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讲 线条与花框在立体化版面中的运用(上)

2013-04-02 10:35: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线条与花框是组成版面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立体化版面的组成更有赖于巧用线与框。

目前各报所拥有的线条种类多少不等,它们在版面上不仅有装饰、美化、增强感情色彩的效用;更主要的是有区分、结合、突出稿件的效用,如加框、天地线、围边、勾线、行间线、栏间线等。在一个版面上,常常有十余篇、甚至二十余篇文章(包括图片),巧用线条后,就能层次清楚,多而不乱,重点突出,褒贬分明,伸中有曲,眉目清秀,使人有柳暗花明的美感。

线条的种类虽然很多,而且还在创新发展,但仍可概括分为这样三大类:

一是水线。一种直条的铅线,它使用灵活方便,广泛用于行间、栏间、围框等。水线又可分为:

点线。一种由小圆点组成的直线。在版面上常用于文题中的行间,以增加强势引起读者的注意。有时也与花点配合用作栏线,或短新闻、小专栏的围框。

曲线。它清秀、柔和,有动感,常用于围框那些不甚重要,但有趣味性和可读性的新闻。

双线。即为两条平行的细线,又叫双正线。它较之单线更为端重、严肃,多用来围框或作栏线。但双线框由于拼接时转角较费事,使用不宜太多。

粗线。又称书边线、反线。它含有哀悼色彩,在版面上常用作围框讣告性新闻和图片。

文武线。即两条一粗一细的平行线,粗线居外,细线居内。它感情色彩强烈,庄重、醒目,广泛用于围框那些需要引起读者特别注意的新闻或文题;尤其用作需要突出的新闻或长栏新闻集纳的两面框,更能给人以挺拔、稳固、坚实的美感。但由于文武线甚为庄重、粗犷,不活泼,少秀气,文艺版少见使用。

二是花线。一种刻有花纹的铅线。由于花纹不同所以花线的种类很多,各报所拥有的花线也不尽相同,大都预先编成员数备用。由于它使用方便,且多变、美观、醒目,现已广泛地用于围边、勾线等。

三是花边。即由一粒粒刻有花点的铅字、连接拼排起来的花线。这类花线体积大,花纹美观、突出,多用于长文大稿围框或分割。但也正由于它体积较大,显得粗重,再加之拼排费事,所以较少用于一般新闻。

线条在版面上使用中,应注意:

一、要注意平衡,力戒重复用线。在安排线条时,线条不可不用,也不可乱用,版面上每加一条都应与已有的照片、标题等统一考虑。因为版面中任何一根线条都不可能呈孤立状态,它总是与图片、标题、装饰画以及文字等等,相互呼应,形成整体。同时,要尽量避免重复用线,即把线紧靠在一起。要做到疏密得当,长短相配,横直间顾。

二、要疏密有致、粗细均衡。既不给人有拥挤、闷塞、堆砌之感,又不能空荡、寂寥、孤零。我们处理版面时在几篇文章之间,留出一点地方,用上几根线条,就如同城市建筑一样,在高楼大厦之间,种上一些花草树木,使住房穿插于绿荫之中,住着舒适,看着也美观。这是很必要的。

三、要注意线条的色彩,因文择线。比如内容严肃的稿件,不宜用花俏的粗花边加框。而反映在新成果、新信息、新建设的新闻则可用这类花边,以显示出鲜花盛开、春色满园的喜人景象。重点稿件一般采用中粗花边进行全加框,使读者一目了然。有的稿件虽很重要,但在一个版面中只占次要地位,则作上下加花线处理即可。有的稿件虽不很重要,但有可读性,可采用细线花边装饰,给人以秀雅之感。有的两篇新闻稿安排在左右或上下毗邻地位,为避免相互混淆,中间可用水线间隔,既可作行界线,又可作栏线,使版面眉目清秀,条块清晰。版面上除辟栏、专栏外的区域性文章,可用细点花边围栏。反之,如果不注意内容的需要,在社论的标题上用线条围成几条大花,在纪念“六一”儿童节的版面上,严肃地连一根线条一个装饰图案也不用,都是不妥当的。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