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怆想

2013-04-04 08:5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到欧洲去,有多条线路可以选择,但不论你首先到达的是西欧哪个国家,从北京出发,西伯利亚都是必经之路。于是,我们的欧洲游,首先赠送了一个空中的俄罗斯游,感觉赚大发了。看来,人的本性中私欲和贪念永远都无法根除。而那些能够舍生取义,为他人而牺牲自我的人,之所以为后人敬仰,就是在于他们的崇高与伟大,能做到别人所不能做到的事。从这一点来说,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主义学说也不能不被视为一种创举。
    在万米高空飞行,我也是第一次清晰地看到地面状况。以往坐飞机,只在起飞爬升的阶段,能看到地面的田园土地,一旦升到万米高空,便只能在云层里穿行,看到的是云的画,但这一次的欧洲之旅,我们在万米高空,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西伯利亚,森林、道路、湖海、灯火,美丽的贝加尔湖,写就了冰是水的画。
    在俄罗斯的上空飞翔,旅途不寂寞。从飞行地图上看,许多耳熟能详的地名,但现在留下的只有列宁格勒、叶卡捷琳娜堡等地名,西伯利亚,就成为最具联想的地方。
    一提西伯利亚,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俄国革命党人、流放、荒凉、沼泽等词,列宁就是其中的代表。而我们从空中鸟瞰西伯利亚,却一点也找不到那样的痕迹。尤其是我们刚刚从蒙古的一片土黄色的沟壑纵横中淡出视野,一片绿色的大平原便扑面而来,顿觉赏心悦目。就像一幅幅美妙的印象派大师的画作,这么美丽的一片土地,怎么会和流放、沼泽等联系在一起呢?
    飞机以每小时七八百公里的速度飞行,飞行高度1.2万米,空中室外气温负五六十摄氏度,飞机的轩窗上细细的冰粒在空中跳舞,让我们感觉到风在哗哗地吹,而我们总感觉走不出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这个名称可能来自古突厥语,意思就是“宁静的土地”。也有说法说是“鲜卑利亚”,来自鲜卑民族。而在中国古地图上,西伯利亚被称为“罗荒野”。“西伯利亚”这个名称来自于蒙古语“西波尔(xabar)”,意为“泥土、泥泞的地方”。古时,西伯利亚就是一片泥泞的地方。住在这里的蒙古先民以地形为这个地方取了名字。当俄罗斯人来时,将此音译为“西伯利亚”。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共产主义的创始者竟然诞生在资本主义首先发达的欧洲。
    在欧洲,没有多少人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现在更是鲜有提及,只是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市政广场边的天鹅酒馆,这个诞生了《共产党宣言》的地方,我们才看到一点他们的影子。
    一个不起眼的很小的门脸,稍不留意,就会擦肩而过,要不是酒馆门头还有只天鹅,不会有人驻足。现在的游人,更多的是在拍摄金碧辉煌的市政厅、皇宫、教堂,很少有人在它门前留影,但还是见到两个穿T恤的外国青年,在穿着羽绒服的季节里,在天鹅酒馆的门前高唱国际歌,令我们感到欣慰。
    现在的酒馆仍在营业,里面的客人隐隐绰绰,只是那个有只天鹅的门,四周拦了一圈绳索,供人瞻仰。
    当马克思、恩格斯也无法预测自己的理论模式和理想社会是否可行时,而它,首先走过了西伯利亚,在列宁的手里,在俄国的大地上变成了现实。
    随后,在遥远的东方,中国也涌现了一批年轻的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光大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
    值得玩味的是,《共产党宣言》译本的出台,首先是由《民国日报》的邵力子来信告知29岁的陈望道,说上海《星期评论》的戴季陶请他翻译《共产党宣言》,并提供了该宣言的日文版和李大钊从北大图书馆借来的英文版,1920年,陈望道回到老家——浙江义乌市分水塘村的一间柴房里,废寝忘食完成了这一划时代的著作。而后来,邵力子、戴季陶都成为国民党元老,戴甚至还成了汉奸的代名词,谁能想到他们当初会和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有关联呢?去年“八一”前夕,为了庆祝“八一”建军节,我们做了一个寻访共和国军人足迹的采访活动。首先追访了曾任驻临某军第28军军长、后升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张太恒将军。在张将军的家乡—— —山东省东营市大王镇,竟意外得知,中国的第一本《共产党宣言》在这里发现,中国的第一个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里。
    有些看似与欧洲互无关联的国家,由于一种社会模式,而产生了比与其他国家更多的亲近感。这一点,可能连马克思自己也没有预料到。
