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祖脉

2014-08-24 20:26: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作者:李琳之

古城墙下面那条已经被绿油油的小麦所覆盖的护城河遗址也在陡然凹下去的那条壕沟中若隐若现。

史载,2700多年前,晋献公定都于此时,曾引古城西北5公里外汾阳岭下焦泉水灌河护城,供应京都用水,并通过漕运东上与汾河相连。

前647年,即晋惠公四年,晋国发生旱灾,秦穆公不计前嫌决定借粮给晋惠公。秦国派了大量的船只运载了万斛粮食,由秦都雍城(今陕西凤翔南)出发,沿渭水,自西向东500里水路押运粮食,随后换成车运,横渡黄河以后再改山西汾河漕运北上,直达晋都故绛。运粮的白帆从秦都到晋都,800里路途首尾相连,络绎不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泛舟之役”。

站在这个具有两三千年历史的偌大土堆上,俯瞰同样具有两三千历史但已经面目全非的古城遗址,脑际里在闪过这段历史的刹那间,一种耻辱的滋味却瞬间弥漫在心头。

我心中的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堂堂国君——晋惠公夷吾。

夷吾在青少年时代,史书鲜有提及,只是说他同太子申生和重耳享有贤名,不过从他当政后的所作所为来看,这种后人赋予的“贤名”,实在有点名不副实。

晋献公宠妃骊姬作乱,太子申生被逼自杀,重耳逃到蒲(今山西省隰县一带)。夷吾先是跑到他的封地屈(今山西吉县东北),后又逃亡至梁(今陕西韩城南)。献公死后,国相荀息遵嘱,先扶骊姬之子11岁的奚齐即位,却被大臣里克派人杀死;荀息又立骊姬之妹少姬之子7岁的卓子为君,再被杀。里克等大臣派人迎接公子重耳回国即位,重耳以父死未在身边尽孝有负先君为由谢绝。无奈之下,里克等大臣只得派人去迎三公子夷吾回晋国继承君位。

夷吾自此就从阴暗的旮旯里走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他最拙劣的无赖表演。

里克所派之人是屠岸夷,即后来残杀赵氏一族的屠岸贾的祖父。屠岸夷一行人到梁国说明来意,夷吾喜出望外,心花怒放,只恐怕里克和邳郑临时变卦,就对屠岸夷赌咒发誓:若吾回晋为君,即将汾阳一带百万亩良田赏里克,将蔡地80万亩土地赐邳郑作采邑。”屠岸夷回报里克和邳郑,二大臣喜形于色,赶紧忙里忙外地开始筹备迎接夷吾回国即位的准备工作。

此时晋国谁人即位的问题,也是各诸侯国关心的头等大事。秦国和晋国有“秦晋之好”,秦穆公是晋献公的乘龙快婿,亦即夷吾兄弟三个的姐夫,所以晋国君王继承人选,也就让秦穆公格外关注。秦穆公及其一班大臣本垂青于重耳,就派公子絷前往翟国(现山西乡宁一带)吊慰游说重耳,重耳却婉言谢绝:吾在父死居丧间,不能入哭丧之位。父死是何等大事,吾岂能图谋君位负君慰问我情义?”

责任编辑:杨洋

上一篇: 谁最后一个来

下一篇: 月半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