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叫响“山水霍州 熨帖之州”旅游品牌,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霍州市以文旅为媒、以文艺为体、以文化为底,日前通过12场线下竞演和为期一周的线上短视频投票,举办了“山水霍州 熨帖之州”全域旅游电视网络推介竞演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中,线上短视频投票访问量达到260余万次,累计投票840余万。
今年以来,霍州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临汾市委“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部署要求,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全力打造集休闲、度假、康养、研学为一体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如今,霍州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已经通过初审验收,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持续向好。
接下来,霍州市将着力完善“3+10+N”全域旅游总体谋划,重点打造一山一署一垣,持续强化“中镇霍山·华夏州署”“山水霍州 熨帖之州”文旅品牌建设,发挥文旅产业作为消费新蓝海、增长新动力作用,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打造品牌特色,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文旅与康养融合,加快把文旅康养产业打造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北环路街道
北环路街道作为霍州曾经的旱码头,位于市区北侧,下辖5个社区1个行政村,区位优势明显、人流物流密集、城市建设繁华、人文底蕴深厚。今天,带着“熨帖”的文旅资源和文旅服务,3.1万北环人民诚挚地向您发出邀请:来北环,让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城北福地 乐享北环
永合公园
休闲放松的北环,这里吃住购娱品类齐全。北环路沿线商铺林立,餐饮品类众多,商超布局合理,住宿和娱乐有多元选择。每当华灯初上,魅力夜色点燃一座城的热情,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置身其中可感受人间烟火,尽享热闹繁华。
景色宜人的北环,这里都市田园醉美乡愁。美丽乡村示范村沟口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田园篱笆、风车轻转,是集休闲、康养、农家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永合公园作为霍州最大的城市综合性公园,绿树成荫、曲径通幽,有众多运动场地,有多种水果采摘,有动物园和游乐场,无需去远方,美景与诗就在眼前。
底蕴深厚的北环,抚今追昔忆峥嵘,“霍州会议”旧址,见证着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光辉岁月;长江支队霍州纪念园,定格历史瞬间,传承无畏精神;色织厂旧址,留住了一个时代发展的工业记忆;省级非遗老粗布的传承创新,尽显北环人的勤劳质朴、兼容并包。
宜居宜业的北环,这里城街绽放活力无限。这里是一方充满活力的发展热土,北环路、工业路横贯东西,南同蒲铁路、旧108线纵贯南北,距离大运高速入口仅5公里,距离一级公路仅1公里。境内公路、铁路交通网发达,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人流物流和中小企业密集,工业用地和闲置厂房储备较多,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建设繁华,生活条件便利,教育资源丰富,发展态势强劲,是您施展才干、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
城北福地,乐享北环。游在霍州,悠哉北环。比烟火更璀璨的是笑脸,比美食更火辣的是热情。世间的一切美好定与您环环相扣,北环等着您!
师庄乡
师庄乡位于霍州市西北部,距城区7公里,玉霍线自南向北穿行而过,东连三教,西邻退沙,北接灵石,素有霍州“北大门”之称,厚重的人文历史从古至今,全在这条道路上得以建立起超时空链接。
千年古道 焕彩师庄
红色教育基地冯南垣
在师庄,您可以寻一次古色古香的古驿文化之行。
著名作家白落梅说过一段话:“在这喧嚣的凡尘,我们都需要有适合自己的地方,用来安放灵魂。也许是一座安静宅院,也许是一段温馨时光,也许就如今日一次古道探秘之行。”
这里,有以古道为线,串起的“五古”文化明珠:古道、古树、古刹、古建筑和古烽火台。
您可远观烽火台,品长城文化,还可漫步古驿道,听鸟语虫鸣。
您可游学古禅寺,了悟身心灵,还可树下忆乡愁,拾儿时记忆。
徒步健身、寻古探幽,看山玩水、听风观云。
这里,是孩子们“趣”研学的优质基地,是驴友们“趣”徒步的世外桃源,更是您避暑纳凉的自然好“趣”处。
在师庄,您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红色文化之旅。
位于霍州市城北13公里处的冯南垣村,是师庄乡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天气晴朗时,从该村塬上的制高点,可以清晰地眺望到中镇霍山山脉。
走进师庄、来到冯南垣,沿着总书记走过的路,感受乡村变迁,这一路的风景都会令您感慨和感动!
