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两会与民众间搭建一个便于沟通的桥梁,让民意在两会得以全面、准确、及时的反映,是开好两会的保证。但是,民意不会主动反映到两会上,也不会主动走进代表委员们的建议、提案里,它不仅需要广大代表委员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有一个桥梁和纽带。在笔者看来,时评是担当这一任务的不错选择。
时评是对时事热点、社会焦点、发展难点以及对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发表公民见解的一种文体。时评的特点,决定了它是汇集民意、凝聚民智、表达民愿的最佳场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事实证明,在一些时评文章中,存在许多有益国家建设、有益重大问题解决的真知灼见。从时评、评论文章中察民意、集民智,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这是一个舆论改变社会的时代,这是一个公民自由发言、百花齐放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更加重视时评、舆论在两会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可以从两会时评中吸取精华以进一步完善,时评又可以启发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提出新的建议、提案。更重要的是,两会研究和讨论的往往是国家改革发展和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而这些也正是老百姓密切关注的热点。通过时评,让民众表达对两会的期待、建设,以及对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能够实现民众与两会代表委员的互动。我们期待,媒体为两会开辟专门的时评版面,更加重视两会时评。同时,也期待两会代表委员们多关注时评,从中发现问题、聚集民意,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和群众智慧,带着民意上两会,为我国的繁荣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孙瑞灼)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
【责任编辑: 刘静】 |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曹操墓为何成为新闻陷阱
下一篇: 记新闻生涯中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