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原先村里人种苹果树换不来钱,也懒得管护,那时候,还是古县南垣乡东池村贫困户的老孙,也就是孙登武甚至动过“抛树”的念头。驻村工作队五年的“扶志”工作,让孙登武的思想彻底变了,他细心管护苹果树、撸起袖子种药材、调产套种高粱……
如今孙登武的脱贫致富为贫困群众树立了榜样,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加入脱贫行列。在果树管理、药材种植、金融扶贫、大病兜底等脱贫政策的大力实施下,东池村贫困群众坚定不移、积极向上,乡亲邻里互相帮衬,先富带后富,不落贫困户,终于在历经短暂苦涩后换来了甜如蜜的幸福生活。如今,东池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脱贫之前,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孙登武生活的真实写照,妻子患有慢性病,他仅靠养羊、种玉米维持生计,每个月仅有的那点收入必须计划着花。后来,孙登武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倾心帮扶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光明大道,开启了另一段幸福人生。
2017年是孙登武脱贫致富关键的一年,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他头一回迈进技术的课堂、头一回前往外地学苹果种植经验。日积月累的学习实践,让他知晓“技术傍身准致富”。2019年秋天,孙登武的苹果园大获丰收,5亩苹果树卖了7.5万元,抛去成本,纯收入也有6万多元。不仅如此,孙登武紧跟驻村干部的引领,发展20余亩中药材种植,同时还扩大果园的栽种面积套种高粱。今年,孙登武的儿子孙磊也辞去了工作返回家乡,跟着父亲一起在广阔的地头开启科学种植模式。
现在孙登武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摆脱了“等、靠、要”思想的束缚,坚信党和政府能够带领他们脱了贫、致了富。
“如果没有政府的帮扶,我们可能不会有如今的幸福生活,有了新技术、拓宽了致富的路子,更有了前进的动力,乡亲们增收的门道也越来越多,脱贫致富不用愁,日子越过越红火。”孙登武的脸上满是笑意。
村还是那个村,新添了产业富百姓;人还是那些人,却是新时代新面貌。脱贫之后,孙登武和东池村的脱贫群众依旧热情洋溢,产业越做越大,日子越过越好,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越走越远。
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