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气象新
——大宁县以大项目好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年5月对接、7月签约开工、12月建成并完成调试,2024年1月试生产……大宁县从四川成都引进的煤层气集采输配项目一期工程CNG调峰减压站,就是在这样的节奏中快马加鞭推进的。
隆冬时节,记者深入临汾市大宁县采访,看到的是“小县大作为”的奋进姿态,感受到的是跨越赶超的浓厚氛围。全县干部群众以只争朝夕的昂扬状态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大山深处正涌动着“蝶变”新气象。
这里的营商环境打动人心
位于吕梁山南麓的大宁县,常住人口5.22万,为限制开发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山西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近年来探明煤层气储量为900亿立方米以上。
煤层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为优质清洁燃料。我省煤层气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在全省储气调峰能力建设规划中,临汾市定位为晋南储气调峰中心。
大宁县委、县政府抢抓发展先机,围绕煤层气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招商引资、争先领跑。县委书记王晓斌在多个场合强调:“大项目、好项目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要见机早、行动快,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2023年12月4日,位于曲峨镇道教村的煤层气液化及应急调峰项目工地,山西信亿达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强正在指挥电力施工队迁移线路。王强说,由于当地大力支持,项目进度比预期提前了两个月。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大宁煤层气液化及应急调峰项目总投资7亿元,建成后可日处理煤层气200万立方米,年产LNG40万吨。项目能否顺利落地,解决用地问题是关键。该项目用地中,有140多座坟,其中老坟40多座。曲峨镇政府接受迁坟任务后,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补偿标准。对于个别情况复杂的家族,一户一户上门做工作。由于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迁坟工作顺利完成。
谈到当初为何要选择大宁?王强说:“这里最打动人心的是优良的营商环境。”他对记者说,选择大宁原因有三,一是干部群众发展愿望非常迫切,二是党政机关工作十分高效,三是干部群众凝聚力极强。项目所有手续政府“全代办”,有关部门有求必应,立说立办,当天加班加点出文件,令人感动。
位于割麦村的CNG调峰减压站,通过收集周边吉县、永和及陕西延川、延长等地零散井气及其他气源,净化处理后上载国家天然气管网。项目管理人员曾凡挺为四川成都人,他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在全国各地有10多个项目,大宁的项目建设速度最快。我是第一次在北方过冬,虽然工地天寒地冻,但我心里是暖和的。”
勇毅担当不断刷新“大宁速度”
大宁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今年谋划新建续建项目63个,奏响项目建设“集结号”,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
令当地干部群众津津乐道的是,昕水河公园城区段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昕水河1号公园、第一中学新校区、安置小区等重点项目均提前竣工,不断刷新“大宁速度”。
为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大宁县千方百计把工期往前赶,把投资往前提。该县创新实施“一个项目、一位包联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属地保障、一套推进方案、一抓到底”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成立了25个重点项目指挥部,累计解决难点堵点问题310个,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
大宁县第一中学新校区,现代化教室、多功能报告厅、设施完备的塑胶操场、明亮整洁的食堂……一流的教学条件和校园环境让人眼前一亮。该项目从立项、开工建设到竣工交付仅用了400天时间。施工期间,县领导多次实地查看、督促工期、监督质量,确保如期投入使用。
占地近30亩的昕水河1号公园,位于大宁县城中心,建有休闲广场、地下停车场、充电桩、长廊等,该项目历时5个月建成开放。市民冯三女说:“夏天拆除老旧建筑,秋天建成,建设速度相当快,老百姓都说好。”
老百姓关注的还有安置小区一期项目。该项目用于解决拆迁户安置问题,总建筑面积7.2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5.05万平方米。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他们着力打造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小区,目前小区室内工程已基本完成,室外管网等将于近期全部完成。
“大宁速度”背后体现的是“大宁态度”“大宁担当”。一个个好项目在大宁能落得下、建得成、投产快,得益于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建立了设计、咨询、融资、施工“四支队伍”,通过争取财政支持、申报债券资金、土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为项目早日建成提供了坚强保障。
高质量发展呈现新气象
2023年12月3日一大早,大宁县果农史建明的10吨苹果从县水果供应链基地冷库出库,运往浙江台州。他高兴地说:“有了冷库储存,延长了水果保鲜期,保证了果农收入持续稳定。”
