质,襄汾县作古仿古行业在各自领域“单打独斗”起来都是一把好刷子。随着各行业高质量发展号角的吹响,襄汾县将产业集群、盘活资源的目标与发展特色传统产业的想法相结合,于2021年9月29日,成立了襄汾县古典家具协会,唐人居的曹运建被推选为会长。
目前,该协会吸收了32个单位会员,44个个人会员。“互相补台,大家伙儿就都高了。”在曹运建看来,协会的成立给予家具企业一个产业集聚、抱团取暖、共商发展的良好平台,“协会将制定行业中长期规划、行业标准,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整个行业规范发展,共同叫响‘晋作家具’品牌。”
如果说成立协会,襄汾县古典家具行业有了统一的组织机构,协会成员有了“娘家”,实现了资源整合,优势共享,那2023年专业镇建设则让襄汾古典家具有了政策支撑,赶上了乘势而上、扬帆远航的绝好机遇。
2023年以来,专业镇重磅利好政策接踵而至:
6月28日,在大同市开幕的首届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上,省委书记蓝佛安阐述了专业镇为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期待专业镇在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省委、省政府把专业镇打造成转型发展重要引擎的工作部署,充分挖掘全市县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历史传统优势,首批确定10个市级专业镇、多个储备专业镇,形成梯次培育架构,强力推进专业镇工作扎实开展,首批确定10个市级专业镇中,襄汾晋作古典家具身居首位。
为期7天的襄汾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博览会,在展览晋作家具产品的同时,还邀请专家学者介绍晋作古典家具传统文化,开展《晋情消费品质生活》晋作古典家具推介线上直播、家具制作非遗技艺直播、直播带货等活动;
首届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上,部分驻华使节、国 (境) 外合作伙伴,国家、省、市各级专家学者和全省各市92个专业镇的企业和专业人士齐聚古都大同,共襄发展盛宴。本次博览会上,襄汾县选取各自有代表性的精品家具参展,让襄汾县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在省级这个平台上亮了相,既宣传了襄汾县专业镇的发展,又展示了专业镇企业的精品力作,为打造省级专业镇起到了宣传展示的效果。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特色专业镇工作部署,襄汾县从历史传承厚重、产品特色突出、产业相对集中、规模相对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就业带动性强六个方面挖掘潜能,梯次培育发展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度高、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高、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品牌优势突出、就业富民拉动效应明显的“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专业镇的发展让晋作古典家具制作技艺得到高质量的传承和保护,更促使其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襄汾县工信局局长田剑说:“专业镇的建设就像是给我们襄汾晋作古典家具打一剂强心针,在明确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要做的就是做精美上品、传古今文化,让襄汾晋作古典家具的初心、匠心代代相传。”
专业镇到大舞台
唐韵古典木业有限公司木工车间里,木工董石柱正在开榫卯,董石柱在榫槽端上划出槽口的边线和深度线,然后把榫头和榫槽进行直角组装切割。10年前,董石柱外出北上打工,后来,回家来到唐韵木业做木工,一做就是10年。10年间,董石柱也从学徒成长为师傅,练就了“我的眼睛就是尺”的火眼金睛,“晋作家具不用一钉一铁,榫卯相嵌之间,家具牢不可破,这可都是真功夫。”
榫卯之间,岁月流转。令董石柱信心倍增的不仅是日益增长的专业技能水平,还有晋作家具的广阔前景带来的工作底气和干劲,“人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可一点都不假。现如今,在家门口就有工作,收入可观,还能收获尊重,谁还想往外跑?”
襄汾县转玲建筑修缮服务有限公司办公楼匠心独运,古建筑外观让人看上一眼就难以忘怀。“以前觉得我们这个专业不好找工作,实习后才发现在这里大有可为。”利用暑期来此实习的王有康是山西农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大三年级学生,“我虽然不是本地人,但是在这里的实习让我看到了襄汾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有那份精益求精的匠心,老板杨万里也惜才爱才,让我毕业后就来上班,这样的公司谁都抢着来。”
目前,襄汾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有39家古典家具制作企业、26家晋作家具行业民间作坊,相关服务企业上百家,汇集了业内专家、设计团队、能工巧匠、营销精英,从业人员上万人。2022年产值达6.2亿元,2023年朝着10亿元产值目标努力。
为进一步推进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发展壮大,襄汾县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的襄汾县特色专业镇发展领导组,同时,对标省级专业镇遴选标准,成立工作专班,高位推动、高频调度、高点谋划;与此同时,开展地域文化赋能行动、政策供给优化行动、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公共品牌建设行动、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精细分工推动产业升级行动、专业人才培养行动、拓展两个市场行动、“三品”建设固本行动、建链补链强链行动十项重点工作,不断助力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向省级迈进。
一波波政策红利正在加快襄汾晋作古典家具发展步伐,在县委书记刘春林看来,“小富即安不是富,乘着专业镇建设的东风,我们的目标是增强做强做优雄心,完成传统资源的当代转换,释放传统文化特有的魅力。”
位于汾城镇西中黄村的晋源古韵生产基地,每天都会有顾客慕名而来。张启瑞说:“专业镇为我们提供了‘前店后厂’的便利,顾客在展区没看过瘾就来厂里,我们的销售也能带大家好好认识一下晋作家具。”
这里生产的古典家具以明式家具为主,简约至美、不凡于心。
在厂区展厅,可以看到传统风韵的明式家具,但也有既传承古典风格又融合现代审美元素的产品,但不论哪类产品,都有越来越多的受众喜欢。
张启瑞说:“传统文化是一项瑰宝,值得我们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襄汾县委副书记、县长杜斌认为,在当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交流、碰撞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积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时代价值,晋作家具专业镇建设就是一个契合点,让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相承接,从而不断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
弄潮儿向涛头立。逐浪而行的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正从传统优势产业中寻找转型突破口。
盛夏的阳光肆意洒在唐人居的古建里,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的相关企业、襄汾县委县政府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发展,字里行间只透露出一个目标:打造全县古典家居行业企业和个体合作共赢、优势互补、联手发展的大好平台,积极促进晋作古典家具专业镇发展,进而推动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探索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有效路径。
透过阳光,唐人居里的竹子长势喜人,青翠欲滴的竹叶使足了劲儿探出身子。绿叶点缀处,新生绽放。
山西家具看“晋作”,“晋作”家具看襄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作为中国四大家具流派之一的“晋作”家具,根植厚重历史,融合民族艺术,历经千年洗礼,已经成为凝聚着中华文明人文思想与精神智慧的艺术瑰宝。
近年来,襄汾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挖掘、传承、创新“晋作”家具的历史传统和制作工艺,创新设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创新理念赋予家具时代精神,通过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晋作”家具中的运用,鼓励全县企业家用质量赢得客户,用诚信赢得市场,全县“晋作”家具专业镇建设蓬勃发展、方兴未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文旅融合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为挖掘、保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一步,襄汾将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借助全省、全市专业镇发展强劲东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产业促转型,全力以赴谋“镇”兴,进一步传承中国古典文化艺术,大力发展“晋作”家具专业镇建设,推动“晋作”家具和文化走出山西、走向全国。
记者 田青松 刘静
图片由襄汾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