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雁馨
农历七月十五是奶奶去世十周年纪念日,想到那个最疼爱我的人,那个为我们无私奉献了自己一生的人,竟然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年的时间,真的有些不敢相信。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来临之际,我有太多的话想对爷爷和奶奶说。
离别是种难言的痛楚
十年了,时间过得真快……这么多年来,每每翻看爷爷和奶奶的照片时,点点往事历历在目,眼泪会不自觉地往下流。有时候在梦里,你们是那么真实地在我身边,陪我聊天,给我做好吃的饭菜,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每当这个时候,我多么想留住这一切,不愿醒来。我知道,当我在想你们的时候,你们一定也在另外一个世界牵挂着我,因为我永远是你们膝下长不大的孙女。
还记得2004年的那一天,在爷爷离开我们8年后,奶奶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最让我伤心难过的是,奶奶离开时,我竟然都没能守在她的身边,没有见她最后一面。我接到奶奶病危电话的那一刻,眼泪夺眶而出,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从临汾坐车直奔襄汾老家。三四十里地对我来说变得那么遥远,奶奶,您一定要等着我!”可是,当我回到家时,奶奶已经静静地躺在那里,家人哭成了泪人,我抱着奶奶大声地叫着:奶奶”奶奶”奶奶”……可她却永远都不会再答应我一声了。
奶奶走时79岁,在病床上躺了一年,身心饱受病痛的折磨。我最遗憾和后悔的是,那时候由于工作忙,从来没有认真地侍候过她,现在想起这些,总觉得特别惭愧,我对不住奶奶,没有好好尽孝,可等我知道孝顺时,奶奶已不在我的身边。
记忆中,奶奶的身体一直特别好,精神头十足,虽然个头不高,但腿脚特别利落,从没有听她说过身体哪里不舒服。印象中,奶奶平时都很少感冒,所以我特别羡慕她的身体。就是这么健康的一个人,在一个雨后走路时摔了一跤,就再也没有站起来……最让人痛心的是,奶奶病倒时,家里正在盖新房,我可怜的奶奶,你为什么走得那么着急,付出了一辈子,竟然等不到住上咱家的新房。
爷爷走得也是如此匆匆,不等他最疼爱的孙女回家,就去了另一个世界。当时我远在太原求学,家人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没有通知我回家,所以没能和爷爷见最后一面。我放寒假回到家时,还高兴地问奶奶:爷爷呢?我给他买了礼物。”奶奶再也忍不住了,她抱着我哭着说:孩子,你爷爷走了。”听到此话,我瞬间崩溃了,我跪在爷爷的遗像前,哭得死去活来,当时我不明白,人为什么会死?爷爷那么高大,为什么会病倒?他为什么不等我回家见最后一面?家人为什么不让我回来给爷爷送行?……他们生前我没能好好尽孝,走时也没有见到最后一面,一想到这些,我就无法原谅自己。爷爷、奶奶,如果有来生,我会好好孝顺你们,好好报答你们,好好爱你们,让你们好好享享清福……
思念是种幸福的忧伤
如果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那我觉得,爷爷和奶奶对我的爱比山还高,比水还深,如涓涓细流一样,温暖着我的身心,陪伴着我成长。
奶奶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农村妇女,照顾好家人的生活起居,就是她全部的工作。奶奶干活特别麻利,家里上上下下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奶奶更是一个烹饪能手,家人的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她来安排,餐餐不重样,顿顿有新意。
初中起,我开始住校,每周三是对外开放日。奶奶怕我吃不惯学校的饭菜,周三中午总会到学校给我送饭,同学们对此非常羡慕。吃着奶奶精心烹饪的可口饭菜,我觉得自己特别幸福。那时候,我最爱吃奶奶做的打卤面,可自从她去世后,就再也吃不到那种熟悉的味道。每当奶奶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总会笑着说:还有呢,慢点吃。”可是,我当时从来没有问过奶奶吃过饭没有。后来才从妈妈的口中得知,为了给我准备饭菜,搭配好营养,每周三,奶奶都会早早起床开始准备,然后亲自送到学校,就是希望能够见我一面。
由于那时通讯还不太方便,家里既没有电话,又没有手机,奶奶又不会骑自行车,她想我了就坐在大门口,朝着我回家的方向眺望。每逢周末,她会早早地做好饭菜坐在家门口等我回来。可我那时根本理解不了那份爱,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慢慢懂得每顿饭里都饱含着奶奶浓浓的深情和爱意。她就是那样默默地爱着我,爱着我的家人。
奶奶给我的爱细腻而周到,爷爷给我的爱伟大而深沉,这份深藏在心底的爱,在心中不时地激起思念的涟漪。
爷爷也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辈子跟庄稼地打交道,辛苦了一辈子,但爷爷却是个文化人,他的房间里陈列着各类图书。记忆中,爷爷喜欢讲故事,我和弟弟经常坐在他的身边,听他绘声绘色地讲那些富有深意的益智故事。尤其是夏日里,我们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乘凉,从爷爷的口中,我知道了许多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故事,知道了旧社会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同时也懂得了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爷爷教给我许多为人处事之道,他教导我要与人为善、富有爱心,做事要认真负责、有始有终……那些道理我当时似懂非懂,但我知道爷爷用心良苦。多年来,爷爷的一言一行,指引着我前行,为我照亮了前方的路。
爷爷教会了我写字、画简笔画,可以说是我的启蒙老师。爷爷的字写得特别好,每年春节前夕,家里总是很热闹,邻居们都前来请爷爷帮他们写对联,我高兴地跑前跑后帮爷爷传递对联,乐在其中……也是从那时起,爷爷在我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
爷爷还是个粗中有细的人。有一年麦收时节,家人正在地里收麦,可顿时乌云来了,奶奶让爷爷领着我回家收院子里凉晒的麦子。一边收麦,爷爷一边给我讲麦子怎么变成面粉,然后变成香喷喷的面条和馍馍的。后来我心血来潮,非要让爷爷教我活面,那年我可能10岁吧。爷爷见我如此好学,便手把手地教我活面。只见他一只手端着碗慢慢地倒水,一只手不停地搅动面粉,将面粉拌成一串串后,再往里添点水并往一起揉,直到把所有的干面粉揉进去,揉至面团表面光滑、面盆四周干净为止。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由于手劲太小,活的面并不怎么样,但还是得到了家人的表扬。后来的日子,我也练就了一手活面的好手艺,然而每次活面时,我就会想起爷爷教我学活面时的情景。
从小在爷爷和奶奶的身边长大,我对他们也特别依赖,和他们在一起,我不仅学会了做饭、洗衣、收拾房间、穿针引线,还学会了不少的农活儿,拔草、施肥、种瓜、摘豆……这些生活之道,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财富。
十年,一晃而过。爷爷、奶奶,这十年,你们过的好吗?缺衣少穿了就给我托个梦;爷爷、奶奶,你们能看见我吗?我一直在想你们;爷爷、奶奶,我现在已经有了孩子,你们如果还在世,咱们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该有多好呀;爷爷、奶奶,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会记一辈子……
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一幅画面,画面上爷爷和奶奶互相搀扶,相依相伴地走在夕阳中,迎接下一个朝阳!
责任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