大宁县苹果种植面积10万亩,其中新品种“宁脆”苹果近2万亩。为了解决果品商品化问题,该县在罗曲村建成大型水果供应链基地,总建筑面积3.94万平方米,可一次性储存水果2.8万吨,业务辐射晋陕两省数十个县。“一个好项目能激活一个发展链群。”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志华说。
记者在大宁县水果供应链基地看到,北区建设有梨库、苹果库、分拣中心、物流中心,南区建设有综合办公大楼、展示展销中心、果筐和网套车间,配备国内最先进的水果分选线,电商直播间连线物流中心直接发货,形成储存、分选、包装、交易、电商、冷链物流一体化。负责基地运营的库管主管梁奎说:“2023年10月底冷库投入使用,迎来第一批水果入库。12月开始出库,陆续发往全国各地。”
大宁县位于黄河岸畔,资源贫乏,群众增收难。2023年5月和10月,该县举办了两场沿黄英雄会汽车越野挑战赛,赛事活动线路串联沿黄旅游景点、特色乡村。同步还举办“沿黄乡村农品大集市”,展销当地农特产品,支持发展黄河人家、农家乐、民宿、庭院经济等新业态,开拓出一条体育、户外运动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大宁县积极用好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这把金钥匙,聘请知名策划团队,按照“一村就是一个旅游景点”规划设计,打造“一纵(沿黄旅游公路主线沿线)一横(520国道沿线)”重点区域美丽乡村。随着汽车越野挑战赛的连续举办,“一纵一横”沿线16个村开始吃上了旅游饭。太古镇岭上村发展窑洞民宿43户50余间,活动期间一房难求。该村借赛事东风,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打造康养产业新农村。
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3年前三季度,大宁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3%,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7%。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王晓斌说:“对于后发地区而言,上大项目、好项目就是最大的民生实事。三年之后再看大宁,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山西日报记者 李宏伟
(原载1月4日《山西日报》)
多措并举呵护民生“温度”
大宁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批示精神,及时妥善解决群众诉求,不断提高供暖服务水平,改善供暖质量,以供暖的热度提升民生温度和群众满意度。
笔者跟随供暖企业工作人员来到光明小区、幸福家园小区等进行了走访巡检。在居民任女士的家中,客厅的绿植长势旺盛,温度计显示室温是25℃。她说:“回来就要换薄衣服,平均一天温度就是24℃—25℃,晚上睡觉也是这么个温度。”随后笔者还走访了部分采用不同供暖方式的住户。说起供暖,大家都对目前家中的温度比较满意。在大宁县格瑞热力有限公司笔者看到,热源厂的“大烟囱”正翻腾着滚滚水雾,厂房里锅炉隆隆作响,厂控制室内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时刻关注着压力、温度、运行状态等参数信息。大宁县格瑞热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永宁说:“现在12台锅炉全部启动,天气降温以来,我们每天保证把出水温度由原来的60℃左右提高到70℃,回水温度原来在30℃—40℃左右,现在也保证每天达到45℃以上。尤其这几天天气寒冷,所有的锅炉每天24小时全部大火,以保证供热温度达标。”
大宁县通过实施集中供暖提标改造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加粗了供暖管网主管道口径,新购置了6台燃气锅炉,全县19个居民小区加装了保温层,一系列的民生工程为应对极端天气的供暖保障奠定坚实的硬件设施基础。同时,聚焦重点环节、重点领域,严格落实各项防范应对措施,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张帅 池莹莹)
整洁宽澈的河道,鳞次栉比的防护石笼,昕水河大宁县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将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相结合,通过综合治理,着力打造一条“安全幸福”河、“绿色生态”河、“休闲活力”河,为“小而精、小而美”的宜居县城增添一抹靓丽。
记者 闫锐鹏 摄
以学促干 努力办好群众“关键小事”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大宁县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学促干、以干践行,努力办好群众“关键小事”,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走深走实。
正值午饭时间,在昕水镇幸福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老人们正围坐在一起吃着免费的午餐。今年82岁老人冯毅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做饭,孩子还担心吃不好,现在走两步就能到食堂吃饭,省事又省心。
幸福社区居民冯毅说:“在这儿住离这个食堂也不远,一天两顿饭,吃了饭以后打打扑克、晒晒太阳、遛遛腿,挺舒服的,挺幸福的。”
幸福社区移民新区是大宁县实施易地移民搬迁最大的一个惠民工程。来自4个乡镇22个行政村的730户村民居住在这里。这里老年人较多,由于子女不能经常陪伴在身边,老人的吃饭问题让子女非常担忧。幸福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每天免费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午餐和晚餐,让老人们品尝到了“幸福味道”。
幸福社区党员志愿者贺瑞玲说:“有些老年人先前在日间照料中心吃饭,后来因为天气的原因,他们怕着凉,不能下来,我们党员志愿者就为他们送饭。”幸福社区居民冯俊生说:“我得的脑梗,腿脚不方便,不能着凉,社区的人到点就给我把饭送来了,他们非常辛苦,谢谢了!”
