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离开隰县许久的我,近日无意间从《山西广播电视报》和《临汾日报·晚报版》看到《久病床前有孝子,七旬儿孝敬伺候父母十八载》的刊登报道,隰县中学王真彦老师不幸逝世的消息,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深深感到这位隰县中学的老前辈、道德楷模的离去,让隰县教育界失去了一位忠诚的模范教师,让隰县中学所有学生失去了一位受人爱戴的老前辈,让所有教职员工失去了一位曾与他们并肩走过艰难岁月的好同志。
王老师被誉为隰县的公德人物。晚年他继续发挥余热,为本校的大龄青年四处奔走牵线,让五十多对青年喜结良缘,组成了幸福的家庭,曾被登载在《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山西老年报》等诸多媒体上。县广播站曾给王老录制了当“男红娘”的专题片,向全县播放。他在隰县中学当会计兼保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勤俭办校的事例,也曾被多次登报表扬。他还曾参加山西省教育群英大会,受到了省政府的表彰奖励,并到晋祠和五台山考察旅游。
我在校读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王老师的印象非常深刻,好多关于他的平凡小事至今记忆犹新。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把我引回到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阶段。
记得那年冬天,寒冷来得特别早,学生冷得无法上课。为了确保老师和学生的正常上课,王老师亲自动手,捊起袖子,一上午就赶修了十五六个火炉子,把每个铁炉子的内壁都用泥抹得光溜溜的。在当时滴水成冰的恶劣气候下,泥巴冻得无法融解,他烧了好几壶开水,用热水泡泥。他亲自找来头发,用手和好材料,把每个火炉都用泥和瓦片套好。他的手冻红了,泥巴冻沾在手臂上,他却哈哈地笑道:“这回学生上课再不用发愁挨冻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后来看到有的班里学生把烧弯的火柱、用坏的铁簸箕和损坏了的扫帚扔到了外面,他又拾回来,用铁锤修好了火柱、铁簸箕,又自己出钱买来铁丝和麻绳,把扫帚捆绑好,全都放到学校库房。在学校经费缺少的情况下,王老师就是这样一分一厘地为学校节省开支,由此又落了个“红管家”的名声。王老师管的事真够全面了。有一回,一位女老师听到纸糊的顶棚里不断传出“咚咚”的响声,不知是什么害虫钻进了纸顶棚内,吓得急忙跑去告诉了王老师。他二话没说,立刻扛着梯子前去查看,小心翼翼地撕开顶棚用手电一照,才发现是房檐外和室内串通了,不断传出“咚咚”响声的是一窝刚刚出窝不久的小麻雀在作怪。听到消息另一位前来帮忙的男老师见王老师捉鸟费力,递来一根木棍,让他把麻雀捅掉算了,慈悲为怀的王老师却坚决不肯用木棍捅鸟,寻着响声,费了好大功夫,把顶棚撕开好几个洞,才把那几只乱扑乱飞的小麻雀捉住,这时才顾得上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风趣地笑着对那位男老师解释道:麻雀也算是一种益鸟,五八年以前把麻雀、老鼠、苍蝇、蚊称为“四害”。其实麻雀并不坏,最起码它还捉着吃苍蝇和蚊子,对人类是有益的。
随着时光的流逝,还有许多有关王老师的点滴好人好事,或许早被人们淡忘了,但有一件事我记得特别的清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曾有一位自愿到山区支教的某大学的高才生,与前女友志向不同,赌气分道扬镳。后来女方反省了,风尘仆仆地专程找到隰县中学要见那位老师,可男方感情受到过伤害却不想见她。王老师知道后,又是为他们安排住处,又是送水送茶,苦口婆心地劝解,两人终于重归于好。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时时刻刻关心他人幸福的大好人。
真正对我刻骨铭心的记忆,却是在我艰难求学道上,在他的推荐下我顺利进入了那座梦寐以求的学府隰县中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期,曾任过隰县第一任市长、老农会主席的父亲遭受迫害,被建筑社停发工资、停止党籍。株连受害的我,被县建筑社那个派性头头,私自没收了户口、粮本,除掉了我的正式工名额,被驱除出厂。1972年,在军管会的纠正下,父亲的党籍恢复了,工资也补发了,但我的问题一直未解决。在走投无路中,我想起了昔日与我同窗共读、朝夕相处的朋友和同学,想到跟他们在一起学习时的快乐生活。我心想,要不是母亲参加生产队在深挖土地中累得大病一场,我才不会早早脱离学校,随父亲和哥哥一起到县建筑社去当学徒工的。可昔日的小学毕业前的同学都已升入隰县中学,我还能进中学吗?在苦闷中,我想起了在中学干活时与父亲相识的王老师,他曾惋惜地对我说过:“你爱学习,是念书的材料,不该中途退学的,以后想念了你来找我。”既然他说过肯帮忙的话,何不去找他帮忙呢?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见到王老师后,他果然满口应承,答应帮我实现这个梦想。在他的积极推荐下,我终于走进了梦寐以求的隰县中学,又接触到了我一生中最爱戴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我的班主任陈天禄,另一位是教我物理课的秦瑞老师。在我怀着极度痛苦的心情离隰县中学后,我的班主任陈天禄老师还多次登门劝我再回校上课,而秦瑞老师还把为同学们授课的毛主席诗词解释复印本送给我,鼓励我在家认真攻读。直到1979年,在落实政策阳光的普照下,我才彻底得到平反,政府为我恢复了工作,延续了工龄,又安排我在电厂上了班。我重新走向了新的生活,但王老师在我最困难时期帮我走出了阴霾的那段历史,让我终身难忘。
王老师的儿子王俊杰(71岁)是一名退休干部,在父母亲患病十多年来,一直精心伺候,始终陪伴在父母身边,受到了隰州百姓的高度评价。他的先进事迹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成为一部教育青少年孝亲敬老、尊老爱幼的好教材,真是名副其实的吕梁山下的“大孝子”。
王老师从事小教工作三十余年,从事中教工作二十余年,在教育战线上奉献了半个世纪。他助人为乐、为民办好事的功德我永远不会忘记,正是:桃李遍吕梁,学子永怀念。
申明计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