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鹦鹉

2013-05-24 09:04:4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我的家在西北边疆一个小城市里,最初这里属于戈壁滩,在石油工人进入这个区域以后,戈壁滩才有了简易平房,平房北面是加伊尔山,南面是一片盐碱地,白茫茫一大片。

小城随着人口的增多,平房愈来愈多,后来还是满足不了居民需求,就在山坡平地又建起了上百幢平房,那平房离加伊尔山愈来愈近,一时间山上山下人气旺盛。城市配套设施逐渐俱全。也就是说,这里什么都不缺了,只是人们的心里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最先发现缺少些什么的,总是这里的孩子。他们在离我们一公里多路程偶然发现从电厂流过戈壁山坡的污水沟,污水蜿蜒流淌在一片洼地,洼地有了一块绿色,孩子们就大惊小怪说,他们发现戈壁滩有一片庄稼地。这真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大人们就带着疑问和孩子们去那里考察,最终确认那不是庄稼,是芦苇。芦苇在戈壁滩也是非常稀罕的植物,在我看来那一片绿色非常珍贵,休闲之余在这里散步是一种享受。

芦苇成为这里最早的绿色带,至于芦苇之外的事情,人们在繁忙劳作中还无暇顾及也没有细想,后来幼儿园的孩子们发现有人在卖大鸟。

哪来的大鸟呢?周围几百里都是茫茫戈壁沙滩,难道芦苇地引来一群鸟儿,不会啊,那一小片芦苇子是不会引来鸟儿的,再说即便是远方的鸟儿喜欢这片芦苇地,要越过戈壁生命禁区也是不可能的。孩子们总是这小城最活跃的天使,他们没有复杂的思维,却最能以极快的速度接受新的事物。也就是因为一群天真的孩子不停地传递信息,他们说,大鸟就在农贸市场。

在儿子的央求下,周末我们全家一起也去了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是小城最活跃的地方,等我们赶到,不少人已经带着孩子围着几个鸟笼子指指点点。额的神啊,那是什么大鸟啊?笼子里关着的全是雪白的鸽子。鸽子在内地随处可见,在小城却是稀罕物。儿子说:这就是大鸟吗?我说是鸽子。“这鸽子很好看”儿子说:“羽毛白的像去年冬天那场雪,有些耀眼。”我知道儿子喜欢上了鸽子。

用幼儿园学了一点词汇来哄我动心,然后把鸽子买回家。

我用了十几条理由,说明在平房无法养鸽子,也许我的理由不够充分,最后采取强制措施将儿子抱回家。不久,我们这小城市有了几只、后来几十只鸽子开始在平房上空飞翔,证明平房是可以养鸽子的。

儿子上小学了,按职称我搬入四十八平方米的楼房,楼房周围开始有了一些树木,条件也好了起来,孩子上学也不需要我接送,只是偶然回家不够准时,我就只好下楼在路边张望,等待儿子回家。后来发现儿子背着小书包仰着小脑袋在远处向楼顶张望,一群鸽子在楼顶上方飞来飞去。我知道孩子喜欢鸽子,但我不主张在楼房饲养,因为鸽子粪不时地落在楼下,很不卫生,果然不少居民开始提意见,只是孩子们并不以为然。

儿子远远地看到我,快速跑过来不好意思地说:“爸,我回家晚了吗?”“不,孩子,我也是来看鸽子的。”我说。儿子觉得我们有了共识,很开心地说:“爸,我们也养两只吧?”我说鸽子需要大笼子,阳台空间小,很不卫生,天天要放飞,我们没时间养。儿子已经长大了,很懂事,就默默牵着我的手回到自己的家。

正如我预言的,不久政府部门在戈壁滩较远的地方修建了鸽子的家园。楼顶上再也没有看到鸽子,儿子也按时回家了。

我们把鸽子的事情全部忘记了。只是在一个周末和儿子一起在小城散步,自由市场大门口又围了十几位成人带着孩子,远处可以听到鸟儿清脆的鸣叫声。

这次真的有小鸟来到我们这座小城。我和儿子走近自由市场大门口,商贩得意地坐在鸟笼子后面,比划着说:“这鹦鹉可以学人话……”我知道那商贩是在骗小孩,人是很奇妙的,大家习惯了说人话,连鸟儿也不放过。我想,假如真有一两只聪明的鸟为了几粒小米,学会人的语言,它将以笼子为家,永远失去了自由飞翔的林子,也失去了鸟性,会更孤独。我的这些想法当然不可以告诉孩子。小商贩侃侃而谈的内容,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两个笼子里的鸟,确实是小鹦鹉,羽毛有白色有绿色还有灰绿色很吸引孩子,红红的尖嘴巴鸣叫声也动听,只是它们不安地在笼子里扑腾、扑腾乱飞。

