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提高党报公信力

2011-04-14 17:0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樊清平社长在临汾日报社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中撰写心得体会,他认为:党报是执政党的宣传工具,它有无可替代的权威性,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党和政府有关信息的权威发布机构,党报要经常发布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等多种信息。发布这些信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党报在受众中无可替代的公信力。

就报社来说,公信力决定着报纸舆论引导作用如何发挥及发挥的程度,提高报纸公信力是报纸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进而影响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报纸的受众亲和力、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对于党报来说,更需要自己受众最大限度依赖自己,从而使自己有更强的公信力,以达到自己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目的。

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媒体要有社会责任感,首先要提高媒体承担正确传播社会价值观的责任。媒体的责任就是真实记录社会状态,提示第一时间时代发展进程中难题,并剖析这些难题的原因,深刻反映人类应对挑战的智慧及其成果,服务并推动社会进度,牢固树立及时、公正、求实、实事的态度和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其次,媒体的责任要求敢于说真话,敢于为公众言,不回避社会热点话题和公众关心的敏感话题。再次,媒体的责任要求媒体以理性观察和富有建设性为出发点,不冲动、不媚俗、不偏激、不盲从,以务实、开放、求实的心态冷静观察社会走势,以建设性的视角来报道,剖析所有的新闻事实和背景。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切实担负着正确传播社会价值观的责任。

二、要努力提高编采人员的综合素养。编采人员的业务素质与道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受众依赖和媒体公信力。因为不管什么事情都是靠人来做的,所以,媒体的权威性不仅体现在媒体自身,还体现在采编人员身上。媒体肩负着社会责任,记者、编辑应该是和谐社会的负责任的建设者。而不仅仅是录音机、照相机,不是有闻必录者,不是呆板的传声筒。随着新闻事业性不断发展,公众对媒体的要求除了快速、客观、真实之外,还要求新闻有深度,还要想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办”,深度报道和深度解读,这就对记者、编辑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提高采编人员素质,必须一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加强业务知识培训。

三、坚决杜绝虚假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工作者的生命,党报记者履行职责,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一是必须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新闻工作的首位,始终坚持高度的党性原则,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弘扬正气,鞭挞邪恶,该写的发奋地写,不该写的坚决搁笔,做到每条新闻都要真实客观经得起历史检验。二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第一手材料,准确地为人民群众鼓与呼。三是要始终把握时代的主旋律,满腔热情地讴歌时代新事物、新气象、新面貌。讴歌在经济社会和转型跨越伟大时代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特别是在我市开展的“爱我临汾、树我形象、建我家乡”的活动中,以亲身体会去感受人和事,捕捉鲜活的新闻素材,通过新闻作品把这种好氛围、好态势鲜活地展现出来。四是正确运用新闻舆论监督,做到帮忙而不添乱,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土有责,坚守新闻真实性,提高舆论公信力。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