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把灵魂留在了吉县,以壶口瀑布的壮观而名扬世界。母亲河畔的人祖山把神秘留给了人类,以优美古老的传说而传唱不衰。
秋天的人祖山色彩斑斓,有葱郁的绿,有赏心的黄,有悦目的红,在这迷人的金秋里,天不冷不热正适合访古。人祖山风景优美,高庙是这里最美的点缀。
阳光朗照着山林,远处云雾稀薄,时隐时现,恍若随风飘荡。
没有看到云山雾海,但也不必遗憾,这样的天气适合山行,适合漫步,适合参观山中古老的庙宇。
找一块眼界开阔的地方,站在突兀的岩石上远远地眺望,高庙如一座精巧别致的盆景,却盆景却又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眺望中的人祖庙,下有幽深的门洞,中为长长的云梯,上是衰败的庙宇,所有的建筑如同镶嵌在一块摇摇欲坠的危岩上,雾动仿佛在摇,云飘如同在晃,身临其境对 书中描述的“云里雾里”有了别样的体会。
去高庙的路并不平坦,一路攀岩石,劈荆棘,趟流水,下陡坡,要走不少崎岖坎坷路。心中有了对庙宇的朝圣,便没有摄影爱好者那样对奇花异草的寻觅和痴迷,沿路行走会忘了一旁美妙的风景。当人祖庙矗立在眼前时,这高耸入天的建筑让人油然而生许多感慨。感慨着建筑的精妙,也感慨着古人的伟大。无法想象,这千斤重的石块,这精雕琢的石条,如何在这陡峭的山岩上运送和安装。站在这座古老的建筑前,感慨之余是无法平息的感叹和遗憾。这样一座伟岸的庙宇,如今已成了断垣残壁,在深深的惋惜中,它少了曾经的辉煌和繁华,却多了无尽的沧桑和悲凉。
高庙山门前有两通石碑,一块栽倒在地,看不清文字记载,一块斜竖于前,文字也漫漶不清。石砌的山门顶部坍塌,站在中间,能看到头顶的蓝天,缝隙中一株胳膊粗细的松树长得茁壮。东西墙壁上各有石碣一通,文字却也不清,无法从中获知有关的历史记载。攀爬162级台阶 可上高庙,台阶为砂岩,旁有同材质的护栏,但护栏多已损毁,台阶也有不同程度损坏。站在陡峭的台阶上,人如黏在近乎垂直的天梯上,胆小者是不敢扭头回望的,壮硕的汉子无法看出他的魁梧,只看到行人一个个矮人般顶着脑袋跟在身后。及至顶端,风清气爽,可体会高处不胜寒的意境,可体验一览众山小的舒畅。云端的高庙坐西朝东,由砖石砌成,可惜庙宇坍塌,残垣断壁间能看到碑刻上“民国三十一年祖师玄天洞”等文字记载。
时至正午,随行的人都下了高庙,我站在这颓废的建筑前不忍离去。站在高庙前的“天盆”前遐想良多。天盆是当地人的称谓,其实是人工开凿的蓄水池,池中水满,旁有两米余长的木棍,入水试探,竟不见底。四周无水源,池水可饮,居庙中,夜晚可揽众星入怀,可邀明月对饮,居此仙境,堪比神仙。在感叹古人的智慧,也在感叹高庙的衰败。想着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之时,天盆中印着圆月的影子,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月下萧墙旁,或是与高士相约对饮,或是独酌,定有别样的情趣在其中。(张春茂)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