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腊八至,记忆像决堤的洪水汹涌而来,想念千里之外的家乡,想念两鬓染霜的母亲,想念柴火熬煮的腊八粥……在这个传统的腊八佳节,一种别样的情愫萦绕心头,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是母亲盛在我乡愁碗里的一道特殊佳肴,奔波异乡,从未忘却。
母亲熬的腊八粥是村里出了名的香,这主要归功于母亲所用的配料与熬制的方法。
母亲说配料共有12种,谷粟类7种,有粳米、糯米、薏米、黄豆、红豆、花生、栗子;香料类5种,即莲香(莲子)、枣香(红枣)、杏香(杏仁)、桂香(桂圆)、松香(松仁)。难怪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清代诗人李福在《腊八粥》中这样写道:“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除了精选出上等的配料外,熬制方法也有讲究。母亲通常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将粳米、糯米、红豆、黄豆及其他配料浸泡起来,半夜四点钟起床,洗净配料后就开始煮,待煮开后再用微火熬。
熬的过程中可不能偷懒,一边熬还得一边在锅里搅拌,一是避免粘锅、煮焦,二是可以溶碎配料。就这样要熬近三个小时,天亮时,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小时候,每年腊八节,一家人都会围坐火炉旁一勺一勺品尝母亲熬的热气腾腾的腊八粥,那情景,现在想来都觉得好温馨。参加工作后,我多次去商场买回腊八粥配料,却怎么也熬不出记忆中的那种浓香,感受不到在家时的那种温馨。
记得最近一次吃母亲做的腊八粥,是在大学毕业后的那年冬天。由于我没有正式的工作,有幸在家过腊八节。
那天早上,我是在浓郁粥香的诱惑下起床的。见母亲熬制一大锅腊八粥,我有些愧疚地捋了捋搭在她额前的头发说:“妈,都怪我睡过头了,没帮您熬腊八粥,辛苦您了!”母亲笑笑说:“没啥,日子不就是这样熬过来的么!你这段时间找工作也够累的。”咀嚼着碗里的腊八粥,咀嚼着母亲的话,我知道,母亲是在给我找工碰壁后打气、鼓励。那盛满香喷喷的腊八粥碗里,我分明看到母亲滚烫的爱。
“日子不就是这样熬过来的么!”念着母亲说的这句话,又熬到腊八节了。想念母亲的腊八粥,感念世上最伟大的爱!
作者:刘刚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