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入党故事】裴晔:“塞上明珠”的播绿使者

2021-06-30 15:26:07 来源:黄河新闻网   浏览次数:

  编者按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用“我的入党故事”,共同追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伟大历程,书写时代华章。

  在朔州市区百公里的生态走廊上,经常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在林木间巡查。植树时节,一群人在他的带领下挖坑浇水、植树播绿,他就是朔州市朔城区西山生态建设事务中心党组书记裴晔。

  裴晔,1985年8月参加工作,198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以来,他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奋勇争先。自2012年8月到林业局担任局长至2019年10月到朔城区西山生态建设事务中心任职以来,裴晔一直在为改变朔城区的生态环境扎实苦干,努力奉献。2020年9月被山西省森林草原局评为全省“最美林草人”。

  扎根一线,当好“造林人”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幸福。裴晔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八年来,始终带领干部职工投入一线,在朔城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攻坚战中,既是一位设计师,又是一位“施工队长”。

  裴晔把办公室搬在施工现场,带领班子成员和技术人员吃住在工地,从落实小班、栽植树苗到工程验收,全程督导把关,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漫山遍野的绿色风光。“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为大家作表率,办公室里种不出树,不在一线,种不成树。”

  针对本区地貌,裴晔带领班子成员探索出灌草行带混交等多种造林模式,摸索出多种适地适树造林方法,提高了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实施了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6—9期、南山生态综合治理1—3期和洪涛山生态恢复1—2期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达34万亩,栽植各类树木3000多万株,使朔城区的西山、南山再现满目苍翠。

  加强管控,当好“护林人”

  一分造林,七分管护。为了保护极为珍贵的绿化成果,裴晔组织设立管护站,组建管护队伍,建立并推行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森林管护责任制和救援机制,启用了林火视频监控、智能巡护监管信息化系统,配备了充足的管护防火设备,形成一个力量充实、硬件完善、制度健全的森林管护体系,使百万亩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林业扶贫,当好“引路人”

  森林资源管护,助力群众脱贫。“我们按照贫困管护员占比不得低于60%的标准,共吸收项目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人成为护林员,人均年工资性收入能达到6000元以上,老百姓很乐意做护林员这项工作,既增加了收入,也保护了自己辛苦种下的树。”

  发展经济林产业,助力增效脱贫。“我们对大莲花、南辛寨和九圪塔三个贫困村的9000亩干果经济林进行提质增效,惠及了约60%的贫困户。在南辛庄村,我们发挥部门职能优势,为39户贫困户栽种经济林841亩,每亩每年补贴390元。通过倾力帮扶,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肩负着党的信任、群众的嘱托,我们既要把生态工作搞好,也要带领为生态建设作出贡献的老百姓致富。绿水青山也能变成金山银山,环境好了,百姓富了,我们才算真正把工作做好了。”讲述起林业扶贫工作,裴晔脸上挂满了笑容。

  裴晔不仅是朔城区的播绿者、绿色城区的守护者,也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者、领路人。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爱民为民的赤诚情怀,大力实施林业扶贫攻坚工程,在一个战场打赢增绿与增收两场战役,以一名共产党人对绿化事业的满腔热情,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