有不少家长和商贩谈着价格,高高兴兴挑选两只离开人群。

我们站了很久,儿子生怕那些鹦鹉被别人全部买去,望着我说:“爸,咱们家养不起鸽子,买一只小鹦鹉行吗?”我很吃惊,以为儿子早已经忘记买鸽子的事情。看来这次已经无法拒绝他的请求。我决定养两只,就精心挑选了一只笼子和两只绿色鹦鹉,递到儿子手里。儿子欢天喜地提着鸟笼和我一起在自由市场买了一袋小米回家。

有了小鹦鹉,儿子回家的积极性高了起来,每次回家快速放下小书包,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阳台上看看。小鹦鹉渐渐地和儿子熟悉起来,只要儿子站在阳台上,它们就开始闪动着翅膀,不停地鸣叫,儿子仿佛可以听懂小鹦鹉的语言,有时用简单拼音字母发声希望鹦鹉跟着学,后来发现小鹦鹉对拼音字母无动于衷,儿子并不为难它们,总是早中晚自觉给小鹦鹉喂小米或者在小碗里加点清澈的水,时间久了,儿子觉得小鹦鹉是值得信赖的,就干脆将窗户打开,让小鹦鹉自由地在窗外飞翔一会儿。小鹦鹉很守信,过一会儿就自觉回到笼子里。再后来小鹦鹉有了两枚蛋,不知道什么时间竟然浮出一只小小鹦鹉。三只鹦鹉为我们阳台增加了几份更热烈的气氛。每天清晨天不亮就欢快地叫了起来,那鸣叫声,一阵接一阵,如一曲曲动听的歌。

儿子听到鹦鹉的叫声,迅速起床,去喂它们。小鹦鹉长大了些,它的妈妈不知道生了什么病,在那天晚上夭折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儿子在阳台上静静地站着,竟然泪流满面,我有点不明白,儿子怎么会为了一只小鹦鹉流泪,那晚上我想了好多哄孩子的办法,才让儿子安心入睡。

第二天我以为儿子已经忘记晚上发生的事,没想到他站在阳台脸上依旧挂沾满泪痕。我劝儿子,鸟儿的寿命也许就是这么短暂,他有点自责,觉得是自己没照顾好小鹦鹉。

儿子去了学校,我担心会影响学习,开始思考如何将这鸟事处理圆满。我知道无论养什么样的宠物,都有养好的责任,可养好鹦鹉真的没有把握,更严重的是一直养下去,保不准还会夭折,其实那两只小鹦鹉满可爱的。为了培养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性格,我已经无意再养这些小精灵。

后来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我对孩子说,把小鹦鹉放飞吧,孩子说,不要放飞,它们很可怜。我说小鹦鹉本来是野外生长的,关在笼子,最容易生病。我们谈判了几天,讲了许多放飞的好处,孩子总算点头表示同意我的观点。

为防止夜长梦多,趁着孩子去学校的机会,我急忙把小鹦鹉从笼子里放了出去,谁知小鹦鹉一直在窗户外面飞来飞去,不忍离去。我不想让孩子知道这些,就关紧窗门、拉上窗帘,也许小鹦鹉知道我没有收留它们的意思,中午下班已经不见了影子。

放学后,儿子首先去了阳台。我告诉他,早晨打开窗户不小心鹦鹉就飞走了。孩子打开窗户望了很久说:“小鹦鹉也许失去妈妈很伤心,就和小鹦鹉的爸爸一起飞走了。”它们没有小米,不会饿死吧?”我肯定地说:“它们一定已经寻找到了最好的家,最好的粮食,就不想回来了。”儿子以为小鹦鹉在外面闯荡累了会主动飞回来。那几天每次放学,总是习惯性地去阳台,看着空空的鸟笼发呆。我知道儿子有些不习惯。为了让他尽快忘记,我反而变成了小鹦鹉。每天,陪着儿子说话、坐在他身边看着做作业,睡觉前给他讲些开心的故事。

不久到了冬天,儿子在院子雪地里玩耍,再也没提起小鹦鹉的事情。不过我反而想起那两只小鹦鹉,它们真的能找到比我们更好的家吗?儿子考上内地一所重点大学,我们这里从远方引来了一条河,小城已经是楼房林立,绿树成荫,麻雀和一些不知名的鸟在小城飞来飞去,只是再没听到小鹦鹉的鸣叫声,我不知道所有小鹦鹉的去向。

儿子大学毕业后在电话里只告诉了一声,爸,我在内地找到了工作,不久又去了更遥远的地方打拼生活,由于时差不同,时而通过邮箱给我发一些照片,照片里经常出现一些不知名的小鸟在天空飞翔,天空湛蓝湛蓝的。我不知道儿子为什么依然喜欢鸟儿。我不懂摄影,只是感觉儿子喜欢飞得更高更远的鸟。

鸟儿在天空是自由自在的,鸟儿在天空也是在寻找童年的梦吗?我不知道,孩子们仿佛知道鸟的秘密。杨涵茗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夏日 夏日

下一篇: 家乡美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