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连日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我省代表围绕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建良策、话发展,凝聚起攻坚深度贫困的强大合力。
岢岚县赵家洼村地处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山大沟深,土地贫瘠,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忻州市这几年以非常之力破非常之难,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全国人大代表、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政法委书记朱晓东深有感触地说:
朱晓东:
总书记去过的赵家洼村已全部拆除,复垦复绿,看望过的刘福有、王三女在移民社区实现了务工就业,每年稳定增收2万多元。搬迁安置点宋家沟村成为国家3A级的乡村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32万余人次,搬迁群众收入也翻了一番。
全国人大代表、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政法委书记朱晓东
整村搬迁是解决深度贫困的有效办法。截至目前,我省11市83个县,共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2万人,同步搬迁11万人,其中,仅忻州市就有806个自然村实现整体搬迁,4.5万人挪出穷窝,走上幸福路。
朱晓东:
我们突出集中安置,强化后续扶持。到去年,全市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22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5.8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18%。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近年来,我省建立完善“村有脱贫产业、带动企业、合作社,户有增收项目、技能”等机制,带动106.6万贫困人口增收;累计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21.8万人,转移就业35.1万多人。
全国人大代表、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立伟:
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1460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的收入由过去的0,到现在平均达到了20万,让我们的集体经济组织有了经济实力增加公益岗位、增加以工代赈。
全国人大代表、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立伟
山西横跨吕梁山、太行山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区,深度贫困与生态脆弱交织,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我省创新性地以造林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开展生态扶贫工程,在“一个战场”打赢了绿化和脱贫“两个攻坚战”,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全国人大代表、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立伟:
吕梁市组建1000多个合作社,让60%的贫困户参加到造林当中。近五年来,每年以荒山造林一百万亩、退耕还林一百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一百万亩三个“一百万亩”推进植树造林,去年获得了全国最具生态竞争力的城市。
近日,我省正式发布“山西药茶”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历史悠久的山西药茶正大踏步成为我省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新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晋中市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
山西药茶的开发这是一个新型的项目,现在山西药茶有200多个品种,药茶是新市场也是新产品,对保护生态、保护人民的健康、扶贫致富又是非常好的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晋中市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
(来源:FM90.4山西综合广播新闻部)
(部分图片来源:山西扶贫、忻州日报)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