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执教一生情

2013-04-04 08:56: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父亲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经历十分艰辛,受尽了磨难。7岁时,就被日本鬼子抓去修炮楼当苦力,受尽非人折磨。后由于家境所迫,过继给本家叔叔,尝尽人间冷暖;少年时期,背井离乡,投奔太原的本家叔叔,边当学徒,边勤工俭学,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父亲带着那个时代青年人所特有的朝气与理想,成为河北承德一所中学的人民教师,开始谱写他从教的壮丽诗篇。
    父亲从事教育事业几十年,所到之处,对工作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对同志以诚相待,坦诚相处。在行署教育局工作的十余年里,无论从事哪项工作,他都深得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特别是在抓成人教育工作时,一度被树为全省的典型,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父亲退休前的十年,是在临汾一中度过的。父亲热爱一中,也为临汾一中倾注了大量心血,特别是在改变校区环境、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教职工住宿条件等方面付出了全部的精力。
    父亲退休后,本该好好休息,颐养天年,但经不住精华中学多次邀请,在62岁时又被聘为精华中学的校长,为精华中学的初创、初建和发展壮大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记得当时精华中学还没有自己的校园,在临汾一中后门分散租借多户民房作为校舍,条件十分艰苦。冬天无法取暖,父亲就披一件军大衣穿梭在分散的校舍间,经常被冻得感冒、咳嗽,但他全然不顾,一心扑在教学管理上,以致于积劳成疾。后来建起了新校园,但父亲却因肺气肿的拖累无缘与新校园相伴,只有怀着不舍与遗憾的心情,离开了他一生最后为之奋斗的地方。
    父亲晚年的最后十年间,备受肺气肿的折磨与煎熬。几乎每年至少都要住一次院,记得有一年就住了5次院,我们所有的节假日,五一、国庆、元旦等都是在医院陪伴父亲度过的。为此父亲常常表现出不安和过意不去,说他的病连累了我们。我们只恨无力把父亲照料好。现在回想起来,能在父亲病重时多陪伴在他身旁,实在是我们一生弥足珍贵的难得机会与回忆。最使我难以忘怀的还是父亲强忍病痛和苦恼,以极大的毅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坚强地与病魔做长期的抗争,直到最后。
    父亲对我影响最大、使我获益匪浅的还是在做人和做事上。记得小时候,父亲就常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靠本事吃饭”,参加工作后,又不忘时常提醒我们“要好好工作,勤奋向上,不要投机取巧,凭良心干活,靠本事吃饭,做平常人,办平常事”。受父亲的熏陶和教诲,我们兄妹都先后考上了大学,有了自己热爱的工作,组建了自己的小家,也生儿育女,为人子、为人父,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斗,这些都与父亲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父亲一生最聊以欣慰的就是我们兄妹都已成家立业,并事业有成,且儿孙满堂、其乐融融。每当逢年过节,我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时,父亲的脸上总是久久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那笑包含着慈爱、包含着自豪、包含着他还未曾说出的期许。父亲常说:一家人不求多么荣华富贵、官高位重,只要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就好。
    父亲的一生,也有些许遗憾和未了心愿。父亲一生对军人独有情怀。他对军旅生涯充满无比向往和羡慕,他一直为没能当过兵、穿过军装感到十分惋惜和遗憾。父亲从小受家境所迫,过继给人,未能与其他同龄人一样尽情享受父爱和母爱,同时,也没有机会来回报,这不能不说是父亲的最大遗憾。父亲还有一个埋在心底的愿望,那就是要战胜病魔,争取活过80岁,但岂料病魔还是在父亲过完79岁生日后无情地在我们手中夺去了他的生命。这是父亲的遗憾,更是我们做儿女的无奈与不孝。
    父亲走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心情十分悲伤,情绪非常失落,内心无比空荡,感觉亏欠了父亲很多。父亲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却无力留住父亲的生命。父亲给了我们很多很多,我们却还有许多许多无以回报,无法弥补和挽回。记得有一次晚上,由于连续好几天忙于工作,回家也没和父亲过多交谈,很少到客厅怕感冒的父亲突然走到客厅坐在我身边,当时似乎感到父亲有话说,想和我聊天,可我怕客厅冷父亲会感冒,便催促父亲进卧室早点休息,却忽视了父亲内心的感受。当父亲真的离开我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是那么的遗憾而又无法弥补。
    父亲走了整整一年,时间非但没有冲淡我对父亲的怀念,相反平添了对父亲越来越多的想念。那个给我无尽依靠,为我遮风挡雨的父亲,一个犹如良师益友,让我永远敬重而又深深爱戴的父亲。崔巨岩

责任编辑:高卓然

上一篇: 话说清明

下一篇: 西伯利亚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