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镇宅龟蛇》碑系吴道子手笔

2013-09-09 20:43:36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襄汾县赵康镇北赵村,有一古刹名为汾阴洞,创建于明代甲戊年间,以洞为主。在汾阴洞内玄天上帝殿里,竖立着“太邑汾阴洞镇宅龟蛇图”碑刻一块,出自唐代画圣吴道子之手,可以称为该洞的一宝。

该石碑的正面刻着龟蛇图,笔划粗犷有力,形体雄健豪爽,整幅画构图严谨,刻功精致细腻,刀法刚健洒脱,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为龟蛇动物画的珍品,有绘画大家的风度。末署吴道子笔。

再细看整幅图,龟蛇交合,动感凸现,上下呼应,栩栩如生。不规则对称形的蛇纹疏密有致、线条流畅;龟身裙边的乾、坤、巽卦饰,巧妙地诠释着神龟负洛书的传说故事;龟背上六星南斗星座图、作法通神的踏罡布斗图,寓意深奥,气势非凡,直观地演绎了沧桑变换的万千气象。

石碑的背面刻着人型字画对联:八仙传百世,十位永千秋。”笔划纤细流畅、人像潇洒自然,各个形象潇洒中显得庄重,自然中透出大方,对联人物仪态似由道教首领李耳(老子)和汉代道教领袖张道陵(张天师)的画像为底样,分别组成“八”字和“十”字,其他的仙、传、百、世、位、永、千、秋等八个字,由传说中的“八仙”群像——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等人的画像组成,形象逼真,刻工细腻,系出自深谙释(佛)、道、儒三教典故的高手画家之手,也是吴道子的手笔。

站在《镇宅龟蛇》碑前,感觉祥瑞二兽蠢蠢欲动,呼之欲出。神龟引颈,灵蛇吐信,盘绕缠绵,若即若离,不仅表现出道家的一“阴”一“阳”,更体现了世间万物的一“动”一“静”。整个图形俨然暗含了一个若隐若现的神奇“道”字。

记者在采访了解到,这块由吴道子亲笔所作的“龟蛇图”和人型字画对联石刻颇为珍贵,为该庙添色不少。当地不少人都视其镇宅之宝,前些年当地人纷纷拓片保存或买卖。为了保护这块珍贵的石碑,原件已经放在襄汾县博物馆保存,现在庙里展示的是一件复制品,但仍然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赏。(文/图记者 张莹超)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