眺望制高点,您可以一睹黄土高原风貌,感受黄土风情魅力。
走在花果街,远处照壁上“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12个白底红字十分显眼。这是领袖深恩厚爱下全村人的精神面貌,更是村民们对今后生活的美好憧憬。
步入3号院,您可聆听师红兵老人为您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讲述村里家里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您可以深切感悟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感受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来到初心小院,这里展示的珍贵档案和影像资料,无不记录着百年霍州的历史沧桑、变迁发展;在这里我们可以同唱一首红歌,共忆一段峥嵘岁月。
走进初心讲堂,这是一座两层新中国风建筑,可同时容纳200人聆听报告、接受教育。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红色品牌优势,精心挖掘课程资源,倾心打造了“牢记领袖嘱托·凝聚奋进力量”“冯南垣灾后重建与乡村振兴”两个精品课程,着力将冯南垣打造成集党性教育、红色研学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
如果,这些还不够。在师庄,您还可以赴一场自在自然的乡野田园之约。
在这里,有知青大院、乡村记忆馆可追忆旧时光,还有方言墙和农民大舞台可打卡观演。
在这里,您可以带着孩子体验手工割麦、打麦、钻麦垛,采摘长在藤蔓上的彩虹西瓜和甜到心坎儿里的星甜甜瓜,还有不同风味的圣女果。
在这里,品一道驿道农家美味,住一宿乡野山林民宿,做一个“如意”“登高”花馍,沉浸在这古朴而又不失气派的小山村里。千年古道,焕彩师庄,等您来!
辛置镇
一泓泉水——出露于郭庄村的郭庄泉,滋养着千年中镇霍山,托举着雄浑浩荡的万古汾河;一位名家——梁衡先生,出生于下马洼村,我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和散文大家;一扇崖刻——历经700年雕琢而成的郭庄千佛崖,是临汾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座小站——辛置车站旧址,南同蒲铁路仅存的旧站舍之一,妥妥勾起人们的民国记忆……
走进辛置,您能体会到水之灵动,尽览秀美风光;走进辛置,您能领略到厚重历史,领悟人文风情;走进辛置,您能感受到乡村振兴,共享文旅盛宴……
千年守望 驻站辛置
辛置车站旧址
辛置,是留住乡愁的沃土。
找回记忆,找到乡愁。近年来,辛置镇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尤其是梁衡先生的名人效应,着力挖掘乡愁里的文化,留住有文化的乡愁。将梁衡先生旧居修葺一新,建成了梁衡文化园,成立了梁衡文化研究院,将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地方文化、名人文化有机融合,把文化元素融入自然景观,大大提升了辛置镇文旅资源的吸引力和品位层次。
辛置,是历史积淀的厚土。
郭庄村千佛崖,西邻汾河,背靠大运公路。从唐长庆二年至明正德五年漫长的700年间,民间雕刻家们一凿一斧,在总面积640余平方米的崖面上雕刻了大小佛像1000余尊。其中最大的一尊佛像高5.5米,造型端庄丰润、线条清晰,充分体现了唐代追求丰满圆润的艺术风格。其余小佛像或坐或立,神态慈祥,栩栩如生,以形写神,神形兼备。
“儒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今同”。段庄三教庙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始建于明朝,2018年5月维修竣工,开始接待游客。三教庙地形独特,规模宏大,庙内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大殿、古戏台等建筑和参天古柏古槐,是十里八乡少有的规模较大的庙宇。
“魁星”是中国民间主宰文章的神,在古代学子心目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辛置魁星楼始建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比例适中,构图优美,古朴典雅,登高远望,可俯视辛置全貌,寓意着脚下的这一片土地文风昌盛。
苏式风格的辛置车站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是南同蒲铁路线上仅存的旧车站之一。辛置镇坚持“老味道+新形象”“记忆+活力”,以修旧如旧的设计手法,对老建筑进行修葺加固,搭建观景平台,新铺慢道,设置灯光秀。人们徜徉站台、新婚旅拍、旗袍走秀、网红打卡,既能勾起儿时记忆,又能体验现代生活。
辛置,是厚积薄发的热土。
辛置镇是霍州市的“南大门”,总面积46.6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人口近8万。辖区内有霍州煤电集团辛置煤矿、丰峪煤业、霍州发电厂等省地营企业,是霍州市的农业大镇、经济强镇、工业重镇。
近年来,在霍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辛置镇紧紧围绕“1135”发展思路,紧跟时代步伐,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了北部发展农业、中部发展商业、南部发展工业的“三驾马车”经济发展理念。全镇16个村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使这方古老的沃土又焕发了勃勃生机,奏响了新时代强村富民发展进行曲。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辛置镇将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走在前、作表率!
