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中意”中国丨家门口的优质医疗资源!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造福三晋

2022-12-17 15:23:13 来源:山西日报   浏览次数: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刘妍报道  “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一年的建设成效显著,门急诊人次一年增长14.5%,住院患者人数增长15.6%,体现出医院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12月15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郝旭亮的介绍中,“让世界‘中意’中国”网络主题活动山西篇采访团感受到了我省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成效。

  山西是传统中医药文化大省,资源禀赋深厚。近年来,我省统筹推进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启动了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2022年以来,我省召开中医药强省大会、通过《山西省中医药条例》等,为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在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地区建立区域医疗中心”的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根据“按重点病种选医院、按需求选地区,院地合作、省部共建”的工作思路,先行开展的试点建设。

  2021年3月,山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正式签署合作共建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协议,依托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共建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中心将以心血管学科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动技术、管理、品牌的平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升临床诊疗能力、科研研发与转化能力,减少患者跨省就医,更好地满足三晋百姓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

  “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一年多来,医院在管理模式、科技创新、临床服务诊疗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郝旭亮介绍,医院首先成立了心血管病中心,扩展了两个病区,今年7月12日,心脏介入手术室投入使用,“到现在为止,已经开展了心血管、脑血管、周围血管的介入治疗200多例,基本填补了医院这方面的空白。”

  在科技创新方面,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来,医院设立了心血管专项基金,同时投资900万元,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共同推动心血管病中心、脾胃病中心、中药制剂创新中心三个科研平台的建设。

  在人才培养方面,得益于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相关政策支持,医院启动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引进项目,着手引进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首都名中医等专家,在医院建成名医工作室。今年还将落实6位岐黄学者名医工作室建设,在做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的同时,为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培养一支可持续的发展队伍。

  “医院还开展了中医护理门诊,引进了北京西苑医院特色的治疗手段和技术,同时加强中药制剂,即特色专科的建设,制剂的研发与投入临床使用也在不断加大。”郝旭亮介绍,围绕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组织进行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专家山西行活动,医疗专家深入到县、深入到基层,把优良技术下沉服务,提升了医院的影响力。

  “自2021年4月19日西苑医院专家入驻以来,反响非常好。”郝旭亮告诉记者,今年又有一批肿瘤、脾胃病等方面的专家入驻医院,除山西本土患者外,宁夏以及东北等地患者也慕名而来。

  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启动以来,医院影响力持续扩大,民众在家门口就有来自北京的知名中医药专家看病,就医获得感、体验感明显提升。在郝旭亮看来,让患者看得了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更彰显了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