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分流航班落地太原,前后5小时保障工作全记录

2020-04-07 09:57:14 来源:山西日报   浏览次数:

  4月4日22时10分,一架从白俄罗斯明斯克起飞的国航CA722航班(明斯克—太原—北京)落地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停靠在T2航站楼指定机位,机上共有186名旅客。

  这是进入4月份以来,山西首架入境分流航班。为守牢筑好外防输入防线,太原海关与省市联防联控单位协作配合,从航班落地前的准备工作,到完成所有旅客入境分流工作,前后持续了5个多小时。山西云媒体进行了现场记录。

  4日20:10

  提前做防护准备

  在机场海关大厅,参加这架航班分流保障工作的工作人员,领取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镜(面屏)、防护手套、消毒液等。工作人员包括登机检疫组、现场流调组、现场采样送样组、120转运组、洗消组等,所有人员要至少提前2小时到达大厅。

  4日21:10

  各自就位待命

  太原机场候机楼的通道内,工作人员穿戴好防护设备,各自就位。自己岗位上要用的体温计、消毒液、纸巾、笔、各类信息登记表等,都已提前备足放好。

  在航站楼外的停机坪上有4间采样室,每间采样室2名工作人员,来自山西省人民医院的4名医生负责采样,海关人员负责询问和信息登记、转运样本等。负责采样的医生王敏介绍说:“以前都是采集咽拭子样本,今天是第一次采集鼻咽拭子样本,准确度会更高。”

  4日22:10

  航班落地,登机检疫

  登机检疫是第一项流程。舱门打开,登机检疫组人员进入机舱内,通过医学排查,在最短时间内锁定有症状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并进行分类。登机检疫后,旅客按照分类分批下机。

  4日22:30

  对旅客进行流调

  旅客下机后,要在专用通道内进行一系列的医学检测和排查,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流行病学调查。旅客身体状况、旅居史、最近有无症状及原因等,都要进行详细调查询问,这些信息将作为对入境旅客后续处置的依据。

  4日22:40

  鼻咽拭子采样

  遇到有疑似症状的旅客,就会被送到采样区进行鼻咽拭子样本采集。采集完一个,需要对采样室进行全面消杀后,才能进行下一个采集。采集到的鼻咽拭子样本,需要及时被送往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

  4日23:30

  旅客通关

  一名做完“流调”后确定相对安全的旅客,再次进行红外测温后,进入下一步的通关手续流程。通关成功后,将被送往隔离酒店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后,方能进京。而有症状或疑似病例,将被120转运到指定医院进行诊断。

  5日00:45

  上传信息

  给最后一名乘客做完流调工作后,流调组人员终于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但整个工作还没有结束,他们还要将登记好的旅客资料上传电子版,并移交给信息组,供信息组网报数据用。

  5日1:30

  排队洗消

  航班旅客排查分流工作结束后,已是第二天。采样室、停机坪、机场通道等都在进行消杀,而已经高强度工作了5个小时的海关人员,正在排队进行洗消。正在排队的流调组成员李鹭说:“能防止疫情输入,累点也值了!”话音里虽带着疲惫,脸上仍挂着微笑。

  自3月21日起,太原成为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12个第一入境机场口岸之一,太原海关加强与省市联防联控单位协作配合,对所有入境人员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运转”的口岸检疫措施,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旅检现场和出入境航空器消毒技术指南2项省级地方标准,并于3月17日起发布实施。

  国门有我,山河无恙。4月6日一早,又有一个入境分流航班落地太原,疫情防控工作仍在继续。

  山西云媒体 出品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