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西递

2013-05-11 10:17: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历史总会不负众望,就像我梦寐求见的西递,白墙、青瓦、马头墙……就连穿越数百年美味的徽派小吃也能让人在梦境中感悟人文的厚重与文明的浩瀚。

我们原本是想一览黄山的美景,可因为一路烟雨遮挡了黄山的真面目,遗憾之中我们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让我们零距离了中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西递。

西递是目前我国保存较完善、被称为“中国明清博物馆”的徽派古民居。西递村民明清的时候多于经商,家资殷实,修建的房屋都很讲究,白墙青瓦马头墙,布局工整,结构相当精巧。西递民居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精美的砖雕,很多三间四合格局的小院落,有滴水檐相隔,墙壁上雕刻着各式古香古色的花窗,并且都赋予人文典故。在古香古色的西递村中穿行,你会有穿行于“清明上河图”的感悟。也许现代旅游意识给西递人填上了一双精明的眼神和气质吧,在西递畅游,会有现代穿越明清之感,那里的人,那里的一草一木好像都存在于遥远的年代,一切都在古味中流淌,一切都在古韵中歌谣。西递的美不在现代,而在古朴和有序。西递好像一段较完整的立体型徽派艺术,既安静又生动,那里的每个人、每叶草好像都是那么纯情,那么真实厚重。

也许西递就是历史长河中幸存下来的一个幸运儿。那里的百姓和古时一样,照样一代代地生活在那样的古朴里,没有丝毫的现代做作,就连他们的着装都会与现代人泾渭分明。西递大名鼎鼎,受到世界人民喜爱,也许就在于她的完美、她的古朴、她的精湛、她的深远和她的真实。

西递民居中有不少门楼着意往后退了半步。西递人说,门面后退半步造居,是西递人古老文明的精神传承。“退一步海阔天空”,而西递人只“退半步”,不求海空天空的至高仰望,却有永远给路人多留半步宽的精神峰巅。

来西递的人,都无不喜爱在这些“退半步”的民居跟前留影,都无不记牢此情此景中的人生感悟,原因也许就在于西递人坚守的这则象形格言。

西递人现在还保存着古朴的生活习惯,保留了很多古风味的小吃。在西递我们尝到了一种叫做“苞芦松”的小吃。西递人说,这种小吃和西递的历史一样的长,数百年来不变味道。

“苞芦松”是黄山山区的山苞芦为主原料制成的。山苞芦为山上种植的一种玉米,生长期约140天,其味甜清,营养成份高。将山玉米磨成细粉,经细粉箩筛去皮层,和水搅拌煮成糊状,冷却凝固,再用特制的弓刨成薄片,然后将薄片置于竹匾上晒干即成。食用时,将薄片投入滚油中炸,薄片舒展膨胀上浮,即可捞起。“苞芦松”清香松脆,余香绕梁。

西递是历史给留下的一块宝石,更是一页不会风化的中华文明。黄山之美美于绮丽,而西递之美则美于本真。宋殿儒

责任编辑:高卓然

上一篇: 五月的阳光

下一篇: 另一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