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记忆中,一到冬天,家里那个火盆可就派上用场了。
那是一个废旧的搪瓷盆子,盆子上的搪瓷早已脱落,锈迹斑斑,里面再抹上厚厚的泥巴,垫上草木灰,便可生火。寒冷的冬天,旺旺的火盆,端进屋子里,放在土炕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火盆的温暖。
冬日的早晨,天刚蒙蒙亮,祖父早已把火盆的火生得旺旺的。祖父嗜好喝茶,大清早,蹲在火盆旁,把熬茶罐罐煨在火盆上。那酽酽的茶,一罐又一罐从那熏得黑糊糊的茶罐子里倒出,冒着热气。祖父嗞嗞地喝着,美美地享受着。记得有一次,看着祖父喝的如此的香,我也禁不住诱惑,抿了一口。哇!好苦,我龇牙咧嘴,惹得祖父哈哈大笑。
祖父一边喝着酽茶,我们便围在火盆旁烤馍片。一块块馍片被那红烫的火烤的黄灿灿的,散发着诱人的清香,看着都让人垂涎欲滴,把馍烤焦也是常有的事。直到闻到那焦味才意识到。但祖母常说,吃了烤焦的馍会拾钱的,我们便信以为真,吃在嘴里又焦又苦,但为了拾钱,都吃得一干二净。
寒冷的夜晚,窗外寒风呼啸,窗子上的纸瑟瑟发抖。土坯屋里的火盆旺旺的,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这时,我最爱干的事就是在火盆里嘣爆米花了。将一颗颗玉米粒埋在火盆里,随着一声声“嘣”的响声,一朵朵晶莹剔透的玉米花沾着炭灰嘣出火盆,我们忙不迭地往嘴里塞一个,甜甜的,那味道一直甜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一个小小的泥巴火盆,朴素而简陋,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它温暖的不仅是人们的手脚,更是几代人的心灵。有火盆烤火的日子,真是一种慵懒而温暖的幸福。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火盆早已退出了人们的生活,电暖器、空调,各种取暖设施琳琅满目,虽然远离了烟熏火燎的日子,少了从火盆里抢东西吃的快乐,但我对儿时火盆那温馨的记忆仍记忆犹新。
作者:曹雪柏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