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当今媒体竞争已近白热化,在新闻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在标题上花费更多心思,追求的就是一个花样翻新,需要的就是一个新颖奇特。但是,人们在追求新奇特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一个媒体最起码的真善美情怀。当两架飞机相撞发生空难时,就会冒出“两飞机空中接吻”之类的自以为讨巧的标题。当汽车相撞酿惨祸时,竟有“两车拥抱”如何如何的调侃语气,当绝望农民工欲跳楼讨公道时,有媒体竟能以一种“事不关己”之态,风风凉凉地亮出大标题:“跳楼秀”等等。
有道是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报纸的灵魂。文章的标题最能表达一张报纸的观点、态度,最能体现报纸的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文明气质。就这一角度而言,标题是表现报纸综合素质的较好途径。
不久前,媒体对篮球运动员易建联嘴唇受伤缝50针一事的报道,各家媒体的标题制作,便高低分明,优劣尽现。比如有这样两则题,一则是:“(肩题)阿联接受采访口齿清晰 (主题)专家:多缝针为避免毁容”;另一则是:“易建联复出决心不变 嘴唇缝50针但伤势不太严重”。这两则题虽然文句平白无奇,略显笨拙,但其中深含关切之意——对易建联伤势的关切,对关心易建联的广大读者的关切。作为读者当听说易建联嘴唇受伤,第一反应就是易建联会不会毁容破相,进而担心伤势会不会影响他的复出。而这两则标题恰恰在这两点上回应了读者。且两则标题文风踏实,语意体贴,和这一意外伤害事件的气氛和谐一致。而同时某报的一则标题,就让人观之不爽:《嘴唇密密缝,易恐迟迟归》——略带恐怖、调侃意味,这颇费心思的标题,很难给人以好感,反而让人觉得制题者有点冷血旁观、油嘴滑舌之态。这种缺少关怀之情的新奇特,只能让报纸质量丢分失色。
由此可见,要想让我们的报纸真正贴近人心,赢得读者,首要一条,就是办报人要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一腔真善美的情怀,痛恨丑恶、同情弱小、体恤民情、伸张正义,对生命心生敬畏,对真情心怀感激。一旦媒体有了这样的修养、这样的素质,我们的标题怎会不动人,我们的笔下怎会不生花,我们的报纸怎会不魅力大增?
杨春燕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
【责任编辑: 刘静】 |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写残疾人报道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 临汾市省级以上新闻作品获奖标题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