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抗疫一线下来,旋即奔赴援疆前线。4月10日,省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陈天狮,作为我省第四批援疆干部人才启程奔赴新疆。他此次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执行为期一年半的援疆任务。
从战“疫”到援疆,连续奋战在一线的陈天狮几乎未有停歇。
省人民医院是我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定点医院。“我们科的发热门诊是医院的第一道防线,发热病人得先从我们科排除新冠肺炎,归科后,才能让医护人员安心诊疗。”陈天狮告诉记者,他最初通过新闻了解到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时,就本着职业敏感作出“宁可防护过头,不要防护不足”的决定,要求科室严格执行三级防护,保证每一位医护人员都不能发生感染。
从1月16日开始,医院感染疾病科就已满负荷运转。“我们发热门诊最多的时候一天排查73个发热患者。”陈天狮解释道,“可能你觉得73个不多,但为了保证不漏诊一个新冠肺炎患者,我们要做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患者旅行史、旅行归来症状、是否聚集性发病以及是否接触过流行病患者等等,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诊疗,是否发热,是否干咳、呼吸困难,以及进行相关的血液及胸部影像学检查再评估诊疗。这样下来,一个医生每天诊疗时间就将近10个小时。”
任务重,人手紧。科室医护人员24小时两班倒,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5倍多,但大家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说退。而作为科室负责人,陈天狮每天基本只能睡四五个小时,要么是在一线出诊、会诊,要么就是在协调人员、物资及患者归科事宜。“这里是第一道防线,我白天正常诊疗,晚上就在办公室和衣而睡,随叫随到,因为发热门诊就是战场。”他说,“医院领导对我们科大力支持,大家也齐心协力,从不讲条件,努力克服困难。”
在陈天狮的印象里,随时待命的状态已经成为条件反射般的职业习惯。除夕夜,和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联系采集核酸事宜;正月十五凌晨,睡梦中接到电话,立刻穿上防护服去接诊;每天接打电话200多个,经常一手拿手机,一手拿固话……
超负荷工作状态,让陈天狮无暇顾家,但妻子毫无怨言,独自撑起家里全部重担。和陈天狮一样,科里同事有的把孩子送回老家,有的直接和家人分开居住,但没有一个人退缩,都坚守在抗疫一线。截至3月底,陈天狮带领大家共接诊患者2000余人次,全科医护人员零感染。
“让我责无旁贷的,不仅出于职业要求,更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陈天狮说,他还记得参加党课培训时老师讲的一句话:“共产党人都是金刚不坏之躯,这不是说他们肉体有何特别,而是有坚定的政治定力和无私奉献的情怀。”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后,陈天狮立刻又转战援疆一线。“我知道妻子舍不得我离开,但她还是对我说:网上有句话说得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我在家苦点累点不委屈,很高兴能为你的前行做好后方支持。你一定要好好干,加油!”
本报记者王鹏 本报通讯员谢彬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