除了给社区老人免费提供热乎的饭菜,如何就业也是社区居民关切的问题。幸福社区居民任连芝在社区的帮助下成了一名就业协管员,负责排查小区人员的务工情况、宣传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和岗位信息推荐,这份工作不仅不耽误照顾孩子,还有稳定收入。她说:“我这份工作就是咱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推荐的,就在家门口解决了我的就业问题。我对社区对小区比较熟悉,上班后,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每天过得挺充实的。”
大宁县把民生实事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尺,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等突出问题;聚焦群众实际需求,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党员跑腿带头作用,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实实在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把惠民生事办实、暖民心事办细、顺民意事办好,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群众关切。幸福社区党支部书记白雪花说:“我们将完善社区制度,规范社区治理,探索创新服务方式,做到想居民之想、解居民之难、化居民之困,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王刚张 帅 刘浩杰)
大宁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为果农“传经送宝”
连日来,大宁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邀请果树专家在太古镇云上村、割麦村开展果园管理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果园标准化管理水平,促进果业提质增效、果农增收致富。
培训中,果树技术人员对当前果园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薄弱环节,集中对果树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有机富硒肥使用等管理技术进行培训,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解答了果农管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为果农“传经送宝”。
太古镇云上村果农贺建平说:“专家讲得特别好,讲的很细,我能听懂,不仅开阔了视野,还掌握了许多果树管理知识,以后就按专家讲的好好管,果树的效益才能上去。”果树技术专家马文虎说:“我们通过技术讲座、现场讲授的方式,将果树冬季清园防冻、腐烂病防治以及有机富硒肥使用等技术教给老百姓,使他们学有所用,在今后的果树种植中少走弯路,坚定咱们果农发展的信心,争取为以后果业的发展打下好基础。”(张振东)
近日,大宁县上吉亭村的草莓陆续上市。近年来,上吉亭村大力发展草莓种植,他们积极引进优质草莓品种,智能化管理,高科技种植,发展草莓种植基地。目前,上吉亭村草莓基地以种植“红颜”品种为主,并辅以“越秀”“天仙醉”等品种。
李明珠 摄
山西大宁
汽车越野赛“带火”沿黄小城
一场越野赛,让黄河岸边名不见经传的山西省大宁县成为车友眼中的“硬核”打卡地,常态化的越野赛道让过去少有人来的小县城开始迎接越来越多的客人。立足生态优势、依托黄河资源,大宁县把黄土沟壑地区独有的复杂地形地貌与汽车越野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高品质文旅融合发展新路。
越野赛道常态化
不久前举行的2023宏源杯“大吉520”黄河英雄会汽车越野赛,是山西省临汾市的大宁县和吉县共同举办的一次汽车越野赛事。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400多位专业汽车越野选手,驾驶着自己的参赛车辆,浩浩荡荡奔赴位于黄河岸边的首个比赛场地。
本项赛事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徐大伟介绍,由于赛事线路是以山西临汾市境内的黄河旧道和G520老国道为基础,串联了山西吉县、大宁县的越野营地、旅游景点、特色乡村等,赛道全长共70公里,所以命名为“大吉520”。