南环路街道
霍州市南环路街道位于霍州城南,依山傍水,交通便利。下辖7个村和2个社区,既有传统历史文化积淀,又具有现代城镇发展风貌。
雁塔迎薰 白壁南环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塔烈士陵园
南环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古迹众多。明清遗址霍州书院原占地3500平方米,由西向东原有启秀门、大成殿、文峰塔等建筑,目前仅存有明代嘉靖年间所建文峰塔一座。霍州书院是明清文人墨客集会、诵诗、作赋的重要场所,书院文化数百年传承,其影响润古泽今。
有文还有武,南环不仅有明清书院,还有隋唐战场。白壁关古战场遗址位于南山峡谷之中,东望中镇霍山之巍峨,西滨九曲汾河之澜波,南入深峡以通西京,北抵邑城直达幽并。
相传,秦王李世民曾在此大战刘武周部将宋金刚,“三鞭换两锏”,收服尉迟恭,留下了千古佳话。如今,关口门洞尚在,驿道车痕犹存;停步驿道,依稀可闻战鼓隆隆、马嘶龙吟;冥思山头,遥想当年金戈狼烟,雄师攻关。
2022年,中国长城研究院专家在霍州调研考证时发现以白壁关古驿道向南延伸有壕堑长城十余公里,有14座烽燧遗存。这些发现,为南环古迹的复原修缮,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佐证。
青山埋忠骨,翠柏缅英魂。位于南山西顶的南塔烈士陵园长眠着133名革命先烈。巍然耸立的纪念碑,讲述着他们的英雄史,昭示着后人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南塔烈士陵园,埋葬着在解放霍县城战役、大沟战役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第四批国防教育基地。
革命精神代代传、红色影院美名扬。在南山脚下的红色放映厅,是在各部门的支持下,由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何林明筹建的。放映厅作为开展红色研学、进行思想交流的平台,先后被确定为霍州市党史学习教育“50+”教学点和“清廉霍州研学点”。
南环的美食是融入霍州美食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蒸排骨、刀削面、狗舌头等都是妥妥的霍州风味。另外,还有一道美食,在霍州特别有名气,那就是苦荞碗托。苦荞碗托,采用的原材料就是苦荞麦。精选的苦荞麦经过磨粉、烫面、熬煮、搅拌、成型等流程,就能成为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霍州苦荞碗托色鲜、味美、筋道,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清火、养颜等功效,已经成为吃在霍州的一道必点美食。
南山犹如屏风,涧河宛若玉带,山水相依,护佑着古老美丽的霍州城。山水霍州·熨帖之州,文昌古驿、南环魅力。热情欢迎您来霍州、到南环,沐浴古风、品味佳肴、游览观光、共筑未来!
