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尽管天气稍寒,可城里大街小巷的年味儿却在逐日升温,商场里、地摊上,新年贺岁的特色商品琳琅满目。人们个个喜气洋洋,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节日气氛。
进入腊月,村里陆续有庄户人家牵出喂养的大肥猪到屠宰场去,杀年猪是进入腊月后的第一件事情。一块块猪肉需要腌制、烘熏,然后洗净、晾干,这一串工序做完需二十多天,过年要有新鲜的腊肉吃,往往腊月初就要杀年猪。除宰杀年猪外,各家各户的主妇们还得忙着蒸米酒(乡亲们称醪糟)、做年糕、灌香肠,浓郁的麻辣香味儿从各家各户飘散出来,甚是诱人。调皮的小孩们手拿鞭炮、提着灯笼在院前院后到处乱窜。有时,趁大人们不注意,偷一块年糕塞进嘴里,藏在门后面独自享受口口香甜。来不及躲藏的孩子,见到大人经过时,不敢咀嚼,紧闭嘴唇,大人问话也不作答,只好撂下一句“这孩子,今天咋啦?”又忙自己的事儿去了。
遇上晴好天气,家家户户都会将腌制好的鸡鸭鱼肉挂在院子里晾晒,这是另外一种制作腊肉的方法,不用烟熏,味道一样很美。人们除了把肉类放在太阳底下晾晒外,还将新鲜的萝卜、芥菜、红薯洗净放在小院里晾晒,晒蔫后,挂在窗口风干,然后腌制起来,家乡人管这些叫腊菜。过年时,满桌子大鱼大肉,觉得腻了,端两碟腊菜出来,既解油腻又开胃口。
儿时的腊月,白天与小伙伴们拿着鞭炮乱蹦乱窜,调皮得不听父母使唤,夜晚静静地守候在母亲身边,不吵不闹静静地看着母亲给我缝制新衣、新鞋。橘红色的煤油灯光在屋子里忽闪忽闪,我与母亲的影子被映在墙上,时而重叠,时而交叉,我满心的幸福和期盼。
那时候,人们要办年货、缝新衣……忙碌与快乐充实腊月里的每一天。如今,所需的年货商场里应有尽有,不用自己发酵面粉做年糕,不用一针一线缝新衣,而是用自驾旅游、水边闲钓、广场歌舞、娱乐健身……等方式迎接新年,在这些悠闲的活动中,其实早已浸染了充满缕缕温情的浓郁年味儿。
作者:刘刚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