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解绍亮出生在一个不足百口人的小山村。由于地处偏远,经济水平低,文化人又少,能操起毛笔的人寥寥无几。打解绍亮上小学起,就照几个长兄的样子,开始给各家各户写春联了,从放假一直要写到除夕。三十几户人家,除了大小门外,还有门神、土地、灶王以及牛羊猪鸡圈舍和大树、磨盘、碾盘等,凡是能贴的地方都要写。这样算下来,每一户起码要写十几副以上,每年仅村里就需要300多副。到除夕之夜,小山村无处不是红彤彤的喜联,人们沉浸在热闹喜庆的气氛中.大家见面就向解绍亮翘起大拇指,夸他春联写得好,他心里美滋滋的,初步享受了一把乡村能人的成就感。直到参加工作在外成家后,解绍亮回村里过年的次数逐渐减少,写春联的事就慢慢放手了。
参加工作后,单位的同事和左邻右舍知道解绍亮能拿起笔,也要他帮忙写春联,这一写又是几十年。再后来由于工作忙,有些年连解绍亮自己家贴的春联也成印刷品了。退休后,大家推荐他担任隰县老年书画研究会主席,除了组织开展一些书画展以外,每年腊月他都要组织书协身体健康的会员深入农村给老百姓义务写春联。忙碌上几天,坐在农家炕头,吃上一碗农家饭,顺便唠个家长里短,也算是贴近生活、了解民情的一次特别的调研活动。有些山庄实在太小,他们就要求大家在家写好春联,然后分头送去,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又不给他们带来接待负担。
羊年春节,他们组织会员专程给环卫工人写春联,把环卫工人的艰辛和贡献都写入春联中,受到环卫工人的普遍赞誉。猴年来到之际,隰县图书馆和他们联系,要组织一次与小读者互动的写春联活动。这是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好机会,他们欣然应允。春节期间,他们和图书馆一起组织了“快乐度寒假,读书迎新年”——写春联活动,书协会员们与老少读者互动,挥毫泼墨,出现了许多生动的画面。特别是不少小朋友也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要求他们教写毛笔字,有几个小朋友还要求手把手地教他们。这可是个力气活儿,不会写字的孩子还好,你带到哪他写到哪。而学过写字又不规范的孩子可就不好带了,既不由他也不由你,一些不规范的写法,纠正起来特别费劲儿,写出来的字怪怪的。但他们相信,这毕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慢慢地就会好转。一个下午的写春联活动丰富多彩,高潮迭起,感觉就像上了一堂传统文化教育课、一堂别开生面的书法教育课,他们不仅享受了和孩子交流的乐趣,而且仿佛回到了难忘的童年时代。
写春联,让解绍亮与父老乡亲同欢同乐;写春联,又让他与少年朋友结缘书法。解绍亮心中发出这样的感叹,美哉,春节!美哉,春联!美哉,独一无二的中国书法艺术!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张茜