鼓楼街道
山西霍州,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自古被誉为中州重镇、河东屏障。家乡鼓楼,地处霍州市中心位置,总面积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万人,辖区包括前进、文庙、西街、滨河和永安五个城市社区,历来是霍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区位优越,经济强劲。近年来,鼓楼街道办事处围绕文旅融合高质量创新发展,科学谋划,久久为功,描绘出了全域旅游恢宏画卷。
州畿首善 品质鼓楼
霍州鼓楼
厚重鼓楼。回望过去,唐尧文明在这里贯穿古今,生生不息,一座州级署衙威仪严谨,历经700年风雨向世人讲述着文明演变;穿越时空,沧海桑田在这里悄然划过,烙印深深,明代鼓楼飞檐高挑,像一位智者慈祥目视着黎民百姓的欢乐悲喜。祝圣寺、火星庙,还有那金声玉振、铿锵悦耳的三弦书,古拙可爱、巧夺天工的民间剪纸,惟妙惟肖、形态多变的霍州泥塑,黄河文明绚丽多彩的壮阔画卷,悠悠古霍闪光璀璨的历史积淀,岁月的沧桑与厚重扑面而来,瞬间会让你进入充满温情、溢满烟火的尘封往事和美好回忆中。
多彩鼓楼。文旅推介展示中,“品质鼓楼、逐梦远航”为主题的文艺汇演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文旅商贸推介时,“游州署、逛鼓楼、品美食、鉴文化”系列活动备受关注,效果喜人。荟萃古霍文化、非遗艺术、美食特产和民俗展演于一体的州里街,非遗文化馆内老粗布、剪纸、刺绣、霍州窑瓷器琳琅满目,叹为观止;特色小吃店里,饸饹、饼子、豆腐、碗托、油茶色香味俱全,回味悠长。州里街,已经成为鼓楼文旅融合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地标和知名网红旅游打卡地。精心打造的苌楚学园,陶瓷功勋展厅红色教育阵地,从历史和现代的维度,把鼓楼充满奋斗和不屈的精神向慕名而来的游客娓娓道来,发出“我是谁,为了谁”的心灵叩问。
好客鼓楼。随处可见的游览标牌,设施完备的旅游停泊场,细致周到的游览服务,是鼓楼文明和谐的热情体现;历经岁月的剥蚀但依旧富有生机的民居民房,展示着鼓楼“靓城提质”的良苦用心。“美丽庭院”幽静雅致、“文明家庭”家风传承,市井人家、寻常巷陌,处处是文化,步步有惊喜。晨光里,夕阳下,徜徉在东西大街的深深古巷,听欢声笑语,抚岁月封印,您躁动的心定会归于宁静和安详。鼓楼,正在依托优势资源,形成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商旅融合等多业态齐头并进的良好氛围,让您品味“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的精致体验。
活力鼓楼。香江城购物广场,位于霍州市老城区中心地带,是最大的商业综合体。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霍州署隔街相望,喧嚣的城市演绎着霍州人繁衍生息的故事。步入广场,购物环境舒适宜人,咨询服务热情周到,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能够满足您的购物需求,更有美味餐厅和巨幕影院,细致呵护着您的消费体验。
隐入繁华的鼓楼地下商业街,商品多样,价格合理,无论您是想购物,或是想溜达,还是想在喧嚣中寻得一丝清凉,这里统统能满足您!
这就是鼓楼,一个通达四方的枢纽街办、一个亘古悠长的人文街办、一个风光旖旎的宜居街办、一个魅力四射的旅游街办。富裕之城、数字之城、文化之城、绿色之城、幸福之城!熨帖霍州、品质鼓楼欢迎您!
