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移仙景壮尧乡
王友明
“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代大诗人杜甫描绘的人们春游的盛况,如今在临汾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春季的汾河公园,万木吐翠,芳草茵茵,百鸟争鸣,阳光和煦,空气清新。
一走进汾河公园,那些美丽的景致即刻映入眼帘,让我目不暇接,如坠幻境。漫步在曲径通幽的甬道上,不时有美丽的鸟儿从树丛间飞过。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环境中,使我心胸开阔、精神振奋。
行走不远,便可看见一组由假山、叠石、瀑布、跌水、小桥、廊桥、码头组合而成的景观群。在耸立于东岸的一块硕大的石头上,书写着“汾水古韵”四个红色大字,哗哗啦啦的流水声传进耳鼓,我的心顿时醉了。巍然耸立的巨石,有一种阳刚之气,如钢铁般的汉子,引人注目;西面的汾水,缓缓流淌,十分温润,有一种阴柔之美,如妩媚的少女,多了几分秀气与温柔。在甬道旁的石崖边,种植有一片迎春花。早春时节,一朵朵、一蔟蔟的迎春花,迎风起舞,像一群群黄色的蝴蝶,落在草丛上,非常美丽。迎春花开,不仅绽放的是一种美丽,更重要的是,迎春花是春天的使者,她告诉人们:春天来了!这里周边的各种景致,互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画面。这千姿百态,情态各异的景色,真的把我迷醉了。
当我走到汾河岸边,一个人静静地欣赏对面萱楼绮丽风光的时候,我感受到一种无限的舒适和惬意。因为微风的缘故,汾水没有大的波澜,碧绿如玉,澄明如镜。水中的世界,天色映照,树木参差,天蓝,树绿,花艳。萱楼在水中的倒影,也因为微风的气息,边缘模糊而微微摇曳。上下彩虹般的呼应,有着虚与实的对比映衬,有了虚实相生的艺术魅力。逼真的造型和色彩,清晰而文静,水上的真实与水中的虚幻紧密衔接,让我沉迷在梦幻般的世界里。再加上天光、水色,以及水中绿树和高楼倒影的映衬,整幅画面,如同一幅油画,又似乎结合了中国写意画的笔法,写实与写意相结合,让我既有脚踏实地的感觉,又有梦幻般的品味。我真想让时间静止,让水中萱楼的倒影静止。
继续前行,迎面是一座用浮筒搭建的浮桥。萱楼静默在浮桥的西南边,仿佛在静静地注视着游人,默默地倾听着人们深情的诉说。过了浮桥,是一条直通南北的中和堤。堤两旁,栽植着两行垂柳。几场春风过后,沉睡了一冬的柳树苏醒了,春姑娘给她脱去灰白的衣裳,换上了淡绿的外套。枝干上密密的枝条,短的像男子浓密的头发,长的像女子柔软的发辫。那枝条真像许多纤细的小手,愉快地接受着春姑娘的爱抚,时而随着春风的节拍婆娑起舞,时而直垂向地面表演着精彩的杂技,每个动作似乎都在向给她生机的春姑娘表示感激之情。那些嫩芽仿佛孩童一般,打着一个大大的呵欠,四处张望了一下,就舒展起身子来。水是生命之源。正是清清的汾河水,为这些茁壮的树木、密集的枝条和翠绿的叶子输送了生命的养分。长长的中和堤,就像是岁月的隧道,高大密集的树木,就像一把大伞给人类带来荫护。一阵春风吹来,柳丝开始活泼起来,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那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中微笑,鲜活极了、生动极了,真应了那句“给一点阳光就灿烂”的话语。每当细雨飘洒之后,我总乐意漫步于这条林阴小道,倾听风吹树叶的飒飒。那种春蚕嚼丝般的沙沙作响,还有那挂满珠翠的绿叶嘀嗒嘀嗒的声音,真好似生命的节奏、自然的鼓点。尽管岁月的沧桑已在我的脸上刻下了缕缕印迹,但是,身在“绕堤杨柳株株翠,隔岸菊梅阵阵香”(翟耀文联)的环境中,我的心里却充满着活力与激情,常常激起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冲动。
坐落在中和堤上的萱楼,是汾河流域唯一一座建在河中的建筑,是汾河公园的标志性建筑,集亭、台、楼、榭、廊、拱等六大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于一体。过年时悬挂上去的大红灯笼,依然悬挂着,红红火火,喜气洋洋,似乎还沉浸于浓郁年味的气氛中。不经意间,我的挚友、临汾著名诗人翟耀文先生的楼联涌入脑海:“望山彩阁四壁梅花催月上,观水芳园半城云影送诗来;千年往事皆随汾水留青史,万里山河聊借斯楼入画图。”吟罢楼联,我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
