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了一个夏日假期,让我可以回到乡下农村老家小住。那天午后的一阵小雨,带走了些许燥热后,树上的知了又开始周而复始地鸣叫,早已抽穗的稻子在微风中摇摆着。田里劳作的人很少,我走在一片稻田间的小路上,有些寂静,偶尔有几声狗叫鸡鸣远远地传来,小村更显得空彻。
当我行至田埂时,突然传来几声蛙鸣,我不由自主地驻足聆听,那蛙声,清清的,脆脆的,好多年没有听到这么美妙的蛙鸣了。“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仿佛南宋赵师秀的诗句已经穿越时空来到了我的眼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豪放派稼轩也能写出这样温情的词,犹如清风拂面。那蛙鸣,着实就是大自然一首循环播放的唯美音乐,一曲和谐的田野之歌。
蛙鸣将我拉回到快乐的孩提时代。那个时候的夏夜,家家户户早早地吃了晚饭,总会不约而同在我家门前那棵古柿树下纳凉聊天。大人们手中必不可少的是一把大蒲扇,一壶凉茶,有的还有一杆土烟袋。娃娃们最喜欢的就是光着脚疯跑欢叫,玩打仗捉迷藏,缠着大人们讲武松打虎,讲杨七郎穆桂英挂帅,讲那些因果报应的故事。人们的笑声里,总是有蛙鸣声蟋蟀声和着,还有星星点点的萤火虫在空中飞过。蛙鸣童心,镌刻着一幅淳朴乡村之夜的美好画面。
后来,我外出求学谋职,生活在那个叫做城市的楼房林立之中,听一次蛙鸣、看一次萤火虫飞舞已是一种奢望。每每想起曾经的时光,那一田一塘、一草一木,总会让我魂牵梦萦。特别是那日日夜夜的蛙声,总是最难割舍的一份情愫,在心中反复播放着、咀嚼着,犹如母亲般的催眠曲,声声悦耳,情深缠绵。
天边退去了最后一片晚霞,小山村的夜来临了。田野里的蛙声依然还在不紧不慢地唱着,只是现在,没有了炊烟袅袅。家家户户或是蜂窝煤炉,或是电磁炉,替代了泥土垒成的柴火灶。虽然环保省时,却没有了田园乡村的特有风情。虽然现在可以回到家乡,但永远回不去童年时的故乡,那些童真趣事已成回忆,只剩下儿时的蛙鸣可以深深地体会。
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小山村,是不是也有着稼轩笔下那令人向往的神韵。那阵阵蛙鸣,总会带来清扬一片,和着阳光下散发着的稻香,与人们一道等待着收获时节的到来,一起享受那丰收的喜悦与富足。 鲁珉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