白龙镇
白龙镇位于霍州市城区西郊,霍侯一级路纵贯南北,霍永高速连接东西,交通便利,人杰地灵。全镇下辖10个行政村,现有常住人口7585户19560人。白龙镇有2600年前的霍国遗址,是霍姓人魂牵梦绕的宗祖源头,也是北方民窑——霍州窑的藏宝之地。“南寻景德·北访霍窑”,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尘埃,走进白龙。
鼓乡瓷都 古霍白龙
霍州窑遗址
天下霍姓出白龙。早在西周时期,周武王大败商纣,统建周朝,犒赏群臣,封其八弟、叔处于霍,设立霍国,建都白龙镇陈村。霍君后人以国名“霍”为姓,始创霍姓,如今的广东霍氏、甘肃霍氏、山东霍氏乃至全国霍姓均起源于白龙、陈村。1996年发掘出的唐朝“霍叔公碑”,如今静静地伫立在霍州署衙内,无声地诉说着白龙悠久的历史。
霍窑白瓷传千古。霍窑是中国瓷器北方民窑的代表,有墙头片片的匣钵和地下无尽的宝藏。以“清、脆、白”著名的霍窑白瓷在泥与火的淬炼中诞生,跨过长江,越过大洋,呈进了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百年的古槐古院默默守护着这方沃土,宋代泥碾池、金代作坊窑、明代窑炉、玉皇庙历久弥新,盛装迎接八方宾客。
威风锣鼓震八方。白龙威风锣鼓流传千年,鼓声阵阵,春雷滚动,万马奔腾,气壮山河。勤劳勇敢的白龙人,打着雄壮的锣鼓走进了全国第一届农民运动会,走进了央视元宵晚会,走进了香港回归庆典,走近了黄河壶口瀑布,走进了千万对新人的婚礼,走进了村社、企业、机关、学校。白龙锣鼓就像一颗颗醒雷,激昂了国人,鼓舞了士气,打出了华夏儿女豪情满怀、旗开得胜的洋洋喜气。这里还有以鼓为屏、精心绘制的千年鼓,赏心悦目,精美绝伦,让您不虚此行,满载而归。
特色美食飨游客。白龙镇有漫山遍野的玉露香梨,皮薄多汁、香甜可口,如清晨山间的露水,沁人心脾;有暖心的贺美优油茶,用传统的手艺,炒出儿时浓浓的回忆,满足着人们对口感和味蕾的极致追求;还有热辣火锅里翻滚的响铃卷,香气四溢。
来白龙吧!来探秘霍国遗址,探寻霍姓源头,见证古窑传奇,感受锣鼓神韵。这里有大碗的美酒和好客的白龙人——等着您!
陶唐峪乡
品神山秀水,沐尧王遗风,访红色遗迹,享大美陶唐。尧王避暑诣陶唐,谷幽石丽沁衷肠。二郎担山成观堆,滑翔一飞阅古今。
蝴蝶谷深寻梁祝,玫瑰满山显真情。霍伯义城求天雨,赵简百邑祭霍神。历数山水文章事,陶唐千古不负君。
锦绣观堆 新风陶唐
观堆村卧牛山滑翔伞赛
陶唐峪乡位于霍州东南部,东依古县,南接洪洞,因尧帝在此避暑而得名,更有尧王庙坐落于此,历经千年风雨,仍屹立于山巅,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华文明的源头根基。请走进陶唐峪这片热土,共同领略中华文明发祥地蓬勃的脉动、崭新的发展。
“中镇霍山”之美首在陶唐峪,以其“山雄、水秀、石奇、谷幽、景美”而享誉三晋,楼阁、望塔、涧潭、水洞,星罗棋布;观峰峡、石门、一线天、槐树沟瀑布、阶下凹瀑布,处处皆景。险行处,“前行云拂面,举头天成线”。
如果您意犹未尽,可以畅游蝴蝶谷,感受万蝶纷飞的人间胜景;也可以登上卧牛山,系上滑翔伞,翱翔于天际之上,鸟瞰大美霍州。
坐落于陶唐峪义城村的霍山神石刻像,古朴自然,悠远神秘,既是华夏先民祭祀霍山神灵的精神图腾,更是陶唐峪数千年文明的真实印记。
“看见观堆塔,马上见爹妈”。矗立于卧牛山顶的观堆塔,始建于光绪二年,牙砖雕石,朴实庄重,笔直的身形,伟岸的轮廓,是霍州人关于家乡的记忆,承载了多少在外游子满满的乡愁。
还有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社五村”分水制度,从2000多年前的汉代一直延续至今,彰显了陶唐人民开放包容的传统姿态和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如今,大美陶唐正在以崭新的姿态,热烈欢迎各方客商考察投资、携手兴业,共同缔造“四社五村”的新传奇。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优美的自然环境,天然的雨露甘霖,滋养了陶唐峪的良田沃土:苹果林、核桃园收获累累,野葡萄、沙棘果遍布山间。
来陶唐,一定要去领略一下乡村的田园生活。得益于霍山的翠荫和清流,这里房前屋后,村周道旁,春花、夏果、秋黄、冬青,行走间芳香扑鼻,气清沁扉。
来陶唐,可别忘了到农家小院品尝一下地方名吃:碗砣、饸饹面、枣花馒、小茴香做成的大烧饼……这其中蕴含的浓浓乡情、乡味,让您在一饱口福的同时,也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历数山水文章事,陶唐千古不负君。让我们共同聆听尧帝的教诲,共同品位霍山的神奇,共同体验回家的温暖,共同感受发展的律动!锦绣观堆、新风陶唐,热切期待您的到来!
