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李羿玫) 宽阔干净的街道、坐落整齐的院落、布局合理的管道……走在尧都区乔李镇南高村的大路上,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村子尽头,“南依尧都、物阜民康”八个大字赫然醒目,见证着村子的过往,诉说着村民的生活。近日,记者走进南高村,目睹了这座美丽宜居示范村的点点滴滴。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大街小巷全是土路,坑洼不平,老人小孩走路都容易跌倒!”正打算到乔李镇上赶集的王好感慨道,看看如今的街道,平坦宽阔,雨天只见鞋湿不见泥,这还得感谢我们村“两委”呢!
2008年,村“两委”换届,崔文仓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他便下定决心解决村民出行问题。2009年,崔文仓动员村民,自筹资金,开始了为期一年的道路硬化、绿化工程,而他的行为在当时也极具前瞻性,工程结束后,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周边村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南高村成为当时乔李镇首个完成道路硬化、村容绿化的村子。
环境变美了,村民的素质也跟着提高了。“原来,常有人乱扔垃圾,现在垃圾基本不落地,村民都自觉扔到垃圾桶中。”走在村中,只见每家门前都摆放着两个垃圾桶,分别是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崔文仓告诉记者,这是统一发放的,每两天回收一次,同时,村“两委”安排了10余个保洁员,负责街道清扫工作,并形成长效机制,保障村子干净、整洁、卫生。
“要看我们村基础设施好不好,雨天你来看看路况就知道。”村民王好自豪道,别的不敢说,下雨天从不积水,下水道在修路前就铺好了。
当年修路时,考虑到雨天排水问题,村“两委”便提前谋划、科学布局,决定一次性修建好下水道和道路,彻底解决村民出行问题。2018年,村子又建设了污水处理站及化粪池、污水管道等相关配套设施。因为南高村基础设施完备,各项工作走在前面,常常被作为试点村。
村口,77岁的崔铁女正坐着晒太阳,2015年,她在南高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每天和老伙伴一起打牌、唱歌、跳舞,中午还吃一顿饭,子女省心,她也开心。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2014年成立的,学习借鉴了其他村子经验,根据村子人口少的实际,创新制度模式,吸纳65周岁以上老人加入。”崔文仓将该制度与环境治理相结合,与加入村民签订协议,约束其行为,以点带面,保障村子整洁卫生。
近年来,南高村先后被评为“新农村建设亮点村”“生态文明村”“临汾市文明和谐村”“全省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工作示范村”“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美丽乡村显成效,南高旧貌换新颜。崔文仓说,下一步,他们将依托金银花种植基础,集中连片发展该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逐步提高农民收入,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