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论证。即用相同或相似的两个事物进行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这种推理论证是这样的:即根据两个事物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的,而且已知其中的一个事物还具有其他的属性,从而推导出另一个事物也具有同样其他属性的结论。这种推理通常用这样的分式来表示:如果已知事物A 有属性abcd,事物B有属性abc,那末事物B也就可能有属性d。类比论证,本是一种逻辑推理的论证,它的作用侧重在于增强文章的逻辑性,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当然,它所推论出的结论,具有不完全的肯定性,可能有,但并不是一定有,所以在运用这种论证方法时,往往还要用事实加以进一步说明。
比喻论证。即用打比方来说明论点的方法。比如《战国策》中,苏代用“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寓言打比方,说明赵、燕两国相争,则强秦便会从中取利。苏代用的就是比喻论证。这种论证方法,有人称之为“形象化类比”,其作用侧重在于使议论形象化、生动活泼富有风趣,让读者易于领悟和接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喻巧 而理至”。但是,由于比喻本身的局限性,再加之常常与被论证的问题缺乏直接的本质联系,所以它只能是一种辅助论理的方法,而不宜作为主要的论证方法。
分析论证。即通过分析问题,剖析整理进行论证的方法它常常是围绕一个中心论点,理出几个分论点,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或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在最后加以综合概括,作出结论。有时也可把结论放在最前面。
运用这种论证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把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安排、搭配、结合好。分论点必须服从于从属于中心论点,它既是中心论点的论据,而它的下面又有自己的论据。前者叫一层论据,后者叫二层论据。中心论点是文章之纲,分论点是纲中之目,中心论点统帅分论点,分论点为说明中心论点服务。这样纲举目张,文章才能结构严密,条理清楚,论证有力。
这种论证方法多用于论题较大,篇幅较长,内容较多的评论文章。一般地配稿短评论较少使用。
递进论证。它有似剥笋脱壳,由浅入深,逐渐展开,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揭示本质,引人深思。这种论证方法,比较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先接触事物的特殊特征,再进而深入剖析,引出一般性的结论。因而它在评论写作中用得比较多。
反驳论证。即用对反面论点的否定来证明论点。一般先摆出反面论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加以反驳,在反驳、否定中进一步阐明自己的正确观点。在新闻评论中,它常常作为一种立论的辅助手段来运用的。同时运用这种论证方法,还应当特别注意区别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驳斥敌人反动谬论,应当无情揭露,但也必须注意严肃性和科学性;批评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更要细致耐心,说服引导,既坚持说理,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又要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不“无限上纲”,不强加于人。驳论包括反驳论点、论据论证,重点是反驳论点。
以上仅是配稿评论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在一篇评论中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生动性。由于不同的论证方式和方法,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在选用中、在相互配合时,一定要注意运用得当。同时,更由于配稿评论,一般却具有短而尖的特点。“短”是指篇幅而言,短小,容量不大;“尖”,指尖锐泼辣,褒的要热情,贬的要有力,不能有气无力。在选用论证方法时,这就要从论点与论据的逻辑关系出发,尽量舍繁就简,避免论证过程的复杂化,力求做到一针见血,捅到痛处,写者淋漓,读者痛快。
【责任编辑: 刘静】 |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第三十七讲 配稿评论的标题与开头(上)
下一篇: 第三十六讲 配稿评论的写作特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