退沙街道
生活,一半诗意,一半烟火;退沙,一座大院,一段故事。
这里山明水秀,自然景色宜人;这里巷幽景深,文化底蕴深厚。
久居闹市,您可以在这座古村文化集群里寻一处恬淡,觅一方安静,享一刻清宁。
退沙,一个您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心许之地 古韵退沙
朱家大院
面朝太岳,背靠吕梁,千里汾河,从此走出十里长谷,在临汾的最北面,有一处汾河古渡口、商贸集散地——霍州退沙。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在退沙奏响的就是一部古典的华章。这里是明太祖朱元璋后裔地,保存着众多明清时代古庙宇古院落。其中最为完整的朱元璋第13代世孙的故居朱家大院,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规模宏大;朱家祠堂,威仪庄重,栏额木雕,精美绝伦,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朱氏祠堂之一。在这里,您可以领略传统村落之美,寻找记忆中的故园,一起走进心许之地,圆梦之乡。
在退沙,黄帝封禅霍泰山的轩辕台、元代壁画遗址三教庙、明代鼓楼文昌阁和清代大悲庙等,都会让您邂逅上古的云、元时的月、明清的风,这里的文化遗存、历史风貌,一定让您怦然心动、流连忘返。
在退沙,您可以欣赏技艺超群的高跷,诙谐幽默的穿心倌,走地灯迷宫,感受古村婚俗,体验面塑技艺。这熠熠璀璨的文化魅力,让您过目不忘,一见倾心。
在退沙,您可以在五月品尝明清贡品仙桃,享誉天下的仙桃果肉鲜美,令人垂涎。走在古街坊里,来一碗用石磨面加工的面条,自然的劲道和浓浓的麦香味,如果再加一勺隔壁酿醋坊里酿造的酸味回甘的香醋,会让您的味蕾尽情跳动。当日沉星起之时,约三五好友,来一壶古地道贮藏的老酒,尝一顿滋滋鲜嫩的烧烤,把一天的疲惫交给音乐与晚霞。
一脉相承,品味古渡遗风;车辕催发,尽享退沙韶华。心许之地,古韵退沙,邀您来!
李曹镇
霍山雄浑,汾水浩瀚。兼容山的刚毅、水的柔美,李曹的传承中自古便涌动着刚柔相济、洒脱奔放的血液。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锚定文旅转型,抢抓发展机遇,着力打造“吃住行、游娱购”一条龙配套服务,李曹已经成为周边县市越来越多居民旅游休闲必选的“打卡胜地”。
天然氧吧 康养李曹
七里峪景区
李曹镇位于霍州市东部,下辖27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8514人,常住人口15000余人,耕地面积54000余亩。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统筹谋划,采取“依托优势、发展优势、壮大优势”的思路,举全镇之力,大兴文旅产业,开启了“守正创新”的示范之路。全镇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路飙升。
景色秀美,生态天成。素有“中国天然氧吧”美誉的七里峪是李曹镇的“金字招牌”,天然森林枝繁叶茂,天然牧场绿草如茵,潺潺流水飘飘白云,空气中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米2万个,夏季平均气温16℃,是不可多得的森林康养基地。素有“小华山”之称的悬泉山,千仞石壁、悬空飞瀑,一路攀爬,挥汗如雨,登临山顶,不禁生发“一览众山小”的赞叹。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这里地处霍州东部,东倚太岳山与沁源、古县为邻,西望汾水与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南涧河从霍山发源,滋养了李曹镇10个村的世代繁衍生息。大西高铁、大运高速纵贯南北,黎霍高速横跨东西,交通十分便利。
