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霍州市南环办南坛村有一个电影放映员,他从70年代开始播放电影。40年来,他执著电影事业,足迹遍布霍州的每个村落,为农村百姓送去电影10000余部,他就是热爱事业、执著奉献、无怨无悔地电影放映员何林明。
1954年出生的何林明,在一个军人家庭长大,何林明从小就喜欢看电影,他认为看电影有收获、有教育意义。参加工作后,他在煤矿上过班,干过木工,跟着父亲学过医术;但他惟独对电影情有独钟。何林明早在十七八岁时就常跟随本村的放映员韦师傅去放电影。他勤奋好学,师傅也乐意教他放映技术。1975年,何林明接到调他到城关镇革命委员会电影队工作的通知,他高兴得一夜睡不着觉。从那时开始,他便光荣地加入了电影工作者的行列,一干就是40年。
40年来,他使用了6台放映机,骑坏了两辆自行车、6辆摩托车,这40年来,他见证了放映机从胶片到数字的变革,也经历了电影万人空巷的热情到逐渐颓废的失落。1987年以后,随着电视、网络的兴起和普及,电影市场就逐渐退缩。1996年之后,电影行业开始衰落,村里出钱请电影队来放映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即使免费播放观众也寥寥无几,就在这样的状况下,也没有改变他为乡亲们播放电影的热情。老何说,他喜欢这个行业,在放影过程中也是向老百姓传播知识的过程。
2011年,国家大力提倡电影下乡,上级部门为他配备了数字放映机,免费为村民播放电影,按照播放次数支付放映员报酬,老何放映的热情更高了。
今年老何有两件值得他欣慰的事情:一件是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一个夙愿;另一件是他把跟随他“征战”40年的一台老式胶片电影放映机捐赠给了霍州市档案馆永久珍藏。
谈起今后的打算,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老何说:“放电影是我一辈子的事业,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一直把电影放下去。”本报记者 李自强 实习生 郝泽鑫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花果城里果飘香
下一篇: 拥抱未来勇于追梦勤于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