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村的脱贫路越走越好、越走越宽,我们要继续奋斗,和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12月8日,在古县永乐乡松树坡村,第三村民小组组长56岁的张正栓一边整理合作社社员的出工记录,一边感叹党的政策好。
张正栓是大家伙儿公认的“致富带头人”,敢想敢干,先帮群众“尝苦”再带大家“吃甜”,他时刻发挥一名基层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15年,在帮扶单位市妇联和永乐乡的引领下,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引导村民推广种植赤焰椒。张正栓是第一批参与者,他是党员就得带头先行先试。从最初种植3亩辣椒到如今拓展到8亩,连续4年的辣椒种植,让他对辣椒种植管理“门儿清”,从锄地、栽苗、铺膜……每个环节需要用工几时,他能脱口而出。
今年,村集体流转村民200亩土地用于发展谷子和辣椒种植。关乎到村集体的产业,若因管理不当没了收益,村“两委”也没法跟村民交代。管理村集体的特色产业,必须得找有责任心的村民。这回,张正栓再次首当其冲,他凭借事无巨细的干事精神,既能保证谷子和辣椒茁壮成长,又让村民入园务工踏实领工钱。张正栓道出了“管理经”。他说,往常村集体经济大部分的用工办法都是“打日工”,可这样的管理办法会衍生出很多问题,例如村民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偷工耍滑也没人监管。这样的管理办法,自然会导致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这也正应了“种地不比其他,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说法。
张正栓以种植的辣椒为例,将50亩土地分为5个小组,以“购买式承包制”的方法,把辣椒田间管理工作(从种到收)分配到小组,并制定标准,管理必须按照标准执行,未达到标准的小组义务返工,若因人为因素管理不当导致辣椒枯萎,扣除相应工资。最初栽辣椒苗时,张正栓真遇见了“偷懒者”,导致辣椒苗存活率低于80%。“严厉”的他立即让该小组返工重来。如此,一出出的“严厉考验”换来村集体经济蒸蒸日上。村民干得好挣得多,大家也在学习中进步,对待集体的工作也愈发认真负责。
今年村集体的辣椒和谷子都丰收了,效益也十分可观。通过种植业升级,松树坡村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科学管护意识,如此一来,当地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靠勤劳双手实现了脱贫致富。如今,张正栓兴奋地说,好的管理经验,无论村集体如何发展都能结合运用,在明年的发展规划中,将继续深化特色产业种植、加大技术培训,抱团取暖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