红色热土,精神圣地。这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医生”石兰峰纪念馆、战斗英雄张鉴故居、石鼻抗日县政府旧址、三眼窑十三烈士陵园各具特色、不一而足,成为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弘扬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
品牌赋能,产业振兴。这里自古就是霍州的“米粮川”。近年来,李曹镇从长远计,在小麦深加工上做大文章,支持带动绿和祥福、霍山年馍、“姥姥家”、裕鑫博康等一批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年馍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相继建成投产,不断做大做强,借助互联网让当地的产品走得更快更远。通过“党建引领、农旅融合、产业富村”战略,依托“姥姥家”品牌,发展集庭院经济、菜园经济、游乐经济、田野经济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游产业,让姥姥家壹号院、姥姥家食堂和姥姥家淄博烧烤成为远近闻名的知名品牌。
特色民宿,怡情田园。远离城市的喧嚣,望山而立,临水而卧,七里峪景区内的露营地让天空与你零距离。静心谷、忆江南、桃源里、“姥姥家壹号院”这些乡村特色民宿,不仅能够提供原汁原味的乡村住宿,同时还能够满足游客制作品尝农家美食的体验,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不二去处。
李曹,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地方,一处豪情激荡、活力迸发、宜居宜业宜游的热土。
开元街道
开元街道位于霍州市东城区,西接老城区,东邻开发区,下辖5个社区,总面积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5万人,是城市更新提质的中心区域。这里既有内涵厚重的古韵建筑,又有充满活力的现代街区,既有传承革命的红色基地,又有流传千年的特色美食,更有热情好客的开元人民。这里是市域中心,是投资蓝海,是幸福之地,这里是盛世开元。
宜游宜业 盛世开元
霍州特产卤水豆腐
赏古建中的开元。走进观音庙,欣赏元代过街阁楼的重檐歇山顶,触摸岁月变迁的斑驳痕迹。清代三结义庙、旧堡址、猴娃院等,多处保存完整的历史古建筑遗存,记录着时光的变迁,共同勾勒出开元的历史脉络,赋予开元独特的文旅魅力。
寻星火里的开元。革命烽火曾在这片土地上熊熊燃烧,沿着红色足迹,漫步北顶庙,观瞻孕育了鲜明红色基因的中共山西临时省委扩大会议旧址;走进三脚楼,感受农民运动的星火燎原,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故事正娓娓道来。
品舌尖上的开元。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播出,霍州年馍、茴香烧饼、卤水豆腐带着霍州人浓浓的乡愁,走向全国,吸引众多游客打卡品尝。漫步新建南路餐饮一条街,各种特色美食目不暇接,触动您的味蕾,吸引您停下脚步,品尽这人间烟火气。
看奋进中的开元。笃行不怠谋发展,勇毅前行开新篇。近年来,开元街道积极响应霍州市委、市政府推进全域旅游的号召,发挥辖区比较优势,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重点培育了新建南路特色美食一条街、大众北路精品服装一条街、万通时光里大型商贸综合体以及名都、美居等高端商务酒店,着力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宜游宜业,盛世开元”。
今天的开元,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服务业蓄势待发。今天的开元人,谋求发展的初心不变,实干争先的决心不渝。热情好客的开元人欢迎您!盛世开元,期待您的到来!
