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锋
《南国早报》9月20日第20版《上海白领妈妈求助中介急聘奶妈》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朱女士在上海外企从事HR工作”。我当时犯了迷糊:“HR工作”是什么?便去请教该稿的编辑,编辑说她也不懂,当时问过作者现在又忘了。该报10月2日第4版《崇左血库告急 吁请市民献血》文中说,“崇左市中心血站血液库存量仅有100个单位……”我的疑问又来了,“100个单位”的血到底是多少?我去问记者,记者说:“这个我问了血站的领导,等我照着采访本回答你,现在我也说不清楚。”记者已经请教过专业人士但还是没能理解,看来一般读者就更难看懂了。
后来经请教相关专业人士,总算弄懂了这些问题:血液的一个单位是200毫升。“HR”是指“人力资源”,那么,直接写“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不是更方便读者理解吗?我由此想到,报纸在服务读者方面,能否做得更周到些。比如,碰到一些生僻词语或新鲜事物,是不是可以作些简要的注释,好让普通读者都能看得懂。作为报人,我想都应该谨记这句名言:永远不要轻视读者的智慧,也永远不要高估读者的水平。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
【责任编辑: 】 |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记者节是权益日 更是职业信仰日
下一篇: “奢华新闻”悠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