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葫芦竟能吹出这么美妙的音符!”“太有意思了!”“等我学会了就吹给爸爸妈妈听!”……12月3日下午,蒲县鹿城小学葫芦丝社团的同学们正在练习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悠扬的旋律传遍整个校园,大家兴奋不已,纷纷道出自己的感受。
很难相信,这些学生大都是留守儿童和农村孩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刚入校时寡言少语、胆小自卑,缺乏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活力。
为了给学生们的成长插上“自信”的翅膀,近年来,该校创造性地构建了以“自信教育”为核心,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特色课程、综合课程“四维一体”为支柱的自信管理体系,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特色教育,打造文明校园。
播下自信的种子
“不偏食、不挑食。”“根据自己的饭量,吃多少盛多少。”“看到浪费现象要及时制止。”……12月7日,该校一(4)班教室里热闹极了,班里正在举办“‘光盘’为荣 向浪费说‘不’”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畅所欲言,分享起自己的节约粮食小妙招。
该班还将“光盘”行动延伸到课外,利用午餐时间,分组评选出“光盘”最多的小组,并给予奖励。“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珍惜每一粒粮食。”班主任贾静静如是说。
这只是该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缩影。除了每周的主题班会外,学校还开展了师恩情深,感谢有你;爱我中华,爱我家乡,爱我鹿小;警钟长鸣,关爱生命等形式多样的月度主题德育活动,使学生们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学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还召开班主任会、家长会,强化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建设。同时,通过开展优秀班级、班干部、班主任等评比工作,进一步激发师生们的学习激情和工作热情,多角度、全方位地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该校校长曹红霞介绍。
洒下自信的阳光
只有自信的教师才能教出自信的学生,而教师的自信来源于过硬的专业素质,这离不开学校的大力培养。
连日来,该校五(2)班数学老师王娟成了一个大忙人。每天下午放学后,她不是在办公室练习毛笔字,就是到教学楼旁的树林里演讲。“我还有两关要闯,必须一次通过。”原来,该校规定凡是新入职的老师必须在两年内过五关,即钢笔字关、毛笔字关、演讲关、才艺关、课堂关。王娟今年9月刚进入该校任教,就参加了老带新教师的“青蓝工程”,她与老教师弓淑艳结为师徒,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已顺利通过三关。如今,只需要再闯过演讲关和毛笔字关,就能正式出师。
没有高尚的师德就教不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我校广泛开展向各位先进教师学习的活动,大力弘扬‘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精神。”该校副校长闫富爱介绍,“学校要求教师做到禁止脏话、禁止方言、禁止消极语言、禁止过多口头语‘四禁语’。同时,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打造出了一支受学生爱戴、家长满意的教师团队。”
插上自信的翅膀
12月3日,是该校的社团活动日。下午3点半,教辅一楼乒乓球室里,一场比赛正在激情上演。只见持直拍的席鹏翔同学率先发球,对手持横拍拉了反手弧圈球,他迅速使出“绝技”——直拍横打,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自从加入学校的乒乓球社团后,我每天练习,还有老师指导,球技大增!”席鹏翔由乒乓球“小白”练成“能手”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除乒乓球社团外,该校还有舞蹈、主持、书法等19个社团,以专职教师任教为主,外聘教师为辅。此外,学校每年定期举办春季运动会、“六一”艺术节等各类活动,歌曲大赛、书画作品赛、演讲赛等一样不落。
六月种玉米、十月摘山楂、十二月挖白萝卜和白菜……该校建有校林、校田等劳动实践场地,学生不出校门,就能走进田地接受劳动教育,体验播种的辛劳与收获的快乐。12月7日下午,六(3)班的学生一下课就撒了欢似地跑进地里拔白萝卜。寒风瑟瑟,大家的小手虽然已被冻得通红,鞋上沾满了泥土,但依然干得热火朝天。这时,一盘洗干净的萝卜“上桌”,师生们一起坐在地头,边吃边背起《悯农》,欢笑声不绝于耳。
一系列特色课程和活动的开设,培养了学生们的才艺,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六(2)班学生王佳琪荣获首届“书法印象”杯全国书法、硬笔书法大赛青少年组一等奖;六(3)班学生高源璟荣获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朗诵比赛临汾市赛区第二名……
“自信教育”的开展为该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短短3年时间,鹿城小学先后荣膺“山西省文明校园”“山西省素质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如今,该校充满自信的师生们正昂首阔步,走在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的大道上。
记者 郭秀婷 实习生 蒋子田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