走下萱楼,沿着林荫道北行,便来到设计新颖的软索桥。软索桥集聚着古人的聪明智慧,全部用葛绳拴就,上面铺垫着木条,桥长99米,是通往汾河西岸的唯一步行通道。由于桥上铺垫的木条称为“玉简”,因此也叫玉简桥。软索桥两边的扶手全部是黄色,给我一种轻快、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感觉。我手扶栏杆欣赏四周艳丽景色的时候,不禁又想起翟耀文先生撰写的桥联:“烟雨楼台影摇波底千秋月,画图城郭人度水中万里天。”感同身受的我,从心底里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我的心还在软索桥上,不觉已经来到威武雄壮的锣鼓大桥。
锣鼓大桥,是连接汾河两岸、老城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大桥以临汾威风锣鼓为主题,桥墩、护栏和桥面中心隔离带共雕刻镶装1500多面石鼓,形态各异,气势壮观,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创世界吉尼斯之最。大桥集通行、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极具本土文化特色。站在大桥中心远远向南看去,彩虹桥犹如“长虹卧波”,浮桥恰似“蛟龙探海”,大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韵致。凝望大桥两边,各式高层建筑错落有致,绿树红花相映成趣,与碧绿的汾水和湛蓝的天空遥相呼应。那一片片现代繁华的都市气息,不仅展示着临汾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而且昭示着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缓步前行,很快便来到廉政文化广场。广场中心主题雕塑,由两部分组成,上部是铜镜,下部是大钟。铜镜在上,寓意明镜高悬;大钟在下,寓意警钟长鸣。围绕人工湖转一圈,清廉墙、莲花地雕、水中栈桥、三园、六石等景致,一一向我致敬。站在最高处,回眸醉看造型稳重、张力十足的警钟长鸣雕塑,感觉到一股正气腾空而起。
九州广场是汾河公园中最大的文化广场,是为纪念帝尧在临汾“宾服四夷,划定九州”而建。尧天舜日牌坊为主题性建筑,横梁上“尧天舜日”4个篆体大字为著名国学大师文怀沙题写,寄意临汾为帝尧故里、九州肇始之地。舜禹牌楼的题联亦然是翟耀文先生的杰作:“舜耕明德孝感天下千秋远;禹凿神功恩泽九州万世昌。”我抬头迎着阳光,久久地凝望着尧天舜日牌坊,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已静止,眼前的画面让我顿生敬畏之情。
祥云桥造型别致,如祥云卧波,横架祥云湖之上,桥上五亭相连,似彩莲映水,平添了许多迷人的韵味。湖边的垂柳,随风整理着飞扬的发丝,倒映在湖里的影子,形成一幅优美的风景。那天有点微风,倒影在水中婀娜摇曳,如一位少女,舒展身躯,随风轻盈飘舞,流动柔和,妩媚妖娆,风韵勾魂。再加上色彩变幻瑰丽,光影摇曳旖旎,更有了梦里春秋的缥缈。时间不长,风儿屏住了呼吸。这时,水中的倒影,便定格在静止的画面中,很远的景致也能从水中看得清清楚楚,形成凝固的美,格外醉人。
在温暖的春风中,我让心随汾河水一起舞蹈,让思绪和鸟儿一起飞翔。和暖的春风阵阵吹来,温润的气息轻轻吻来,我挽着老伴的胳膊,细数缕缕阳光、道道波纹,聆听汾水歌唱,看云朵悠悠飘浮,感觉是如此浪漫的事儿。我深切领悟到:时光清浅,岁月未老。
偌大的汾河公园里,仅指示牌上标明的桥就有六座:祥云桥、玉带桥、五福桥、软索桥、浮桥、七孔桥;还有三大园:尧井园、动物园、三友园;更有三圣殿、棋阁、儿童沙滩、画舫、翠云涧、桃花洲、盘石岛等景区,真个是一步一景,步随景移,情随景生!
游走在汾河公园,我的行囊满满,一半收获了风景,一半收获了感动。返回途中,我蓦然记起著名作家何西来先生赞叹临汾汾河公园的诗句:“一壶烟水古城西,暖树熏风夏雨奇。疑是白苏五马到,汾水又见使君堤。”
这正是:“层楼览胜意舒长,汾水烟波入画梁。千树绕堤齐吐翠,百花映水自争芳。东来紫气迎姑射,北去祥云卷太行。谁是山河裁剪手?巧移仙景壮尧乡。”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