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的稀世瓷器

2014-07-28 21:53:55 来源:临汾新闻网

瓷器出现于公元前十六世纪商代中期,作为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瓷器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也是中国的代名词。瓷器收藏爱好者更是分布广泛,近日,记者在收藏家张来强家中见到一件稀世瓷器。张来强介绍,该瓷器属于霁蓝釉,名称为“霁蓝描金彩六方大瓶”,经多方鉴定,确认为乾隆年间的稀世珍品。

张来强年轻时就爱好收藏,之后从事文物收藏工作长达30年,期间研读各种收藏类书籍,并多次与收藏专家马未都先生切磋学习,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造就了张师傅如今在收藏界的威望,并被邀请担任市文物收藏与保护协会副会长的职务,但说起收藏最爱,张师傅首推瓷器。

说起这件瓷器的由来,张师傅用“缘分”两字来形容。因为平时在市铁路分局侯北机务段工作,张师傅常利用业余时间去附近乡村转转。今年5月中旬,张师傅偶然在一位老人家发现这件瓷器,凭多年文物收藏经验,张师傅初步推测该瓷器产于乾隆年间,经与老人多次商量,张师傅的诚心打动了老人,取得了该瓷器的收藏权。

回到家中,张师傅迫不及待地叫来行内朋友,共同研究并查阅相关资料,最终印证了张师傅的推测,该瓷器为乾隆年间的霁蓝釉。张师傅介绍,此六方描金大瓶,高50厘米,冼口式颈部收敛,溜肩、长鼓腹、砂底宽平足;器形端庄规整,胎体厚重,颈部加饰蟠螭双耳,釉面色调均匀,大瓶口边有自然形成的窄齐白边“灯草口”,器里是蓝白两种釉颜色;底部修胎规整,砂底无釉,瓶腹描金彩绘山水亭阁,并用金彩书写整篇词文章《滕王阁序》。依据这些特征可推断此瓶是一件标准乾隆时期的精品瓷器。

《滕王阁序》是王勃省父路过滕王阁,正赶上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他便随性即席而作此篇,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将《滕王阁序》巧妙书写于瓷器上,既反映了乾隆年间盛世繁华的社会背景,也迎合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乾隆当政期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乾隆皇帝平时喜好游山玩水、热衷于诗词歌赋,当时各种工艺制作都为迎合乾隆的爱好,达官贵人也追随这种风潮,形成当时特有的文化氛围。

张来强表示,此瓶收藏价值极高:一方面,瓷器讲“一方顶十圆”,因方形瓷器难以烧造,成功率极低,所以存世量稀少;另一方面,用金粉描绘书写的瓷器十分名贵,也可据此推出该瓶为富家子弟的观赏瓶。

“根据做工来看,该瓶产于景德镇,晋商将它带至于此。”张来强认为,该瓶不仅有很高的文物、历史价值,也是晋商文化交流的见证。(记者 李羿玫)

责任编辑:刘静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