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新闻理想的新闻工作者

2010-01-29 18:09: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吕俊蓉在《中国地市报人》2009年第12期杂志撰文认为:
何为新闻理想?作为一个抽象化的名词,新闻理想有多种不同的诠释。邵飘萍欣赏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范长江说“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就是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范以锦说“一张报纸办得好不好,与新闻人的新闻理想密切相关。有志于献身传媒业的新闻人,就要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高鹏说“让世界知道真相,让生活更加美好,让社会更加和谐”……

笔者认为,新闻理想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在泛商业的时代下,新闻理想却表现出了这种差别。而这种差别让新闻理想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峻。如2008920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发生矿难,1人死亡,事故发生后瞒报。从而引发一场中国新闻界“叹为观止”的“封口费”事件。据报道,前后共有28名“记者”登记到访,其中持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记者证的仅有2人,多数是假记者。这一事件给我们的反思是:为何记者队伍会如此鱼目混珠,甚至假记者比真记者还多。其实透过假记者的行径可以看出传媒队伍中的真问题。

这只是新闻理想被弱化的一种,可以称之为权益化,利用新闻这个特殊的职业赋予新闻人的权利,为自己谋取私利。

但是不是新闻理想与现实之间就无法找到一个契合点呢?非也!市场化条件下更需要强化和坚持新闻理想。新闻理想其实很简单,也很平凡;并不是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现在很多新闻人会抱怨新闻理想与现实差得太远,受到一点挫折,比如说负面新闻报道被压下来,就认为自己的理想抱负难以伸展,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新闻理想完全可以在矛盾冲突中找到平衡点;有些事实并非不能去报道,而在于你报道的方式和角度;一些东西也并非了然无趣,而在于你的叙事方式。

这就涉及到新闻人的职业素养:要用事实说话,而不是从概念出发;要平衡表达不同方面对同一事件的看法,而不是只表述一方面的意见;要尊重受访者,而不是无视他们的权利;同受众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教育他们等等。

总之,当今是一个信息交互的时代,也是一个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以及网络更加发达的时代,这更是一个新闻理想需要强化和张扬的时代。新闻的进步所折射的恰是社会的进步;新闻的理想,正和这个社会的理想息息相关。我们在理想中奋斗,社会在理想中行进,民族复兴在理想中成就。因此,对我们新闻战线的每个人来说,都应该成为有新闻理想的新闻工作者。

(本期责编:贾佳 武超)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