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西倚苍翠姑射山,北临清澈龙祠泉,这个历史悠久的村庄——尧都区金殿镇王庄村,文化底蕴深厚,传说故事众多。如今,这里依托独特的区位、交通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田园寻梦”研学游,带动“庭院经济”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依托资源 实施旅游规划
“我们村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为发展研学之旅提供了良好条件。”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宋李钢介绍,“我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了《金殿镇王庄村传统文化研学游一体规划》,规划了青少年研学线路、农耕文化体验线路、中老年健身线路,可满足各类人群的旅游需求。”
王庄村位于金殿镇西南10公里处,现有1553人、劳动力925人、耕地1700亩、林地1200亩,2020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余元,集体产权改革已全面完成,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为主。
2020年4月,作为尧都区下派书记,宋李钢到任后带领村“两委”班子,深入展开调研,挖掘尧王教民制陶储粮、李耳讲道、秦王点将、文秀征粮等历史文化故事,经过村支“两委”会议提议,“两委”班子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再予以公示,决定建设“田园寻梦”研学之旅项目。
计划重在落实。2021年3月,王庄村完成了研学游可研报告,并同步实施农家小院整修;2021年6月至2021年7月建成农家亲子体验、徒步登山、劳动实践、食农体验四个基地,并首期开研。2022年4月至2022年7月,整修三条徒步路线、两处景点和20个农家小院,将自然研学和徒步旅游有机结合,增加村集体收入。
“经过前期宣传,我们村的研学之旅项目已经有了收益,并带动了部分群众实现增收。”宋李钢表示,“下一步将利用3到5年时间建成七个研学基地,打造王庄村研学游品牌,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强化带动 发展庭院经济
干净整洁的小院,古色古香的建筑,院内的葫芦藤上挂着大大小小的葫芦,石槽里的荷叶下金鱼在自由嬉戏,院里栽植着樱桃树、皂角树、杏树、梨树、花椒树等,院内的菜地里绿油油的白菜即将迎来收获……
这是村民贾晋管家的院子。这座院子重建于2015年,走进院内,古朴传统之风扑面而来,砖雕的影壁、石雕的柱础、木制的小亭,绿色的竹子随风摇曳,院内四季常青、环境优美,时常有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我们这个院子夏天非常清凉,从春到秋各类果子相继成熟,院内花盆里种石榴、君子兰、四季果等花儿,菜地里种菠菜、小葱、茄子、西红柿、韭菜等菜,春夏秋能吃上时令蔬菜,冬天有便于储藏的萝卜、白菜等,这些蔬菜不仅新鲜,而且绿色无污染。”贾晋管老人高兴地介绍,“孙辈们来了不愿意走,每天在院里玩得非常开心,听说村里要纳入旅游规划,我们都非常支持。”
最让村民津津乐道的是村民贾民芳院子外墙瓷砖上印的《朱子家训》,常常引起路过行人的关注。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这是《朱子家训》开篇的内容。见到贾民芳时,他正在手持扫帚打扫庭院,从院内一直扫到大街上。贾民芳家有一座二层楼的小院,装修精致,色彩搭配讲究,走进院内令人心情愉悦。
在王庄村,像贾晋管、贾民芳家这样的小院还有很多个。王庄村“两委”班子将根据各小院特点,打造研学、住宿、农家乐等可带动群众增收的特色小院。
“我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院,发展‘庭院经济’。”宋李钢说,“这样既能满足广大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还能带动群众增收。”
强化宣传 壮大集体经济
“我们通过实施王庄村‘田园寻梦’研学之旅项目建设,助推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宋李钢表示,“同时通过‘庭院经济’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按照项目规划,王庄村“田园寻梦”研学之旅项目首期建设7个研学基地,分别为道家文化学习基地、唐军事文化学习实践基地、农家生活亲子体验基地、西山徒步基地、农村田园自然研学基地、劳动实践基地和食农体验基地。目前,已开通农家亲子体验、徒步登山、劳动实践、食农体验四个项目,可同时接纳200余人进行研学。
“项目采取村党支部主导、农户参与、统一管理、收益分红的方式,通过整体打造,达到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金殿镇副镇长赵长华表示,“下一步将加快‘田园寻梦’项目推进步伐,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不断提高王庄研学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参观,让‘庭院经济’搭上‘旅游快车’,不断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 张春茂 刘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