三教乡
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今天,面对高楼林立的城市,人们向往田园风光、诗情山水、农家美食。三教乡是霍山麓下一片原生态的净土,油盆峪自然景观、库拔传统古村落、梨湾小米久负盛名。近年来,三教乡全力打造红色基因、绿色山水、金色土地的“三张名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助推全域旅游提质升级。
秦赵始源 多彩三教
三教乡龙泉苹果
三教乡位于霍州市东北部,东接沁源,北靠灵石,总面积151.46平方公里,耕地6.7万余亩,户籍8073户21131人,常住人口5310人。全乡共有19个行政村57个自然村,下辖28个基层党支部,党员971人。全乡以特色林果、无公害蔬菜、精品杂粮、规模养殖、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
三教乡村,美在乡景。乡景之美,美在绿水青山,美在生态宜居。这里有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称号的油盆峪,空气质量优良率全年保持在95%以上,在油盆峪您可徜徉在负氧离子的海洋陶冶身心,可漫步于层林叠翠的林间追风逐影。
三教乡村,美在乡韵。厚重历史人文,多彩民俗乡韵,在故事戏文里,更在民间村落中。三教乡两个村列入中国传统古村落保护名录,错落别致的杨家大院、流光溢彩的娲皇庙、饱经180年风霜的铁旗杆,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起源于三教乡的霍州莺歌,传承于宋朝,有千年历史,曲调动听,道具独特,被评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教乡村,美在乡味。全乡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出产了丰富的优质农产品。三教乡梨湾村位于霍山西麓,气候独特,适宜谷物生长,在泉水的浸润下孕育出的梨湾小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被历代宫廷钦定为御用贡米。三教乡龙泉村温差大、水源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种植的龙泉苹果富含硒、铁、锌等微量元素,果香浓郁,果肉鲜脆。
在三教乡,您可赏自然山水之美,可享深厚人文之韵,可品特色美食之味!多彩三教,陪您一起惊艳时光!
大张镇
大张镇,民风淳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张镇,历史悠久孕育着丰富的文旅资源;大张镇,环境优越承载着服务霍州东扩、开发区建设的重要使命。
古堰新颜 宏图大张
中国传统村落大张镇贾村
大张镇地处霍州市东郊,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霍州对外开放的窗口。大张镇文物古迹美、文化和谐美、自然生态美、生活幸福美、创新引领美,钟灵毓秀、如诗如画,诚邀您来“于画里行,做画中人”。
诚邀您共享人文之盛,领略历史文化的沧桑厚重。这里历史悠久,有各级文保单位90余处。贾村是中国传统村落,更是远近闻名的“秀才村”“文化第一村”。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清代古建筑、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娲皇圣母庙,便坐落于此,殿内娲皇壁画精美绝伦,置身于此,跟着壁画领略古代文明。这里人杰地灵、群星璀璨,有霍县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段慎五、霍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李光杰、山西省早期共产党员刘守维、参与南昌起义投身革命的李联珍、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李守武等革命先驱和仁人志士,留下了风云激荡、气壮山河的英雄故事。
诚邀您共享山水之美,邂逅田园牧歌的浪漫时光。古朴民居、苍天古树、清澈溪流、林间烟霭、夕阳余晖、绿色的麦田、金色的玉米、压枝的果实,随处皆景,可采摘观光、休闲娱乐、亲近自然、放松身心,让您远离城市喧嚣,卸下疲惫、忘却烦恼。
诚邀您共享乡土之味,感受悠闲安逸的小镇生活。吃在大张,尽可大快朵颐。美食龙骨一条街,龙骨软烂入味、营养滋补;大张枣糕,香甜软糯,不油不腻;下乐坪羊汤汤鲜味美、唇齿留香。住在大张,尽可宾至如归。格林豪泰、阳光绿洲、农家山庄等高档酒店舒心惬意,会让你感受到温暖如家的舒心和愉悦。购在大张,尽可收获满满。大张粉条、辣椒酱、大葱、蜂蜜、香油等特色农产品绿色纯天然,营养美味健康,定会让您满载而归。娱在大张,尽可清凉一夏。贾村后沟亲子游乐园,勇攀高峰、丛林穿越、七彩滑道等体验项目惊险刺激,还可以露营沟边山坡,搭帐篷野餐烧烤,晨观日出云海,夜枕星河入眠。
随着霍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加快创建,大张镇立足文旅融合,以文化为魂、发展为要、环境为基,精心打造特色乡村、地方美食、农事体验、主题乐园等文旅项目,着力丰富产品供给,提供优质环境,一幅全域旅游的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古堰新颜、宏图大张欢迎您!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