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碑断字记载吉州消失的美景

2014-05-22 22:34:08 来源:未知

 

一直以来,小桥流水”一直是诗的精魂,更因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而备受推崇。不仅如此,古往今来的山水画家也常有“小桥流水”的画作呈于纸上。而在我市吉县境内,小桥流水”是吉州古八景之一,可惜的是今日只能看到一块残破碑刻上的断字,记载着消失的古美景。

记载有“小桥流水”的碑刻保存于吉县城南一里处佛阁寺内。碑刻为红色砂岩石,上有“小桥流水”四个楷体大字,碑刻右侧有“中华民国念三年夏历八月十一日被水冲毁,社人集议因系八景之一,故呈明□县长核准重修。”等文字,碑刻左侧记有“中华民国二十四年□源泉”等文字。

从中可以看出,吉县古八景之一的小桥流水于民国二十三年夏(1934年)被流水冲毁,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重修,碑刻系重修时所刊刻。碑刻整体保存还算完好,可惜的是碑刻中间已经断裂,左下角 断裂遗失。

据地方资料及老百姓介绍,吉县古称吉方、吉州等。吉州古八景为:石孔飞泉、佛阁晴岚、寿山夕照、锦屏叠翠、小桥流水、古洞瑶桃、壶口秋风,孟门夜月。壶口秋风、孟门夜月二景远在县境西陲黄河飞一线,剩余六景均在城区。小桥流水毁于上世纪1980年之前的城市改建。

当地人介绍,当地城隍庙背后紫阳溪下游,建有一座小桥,小桥的作用一是用来引溪水灌溉溪右菜田,二是连通娘娘庙与左边的戏台。

桥上溪水潺潺,每当庙会唱戏,女人们站在桥上看戏,热了便俯身洗浣,非常惬意,很多不孕妇女也顺便在娘娘庙祈求子嗣。因游人众多,热闹非凡,所以被列为吉州一景。

据了解,吉县历史八景之设与吉县(州)用名之“昌”之“吉”寓意,可以看到都含有对当地美好景致之歌颂与前景的祝愿。如今,小桥流水已经消失不见,但佛阁寺内的“小桥流水”碑刻却承载着吉州古八景之一的美好历史。(张春茂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