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

2015-02-14 10:05: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年到了,家就近了。浓浓的年味里,有乡亲们的祝福、猩红的春联,还有传神的年画。

小时候逛年集,父亲给我两元钱,让我买几张年画。我挤在人群里细细观看,年画一摊一摊地摆在地上,题材相当广泛,有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戏剧照片、民俗生活,还有山水鸟鱼、松竹梅兰,看得眼花缭乱,到底买啥样的,一番比较之后,我买了几张民俗生活类的,其中一张是一个大胖小子抱着一个大红鲤鱼。父亲看了特高兴,自信地说,盼望着咱农家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喽。

年画在春节的习俗里为人们所喜爱,说起来还真有道不完的言语呢。

年画,传统绘画的一门独立画种,过年期间特有的民间工艺,是与年俗有关的版画。从题材内容上,年画可分为世俗生活类、历史故事类、神话传说类、吉祥喜庆类、幽默讽世类等。从形式上,年画可分为版画、刻纸和纸绘。

“版画”是以木刻图案,再按图上色而成。这一类的年画以天津的杨柳青、山东潍县的杨家埠、河南开封的朱仙镇、苏州的桃花坞及广州的佛山镇最为著名。年画的特色因地而异,但它们的用色活泼大胆、含意吉祥却是一致的。“刻纸”是用刻刀在纸上雕镂图案,画面的设计极具巧思,雕工细腻处,可以传达出极生动的姿态。“纸绘”的年画,内容以神像为主,神荼、郁垒、钟馗、财神、天官赐福等,都是很受欢迎的题材。

年画就是和年俗相关的版画,主要用于新年时张贴,包含着祝福新年吉祥喜庆的意思。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关年画的记载非常多,例如,在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的内容。在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里也有这样的说法:冬至后“室内多挂《绵羊引子》画帖,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图》”。上述所记的“帖子”、“画帖”,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年画,只是还没有“年画”一词出现。关于“年画”一词的正式记载,见于清朝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李光庭撰写的《乡言解颐》“新年十事”这一节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目前见到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是南宋刻印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清代中期年画尤见盛行,建国后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丰富多彩,年画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年画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门类,源远流长,影响深广,并不断发展创新。许多年画艺人大都生活在乡村,他们把美好的理想愿望、丰富多彩的生活面貌以及艺术的欣赏趣味,反映于年画作品之中,对广大人民群众起着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作用。

作者:卜庆萍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过年回家

下一篇: 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