黄河边举行越野赛,在大宁县已经不是头一遭了。2023年5月,大宁县首次在黄河边举办越野赛,180多名越野爱好者来到这里,体验沿黄赛道。
“黄河边的赛道沙土大,车开到赛道上视野很差,这也是这个赛道的魅力所在。我们去过了全国许多越野赛道,大宁县的这条赛道特点很鲜明。”首次来到大宁县的越野爱好者周伟对沿黄越野赛道赞不绝口,“还要再来”成了这些越野爱好者和大宁县的约定。
一场越野赛,让全国各地的越野爱好者知道了大宁这个地理位置独特的山区小县,广受好评的赛道也成了常态化越野基地,不同地方的越野爱好者不时地相约来到这里,体验黄河赛道的乐趣。
首次比赛180余人,第二次比赛400多人,随着比赛的持续推进,大宁县常态化越野基地的“名片”越来越亮。“越野赛就是一个火种,是让外界知道大宁县的契机,我们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的新路;不仅如此,通过打破传统行政界限,与相邻县区资源共享、生态共建、价值同创,做大做强沿黄越野赛事。”大宁县委书记王晓斌说。
人多了农民富了
比赛已经结束,但车手邵林军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住在老乡家的窑洞里“备货”。“这里的苹果、核桃、小杂粮品质好,还便宜,我打算走的时候把车装满了。”邵林军说。
来自浙江省的邵林军提前两天来到了比赛地,住农家窑洞、品农家土菜成为邵林军比赛之外的另一种享受。邵林军“玩”汽车越野已经有10年了,每年都会参加一些比赛,但在黄河岸边比赛让他记忆深刻的除了赛道还有独特的黄河风貌。
如今,随着来到大宁县的人越来越多,村里人也开始尝到越野赛带来的红利。
80多岁的冯思清是大宁县太古镇岭上村人,在相关部门的动员下,老人把窑洞改造成民宿,汽车越野挑战赛期间,冯思清家的民宿全部客满。“我和几个车手现在已经是朋友,他们还计划长期购买我们的农特产品,不远处的黄河市集这几天也有很多人,我也卖了好多农产品。”冯思清说。
大宁县太古镇岭上村是本次沿黄越野大会的比赛场地之一,依托越野大会,这里发展了窑洞民宿43户50余间,从2023年‘五一’假期到本次越野大会,这个村子已经集中接待了3批游客,高峰时每天接待超过200人。岭上村党支部书记王蒲说,借助沿黄越野大会,村里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村子正在努力打造康养新农村。
据了解,本项赛事放在山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举行,就是为了将黄河精神与越野文化相融合,为山西文旅市场打造新业态,为当地乡村“引流”,更为黄河流域创新发展赋能。
“大宁县多项经济指标在全省处于末尾,在保障黄河风貌的前提下,我们开展沿黄越野赛来推动县域发展。希望通过这一把‘火’,让玩家知道有山西大宁这么个地方,让自带流量的比赛,为我们的美丽乡村带来新客流,从而做大沿黄旅游,建设好沿黄美丽乡村。”王晓斌说。
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汽车越野挑战赛作为国内外最具观赏性、震撼力的视觉焦点体育运动之一,凭借其自身具有的话题性、传播性,结合大宁、吉县独有的沿黄地形地势与自然风光,掀起了一轮传播新热度。“大吉”两地赛事线路串联起了两县的越野营地、旅游景点、特色乡村等,参赛车手和游客也借此近距离体验了黄河沿岸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社会风情,成功带动了旅游、拉动了消费。
记者了解到,在“大吉520”黄河英雄会汽车越野赛赛事期间,吉县和大宁县政府还分别同步举办了“沿黄乡村农品大集市”,包括吉县“撩人香苹果”、大宁“宁脆苹果”,以及大宁黄煎、油糕、红皮小米、竹节参,还有木版年画、刺绣老虎等在内的非遗产品,都在市集上展销。
借助这项大赛,大宁县将黄河边的地道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农特产品等全方位展示出来,提供了一个能够满足吃喝玩乐娱购的全体验场景,将线下线上的大流量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本项汽车越野挑战赛赛场利用的是黄河滩涂、废弃国道,在保护沿黄流域生态的同时,当地积极利用荒弃资源发展汽车越野运动产业,让原本没有价值的荒地“动”起来,为沿黄5000余公里沿线区域黄河生态价值转化、实现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探索新路径。
不仅如此,大宁县还按照“一纵一横”发展规划,以宜居宜业宜游为方向,坚持“一村一特色”,已经完成16个村美丽乡村建设。“横线”6个村以产业特色为亮点,“纵线”10个村以黄河文化为主线,高标准、创意化打造沿黄乡村旅游“大宁样板”,激活了发展的一池“春水”。
据新华网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