    思想无国界。
    历史也就是这样,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该发生的必然会发生。
    欧洲历史上不乏乌托邦式的理想和人物,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社会模式变成了现实,并还在地球上一些国家发挥着主导作用。
    这样的社会模式为什么没有首先在他的创始人的家乡实现?我妄自揣测,当时欧洲正值工业革命之后的经济上升期,虽然诞生了大批的无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也出现了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但社会各阶层生活相对稳定,于是,便无人想打破现有的格局和状态;而在俄罗斯,沙皇帝国已经走向没落衰微,各种社会矛盾冲突频繁爆发,重新安排座次有了先决条件。
    另外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只是思想家,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描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但他们缺乏执行力,没能鼓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自己的实践中,而列宁就是一个很好地执行者,他又正好生逢其时,动荡的沙俄王朝为他提供了足够大的表演舞台,于是,他成功了。他让马克思的思想和他所描绘的生活方式不但轻易就穿越了阿尔卑斯山,而且还越过了西比利亚无人区,在俄罗斯大地上绽放,并且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改写了历史。
    列宁是伟大的。
    可见,执行力与创造力有多么重要。
    没有列宁,我们无缘看到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社会形态,特别是中国人就无缘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之中,尽管这种社会形态还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弊端,但谁又敢说,资本主义就完美无缺呢?我们所走访的这8个国家,基本上是欧洲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走马观花,繁华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他们的经济没落与对中国的期待。比如中国游客的消费力和购买力,就让所有的欧洲国家瞠目结舌。
    所以,到欧洲旅游,你大可不必担心语言不通、交流不畅的问题,无论是国际大都会还是街边作坊,所有的店铺都聘请有华人员工,即使当地员工也会学习几句常用的汉语词汇,每当一个庞大的中国旅行团进入某家店铺的时候,老板的眼睛都会兴奋地眼冒绿光,似乎已经听见了哗哗的钞票在响。难怪有人开玩笑地说,是中国游客,拯救了欧洲这只快要沉没的经济大船。
    其实,就像我们探索欧洲一样,欧洲人对东方也充满神奇与向往。
    在欧洲,行业管理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比如大巴汽车司机,每行车2小时必须休息15分钟到半个小时,每天行车里程不准超过10小时,而且每台车上都安装有监控仪,一旦超越司机将被罚款。欧洲是奔驰宝马等名车的故乡,车速性能都可以达到极致,但在出厂时就被做了限定,比如说,高速公路限定车速为100公里/小时,那么,你的车再好,路上车再少,也别想开飞车过把瘾,车子会自动把速度控制起来的。
    良好的教养与对东方神秘的向往,让欧洲人对中国人充满热情。不论在高速路服务区短暂休息,还是在闹市的繁华街头,当看到特有的东方面孔,总有人前来搭讪;当得知来自中国时,他们会自豪地说自己到过中国的某某地,询问这次游玩都到哪些国家,眼睛里充满羡慕和惊喜。
    在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广场前,一个热情的意大利广场画家,非要来给我画像,假如不是时间不允许的话,真想看看在他们笔下的中国女人是什么样子;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当其他游客都去逛街购物时,我们去拜访歌德故居,一对街边喝咖啡的德国老人听懂了我们蹩脚的英语,热情地给我们指路,尽管歌德故居只是一座新修的房子,里边只有一些书籍和资料在卖,尽管随后,我们在意大利,又到了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的故乡,并且现场实地感受到了艺术大师们的恢弘气度,尽管歌德随后也长期定居罗马,但在这位德国的一代文学巨人的老家门前,我们还是留了一张照片,以作纪念。记者 黄俊英

责任编辑:高卓然

上一篇: 一生执教一生情

下一篇: 踏春虎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