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大宁县昕水镇当支村,一个熟悉的身影总能吸引人们的目光,或在田间地头,或在农户家中,他就是市工信局派驻当支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高敏。2019年8月,他主动请缨,要求到脱贫攻坚第一线。一年多来,他扑下身子,以村为家,走遍了村里的每道梁、每条沟;他立足岗位,真心融入农村工作,一心为民办事,深受当地群众的称赞。
真心实意为百姓
“我们村由当支、南庄、东庄和树堤4个自然村组成,共有282户747人。”高敏指着远处塬上散落的住户向记者介绍,农户居住分散,新农村建设难规划、功能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属于纯粹靠天吃饭的偏远山区贫困村。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首先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驻村后,高敏摸清村级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基本情况,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以“13345”党建工作法为统领,以“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积极组织村“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开好“三会一课”,增强对村级班子和全体党员的教育培训,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有效提升村党支部以及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能力,营造良好的村级政治生态环境,打造强有力的战斗堡垒。现在提起当支村的党支部,村里群众都一个劲竖大拇指。
高敏制定农村住房、饮水设施等动态监管制度,坚持不达标问题“发现一处解决一处”,确保“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全覆盖。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入村道路全部硬化的基础上实施自然村道路改造工程,和村“两委”共同努力筹措资金修建了南庄至县城6公里砂石路以及当支到树堤、东庄9.4公里水泥路,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状;争取扶贫移民搬迁项目,使96户农户实现住房安全,同时争取专项资金6.95万元新建公租房1套,使无能力建房户实现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节水灌溉等方面的薄弱点和短板,争取资金96万元实施当支村提水工程4处,修建水泵房、引水管道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安全饮水问题清零,通过新建树堤村滴水灌溉工程,解决全村农业生产用水问题;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电商中心、文化活动场所等配套设施作用,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特别是垃圾处理,在保障村内垃圾池数量的基础上,新建3个垃圾站,统一进行垃圾清运,进一步提升完善村级公共服务设施。
贴心为民办实事
“怎样把多年来困扰当地的穷根拔掉?”高敏边到村民家中走访,边苦苦思索。输血不如造血,最终高敏认为产业是重中之重,发展产业才能建立长效机制,保证村民脱贫质量高、致富长效有保障。一年多来,在高敏的带动下,当支村在现有苹果、核桃等经济林的基础上,积极响应乡镇“1+X”产业发展模式号召,今年新栽玉露香270亩,实现垣面经济林全覆盖,种植有机高粱450亩和有机谷子450亩,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同时,围绕“七彩大宁”创建,在产业项目上突出有机、土种,严格按照“六不用”方式,对今年挂果的260亩苹果园进行有机化管理,实现土地效力和农产品质量效益的同步提升。
针对今年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务输出的不利情况,高敏和村“两委”一道确立了“家有一人务工、全家脱贫无忧”的工作方针,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全面普查和建档立卡,同步开展免费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农民参加,推进技能培训全覆盖。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一方面拓宽务工渠道,通过县人社局联系用人单位,在晋城富士康、鸿晋手套厂、花卉园区、工业园区、扶贫车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务工岗位,同时做好救助保障,通过专车派送、补贴救助等方式,组织贫困户有序外出务工,鼓励贫困户按时返岗;另一方面,持续开发保洁员、护路员、护林员、网格员等农村公益性岗位,引导贫困户通过劳动获取报酬,实现多渠道增加收入。截至目前,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164人,已务工164人,其中在扶贫车间、合作社务工38人,就业扶贫问题全部清零,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
一心为民谋福祉
“你快回来,爸心脏病又犯了,这几天就要做手术。”2019年12月,高敏突然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当时正值大宁县脱贫摘帽,迎接第三方评估检查。接到电话,高敏才想起他已经连续50多天没有回家。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一直不好,妻子一边带着刚满一周的孩子,一边又要照顾两位老人。“我是一名党员,既然选择了扶贫,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块黄土地。我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只是这一年多来,对父母、妻子和孩子亏欠太多。”高敏对记者说着说着,眼睛湿了,“真的要感谢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父亲知道我工作忙,我每次打电话,他都说好着呢,并嘱咐我安心工作。住院的时候怕我分心,一直不让家人给我打电话说他的病情。孩子还小,有段时间回家,孩子见到我都躲。我想等他长大了,知道爸爸曾经为脱贫攻坚战出过力,他会为我感到骄傲。”
高敏建立村脱贫成效巩固台账和“十个清零”百日攻坚行动工作台账,组织村“两委”对全村114户贫困户和168户非贫困户情况进行全面彻底排查。摸清全村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短板;摸清贫困户、非贫困户存在的突出问题,逐项制定改进措施,健全工作台账。同时健全完善扶贫档案资料,对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建立的扶贫档案资料认真开展“回头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做到资料有目录、有汇总、有排序、有明细。
坚持就是胜利。高敏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全力以赴开展帮扶工作。他表示,虽然脱贫目标已经实现,但这只是起点,巩固好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旧需要响鼓重槌,这样老百姓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