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经济开发区:培育新质生产力 激活发展新动能

2025-04-15 09:07:2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2024年以来,临汾经济开发区锚定升级国家级开发区重大目标,统筹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等各项工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扎实开展第三轮“冬季行动”为强力抓手,推动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提升,保持了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基础越夯越实、动能越积越强、成色越来越足。

  招商引资量质并重。临汾经济开发区把高质量招商作为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的头等大事,按照“管委会+链主企业+园区”招商模式,实施专业化、市场化招商路径,紧紧围绕“AI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精品微短剧”等新质生产力赛道,充分发掘华翔、中部智造、晶旭、360等链主企业的虹吸效应,通过项目信息搜索、“一把手”带队招商、应用场景推介、专班精准服务、园区合作共建等举措,全面提升招商质效。2024年“一把手”带队外出招商17次,引进并落地了临汾科技智创产业园、明阳集团智能电气产品及研发、海南雁龙医疗器械制造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优质产业项目,签约上报产业项目14个,开工项目13个,开工率93%,实现招商引资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的新突破。

  科技创新蓬勃发展。该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深化科技、数字、绿色、场景多维赋能,带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先后实施了中部智造可追溯“一键通”智能管理系统、紫光生产线MES系统智能监测等“数智赋能”项目;推动尧兴新能源打造锂离子动力电池拆解、梯次电池自动化安装生产线,加快“新能源+电动汽车”融合发展;尧之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井下智能设备成功下线,新能源矿用防爆技术研发中心顺利揭牌。召开第一届科技创新大会,发放各级奖励扶持资金,通过“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坚定不移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省首家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太原代办处临汾工作站和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临汾工作站投入运行,为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保护创新成果,激发内生动力。截至去年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创新型小企业15家,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在逐步转化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该区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对外合作战略,一方面积极地“走出去”,依托晶旭新能源、中科尚昇、尧兴科技等企业在储能、光伏、电力设施等领域拓展海外市场,中科尚昇新能源环卫车出口伊拉克,晶旭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南非伊诺克姆吉玛地方自治市、克里斯哈尼市签订光伏组件采购协议,加速园区企业国际化步伐。一方面真诚地“请进来”,依托中部智造、尧兴科技、中联恒创等企业的海外资源,加强与英国、南非、津巴布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及区域的合作,易迅防抖、长韩科技等多家台资企业落地光电产业园,尧兴新能源与土耳其格林斯全球新能源公司签约新能源车辆项目,招引了港资企业山西科龙贸易有限公司,有力推动全区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

  产业布局更加全面。该区抢抓低空经济国家战略机遇,多次赴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围绕低空经济开展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做法,引进桥枫航空、空天宇航等企业,低空经济已逐步在生产、生活领域展现广阔应用前景。加速抢占精品微短剧新赛道,建成运营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推动腾讯视频精品微短剧基地、央视频(临汾)精品微短剧共创点落地,40余家微短剧相关企业争先入驻,基地入选“金鹏指数·2024年中国微短剧基地排行TOP10”,20余部微短剧开机拍摄并相继上线,“好剧不断、新剧上新”矩阵初具规模。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推出“优审通”品牌,助力经营主体办事从“能力”向“好办”“快办”转变,成为临汾市优化营商环境10个品牌案例之一。推行极简审批,全年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36万余件,实现84%的常办审批事项承诺时限对标全国最短时限。在全市率先开展“全代办”服务,立项项目“全代办”服务占比及评价满意率均达100%。《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机制赋能高质量发展》经验成为全市开发区唯一入选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经验交流汇编的案例。

  要素保障全力跟进。仅用时一年完成南外环西延项目工程建设,打通市中心与甘亭工业园区的快速通道,联创路已具备通车条件,促进园区形成“内畅外联、快捷通畅”的道路体系。实施309国道(G108-第一大道)拓宽改造,甘亭污水处理厂顺利运行,进一步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常兴西街北段改造工程按期完工。雨污分流错接混接及源头治理工程有序推进。新建标准化厂房7万余平方米,园区“标准化厂房”总面积近70万平方米,成为招大引强和科技创新的重大载体。2024年出让“标准地”3宗,面积479.33亩,进一步提升土地供应效率。甘亭工业园工业旅游3A级景区申报成功,“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产城融合愿景迈出关键一步,成为我市一张亮丽的工业名片。

  人才支撑更加牢固。强化人才对经济工作的推动作用,多措并举吸引集聚高素质人才,建设星级化管理高端人才公寓41间,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申报生活、购房等各类津补贴,打造安心、安身、安业的生活环境。大力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成功引入工业机器人、煤机装备智造绿色低碳技术、工业与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智能制造与数字孪生四个专家团队入驻人才产业园,进一步激发学校和企业科研活力。借助“全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功能优势,与多所院校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联合建立无人机、机器人实习实训基地,扎实推动政校企人才培育、科研成果共建共享,促进区域人才发展和产业升级改造双赢。

  潮涌风劲正当时,不待扬鞭自奋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临汾经济开发区将充分发挥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带动作用,继续贯彻“以道路定框架”“以亩产论英雄”“以项目破机制”的开发区建设思路,在加快产业集聚、培育新质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升城市“双品质”、持续推动党建引领上实现进位升级,全力以赴绘就国家级开发区奋进蓝图,为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加快实现“三个努力成为”贡献临开力量。 (王海燕)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